疫斑热的治疗方法

作者:养生小编  时间:2016-09-22 15:22:54  来源: 大众养生网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发现环境变得很差。不错,正是这个现象,很多人的都最容易感染疫斑热,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温热疫毒之邪入侵血脉,伤及心肾所致的疫斑热,中医治疗要辨证论治,具体如下:

  一、辨证论治

  1、风热犯表证:发热较高,恶寒,无汗,头痛,眼眶痛,身体骨节烦痛,面红,颊红如酒醉状,口渴欲饮,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解肌清热。

  2、气分热盛证:壮热不恶寒,汗出而热不退,面赤气粗,烦躁口渴,舌红苔黄,脉洪数。辛寒清热(气)。

  3、气血两燔证:壮热烦渴,斑疹,吐衄或便血,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细数。清热凉血、解毒化斑。

  4、热毒内陷证:手足逆冷,胸腹灼热,面赤心烦,斑疹衄血,渴欲饮冷,血压下降,舌红有瘀点,苔黄燥,脉沉数。清热解毒、滋阴化瘀。

  5、阳虚血瘀证:形寒肢厥,神疲气微,倦卧不渴,面白唇青,斑疹青紫,血压下降,舌淡苔白,脉微细欲绝或沉伏。回阳救逆、活血化瘀。

  6、湿热蕴肾证:神疲嗜睡,腰酸,小便涩滞量少,欲解不得,甚至尿闭不通,或尿中带血,尿中夹膜,恶心欲呕,烦躁不安,舌胖大,苔黄腻,脉滑数或细数。清热利湿。

  7、阴虚水停证:唇焦齿枯,皮肤干燥,烦渴欲饮,尿少尿闭,烦躁不安,神识恍惚,舌红而肿,苔薄黄燥,脉沉细数。滋阴利水。

  8、肾阳虚水停证:形寒蜷卧,腰膝无力,四肢逆冷,尿少或滴沥不畅,舌淡而胖,苔白腻,脉沉无力。温肾利水。

  9、肝风内动证:尿少尿闭,头痛呕吐,神昏谵语,惊厥搐搦,舌绛苔干,脉细数。凉肝熄风

  10、膀胱蓄水兼蓄血证:尿少尿闭,或尿中有膜状物,面浮肢肿,口渴多饮,面唇暗晦,少腹刺痛,或肌肤瘀斑,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化瘀利水。

  11、肾气不固证:尿频量多,甚或遗尿,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口干欲饮,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弱。温补肾气、固脬止遗。

  12、肺胃火热证:小便频多,烦渴引饮,干咳少痰,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清泻肺胃、生津润燥。

  13、余热未清证:低热不退,少气多汗,心胸烦闷,干咳欲呕,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数。清热生津、和胃降逆。

  14、脾肺两虚(气虚)证:纳呆便溏,身困乏力,短气懒言,面部浮肿,胸脘痞闷,舌淡苔白腻,脉缓无力。补脾益肺。

  15、肾水亏虚证: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腰酸膝软,手足心热,咽干口燥,小便短涩,舌红少苔,脉细数。滋补肾阴。

  二、治疗方法

  1、主方柴葛解肌汤

  处方:柴胡8克,葛根18克,甘草5克,黄芩9克,羌活6克,白芷6克,白芍15克,桔梗5克,生姜3克,大枣2枚,石膏18克。水煎服,每日2剂。

  若发热甚、咽痛者,可去生姜、大枣,加青蒿9克(后下),板蓝根25克。肌肤疹点显露者,加升麻8克,红条紫草12克。肢体困重、脘痞胸闷、苔白厚腻者,加藿香10克,苍术8克。

  2、中成药清疹散

  每次l-2袋,冲服,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加减银翘散

  处方:连翘20克,金银花15克,竹叶10克,板蓝根25克,北杏仁15克,神曲15克,葛根30克,藿香15克,青蒿10克(后下)。水煎服,每日2剂。

我们只要坚持按照要求来做,相信你的身体状况会有显著改善的。切记疫斑热的患者,一定忌嘴。平时自己的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啊,有时候确实时,因为自己不注意饮食方面,造成疫斑热复发

  • 男科医院
  • 妇科医院
  • 皮肤科医院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养生食疗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 饮食
  • 偏方
  • 减肥
  • 美容

热门精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