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过度兴奋竟患心碎症候群

作者:yaozihan  时间:2016-05-03 14:19:43  来源: 大众养生网

人们在经历丧偶等极度悲伤、愤怒或恐惧事件之后,可能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脏病发作等症状,这种罕见情况被称为心碎症候群。不过,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的统计调查指出,大喜过望有时也会导致这一疾病发生,进而增加死亡风险。

研究者对全世界1750个心碎症候群病患的案例进行考察后发现:有485个病患因情绪因素而罹患心碎症候群,其中465人(约96%)是在经历亲人过世、参加丧礼、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等悲伤或压力事件之后得病;另有20人(约4%)是在经历快乐事件之后得病的,如参加生日聚会、婚礼、赶上惊喜庆祝,抱上孙子孙女或是支持的球队获胜等;此外,在因情绪事件罹患心碎症候群的人中,95%是女性,平均年龄为65岁;因喜事罹患此症者的平均年龄为71岁。这项研究成果第一次指出快乐与心碎症候群之间的关系。尽管它极其罕见,但快乐的确可能致死。心碎症候群是大脑和心血管系统、身体和心理刺激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

延伸阅读:过度兴奋的危害?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同人的生理免疫能力有些相似之处。经常出现的巨大压力,如同经常性的病菌入侵那样,使心理的抗御力如同人体里的白血球那样经常处于备战与迎战的活跃状态。故心理虽受压抑仍能保持正常生存的状态,不至于一下子崩溃。过度的兴奋则不同,对于心理经常处于巨压的人们来说,与形成既久的被压抑的心理反差是那么的巨大,使心理状态犹如从高压舱一下子获得减压,难免引起灾难性后果。那些由于挣扎既久,立即要达到竞争优势终点的人,那些经过多年奋争、屡屡遭难而终于昏厥在领奖台上的人,那些在盼得望眼欲穿一旦获得最终目标变得疯癫的人,那些负重多年不得解脱而一旦获得解脱竟然再也不能正常生活的人……都是从过度兴奋的这同一条道路走向绝境的人。所以说。过度的兴奋,往往是绝境的比邻,虽则不见得人人都会如此,但却可以反映一条常常为人们所忽视的人生哲理。

为了防范上述悲剧的发生,防止过度的兴奋,同防止过分的悲恸同等的重要。这就要求从年轻的时候起,学会对心理能力释放或稀释的艺术。为了宣泄心中的压抑,可以借助于山川的明媚、朋友的温情乃至心灵自设的拳击台,不允许压抑在心中郁积。这样,由于“心理能”及时地得到疏导和释放,能够潜留于心灵中的压抑情绪也就相对稀薄(就是说,得到了必要的稀释),这时即使遇到触发过度兴奋的局面,也不大容易引起爆炸性的心理灾难,可以大大地缓解由于人生巨大转机引起的严重危机。

  • 男科医院
  • 妇科医院
  • 皮肤科医院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养生食疗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 饮食
  • 偏方
  • 减肥
  • 美容

热门精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