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阶段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

月份 怀孕1个月 怀孕2个月 怀孕3个月 怀孕4个月 怀孕5个月 怀孕6个月 怀孕7个月 怀孕8个月 怀孕9个月 怀孕10个月

怀孕1周 怀孕2周 怀孕3周 怀孕4周 怀孕5周 怀孕6周 怀孕7周 怀孕8周 怀孕9周 怀孕10周 怀孕11周 怀孕12周 怀孕13周 怀孕14周 怀孕15周 怀孕16周 怀孕17周 怀孕18周 怀孕19周 怀孕20周 怀孕21周 怀孕22周 怀孕23周 怀孕24周 怀孕25周 怀孕26周 怀孕27周 怀孕28周 怀孕29周 怀孕30周 怀孕31周 怀孕32周 怀孕33周 怀孕34周 怀孕35周 怀孕36周 怀孕37周 怀孕38周 怀孕39周 怀孕40周

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

甲胎蛋白是胚胎肝细胞中的一种糖蛋白,在血液中可以检测出甲胎蛋白的浓度,它是一项重要的身体指标,对于妊娠期的妇女来说,检测甲胎蛋白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检查,可以监测出胎儿可能存在的先天性疾病,而对于普通成人来说,甲胎蛋白偏高可能提示肝癌的存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到底甲胎蛋白为什么会偏高吧!

01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

甲胎蛋白偏高是指甲胎蛋白测量出的浓度比正常值高,一般孕妇都会出现甲胎蛋白升高的情况,新生儿的甲胎蛋白也会显示较高,这是由于甲胎蛋白是胎儿的正常血浆蛋白成分,也会进入母亲的血液循环中,因此妊娠妇女在检测时也会出现升高的情况,一般在产后3周后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但是普通成人甲胎蛋白偏高又是什么原因呢?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甲胎蛋白都会升高,因此正常的成人甲胎蛋白偏高可能是提示肝癌等疾病,甲胎蛋白会在肝癌出现症状之前的8个月就已经升高,而此时,肝癌的症状还是很不明显的,肿瘤也比较小,因此如果及早发现甲胎蛋白偏高,对于肝癌患者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另外,肝损伤、充血性肝肿大、毛细血管扩张症、先天性酪氨酸病、睾丸或卵巢胚胎性肿瘤(如精原细胞瘤、恶性畸胎瘤、卵巢癌等)也常常会引起甲胎蛋白偏高,也是需要注意的。

新生儿肝炎和病毒性肝炎也会引起甲胎蛋白偏高,30%新生儿肝炎可测出甲胎蛋白,发生率随病情的严重度而增加,大多明显增高。

甲胎蛋白偏高还可能与生殖细胞肿瘤有关,有大约50%患有生殖细胞肿瘤的病人其甲胎蛋白(AFP)呈阳性。

02甲胎蛋白偏高怎么办

正常的成人甲胎蛋白偏高可能提示肝癌,甲胎蛋白是诊断肝癌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因为肝癌在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很早就会有甲胎蛋白偏高的情况,一旦检测出这种情况,必须尽快就医,以确诊疾病,但是甲胎蛋白检测异常并非都是肝癌,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才能确诊。

由于甲胎蛋白是由新生的幼稚肝细胞分泌的,而且泌的甲胎蛋白量很大,因此胎儿和妇女妊娠期间常出现甲胎蛋白偏高的现象(但测定值一般不会超过400μg/L),但是它是会在生产完毕后逐渐恢复正常的,这种情况一般不必担心。

但是孕妇甲胎蛋白偏高也可能是一些疾病引起的,如孕妇本身患有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胆疾病及胚胎瘤时,或胎儿在宫腔内出现异常情况时(如脊柱裂、神经管缺损、无脑以及死亡、脐胎瘤等先天性的缺陷)也可导致孕妇血中的甲胎蛋白高出正常水平,特别是胎儿出现先天性开放性神经管畸形时,孕妇10~16周时血清甲胎蛋白含量就可比正常值高出10倍左右,这时候就应该及时进行诊治了。

甲胎蛋白偏高可能提示多种疾病,因此一旦检测出甲胎蛋白浓度高过正常水平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诊断,结合病史、影像学检查等了解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及时治疗,减少甲胎蛋白带来的危害。

03甲胎蛋白偏高吃什么

均衡的饮食是保证健康的重要条件,甲胎蛋白偏高应该在饮食上做出一些改善,多吃菌类食物,比如木耳香菇蘑菇等,能够帮助身体增强免疫力,是抵抗疾病的有效方式。同时,鱼类含有较为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很容易被消化进去,因此也要多吃。

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防癌抗癌作用,虽然不能明显降低甲胎蛋白的水平,但是却可以使甲胎蛋白不再持续走高。

饮食清淡和少食多餐可以减少肝脏的负担,让甲胎蛋白不再持续升高。而大家还需要注意的是,要少吃或者不吃油炸、腌制或者辛辣刺激的食物,饮食宜以清淡为主,改善饮食习惯是预防疾病最好的方法。

04甲胎蛋白偏高是肝癌吗

甲胎蛋白偏高并不一定就是肝癌,因为在临床上引起甲胎蛋白高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生殖细胞瘤、胚胎瘤、消化道肿瘤等疾病都可能引起甲胎蛋白偏高,另外,孕妇和新生儿的甲胎蛋白偏高又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会在产后慢慢恢复到正常水平,甲胎蛋白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它在血浆中的浓度会在妊娠30周时达到顶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到周岁时就和普通的成人一样了。由此可见,甲胎蛋白偏高并不一定就是肝癌,如果普通成人检测出甲胎蛋白偏高,只是提示有肝癌的可能,这需要进一步的身体检查才能确定具体的疾病,不能等同视之。


相关问答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