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偏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作者:peipie  时间:2018-05-22 10:03:09  来源: 大众养生网

在日常生活中体温偏高是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身体疾病,出现发烧会容易导致浑身无力,头晕目眩的情况,还会影响到正常生活,而引起体温偏高的原因有很多种,一般情况下可能是由于身体出现感染或者是发炎所以引起的,而身体患有肿瘤也会容易引起体温偏高的情况。

体温偏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体温偏高的原因

①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包括物理、化学因素或机械性损伤,如大面积烧伤、内出血及创伤或大手术后的组织损伤;组织坏死或细胞破坏,如恶性肿瘤、白血病、急性溶血反应等。

②变态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及某些恶性肿瘤等。

③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产热增多,严重脱水病人散热减少,使体温升高等。

④心力衰竭或某些皮肤病。慢性心力衰竭时由于心输出量降低,尿量减少及皮肤散热减少,以及水肿组织隔热作用,使体温升高。某些皮肤病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病等也使皮肤散热减少,引起发热。

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常见于物理性因素,如中暑;化学性因素,如重度安眠药中毒;机械性因素,如脑震荡、颅骨骨折、脑出血及颅内压升高等。

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发热的分度,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低热(37。3~38℃);中等热度(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发热的类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和不规则热等。对发热患儿应视为急诊,尽快查明原因,及早作针对性治疗,幼儿尚应注意预防发生高热惊厥。

体温偏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概述

正常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经常保持动态平衡,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体温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使产热过程增加,而散热不能相应地随之增加或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大致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前者包括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螺旋体及寄生虫等侵入后引起的发热。

体温偏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类型

稽留热

多为高热,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温度变动范围在1℃以内,可持续数日或数周,见于某些急性传染病,如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弛张热

多为高热,体温高低不等,发热时可达39℃以上,昼夜变动范围大于1℃,有时体温可降至38℃以下,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体温以上。常见于化脓性疾病、败血症、严重肺结核、川畸病、晚期肿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不规则热

发热时体温波动的范围极不规则,持续时间也不一定,体温曲线毫无规律。体温常在38℃左右或波动于37~40℃之间。临床可见于多种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肺炎、肺结核、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白血病等,亦可见于药物或物理降温之干扰。

波浪热

体温逐渐升高,数日后又逐渐降至低热或正常温度,经数日后又逐渐上升,如此反复发作,体温曲线呈波浪型,见于布氏杆菌病。

  • 男科医院
  • 妇科医院
  • 皮肤科医院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养生食疗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 饮食
  • 偏方
  • 减肥
  • 美容

热门精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