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当前位置:1图说养生 >> 母婴保健 >>正文

宝宝踢被子背后的惊人原因,爸妈要重视

作者:tangqiong 时间:2016-09-27 15:11:10关键词:宝宝我要分享



晚上照顾宝宝睡觉时一件很费心思的事情,不光要起来给宝宝喂奶,注意是否尿床,还得看宝宝是否会踢被子。宝宝踢被子并不是调皮所致的,其中可能有很多不利的因素,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哦~那么宝宝睡觉踢被子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1、太热所致

很多孩子睡觉踢被子,只是因为被子盖得太厚,宝宝因太热而作出的本能反应。家长担心宝宝受凉,所以给孩子盖的被子大多都比较厚重。其实除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的大脑内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环境温度低(如冬天)时需要保暖外,绝大多数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代谢率高,比较怕热;加上神经调节功能不成熟,很容易出汗,盖得太厚,感觉不舒服,睡觉就不安稳,最终以蹬掉被子后才能安稳入睡;而且,被子过厚过沉还会影响孩子的呼吸,为了换来呼吸通畅,孩子会使劲把被子蹬掉,结果孩子夜间长时间完全盖不到被子,就容易受凉。

2、疾病所致

如果宝宝患有佝偻病、贫血、发热、小儿肺炎、出麻疹等,神经调节功能就不稳定,容易出汗、烦躁和睡眠不安,这些情况下,孩子均容易蹬被子。另外,宝宝肚子里有蛔虫时,也容易踢被子。家长要定期给宝宝驱虫、体检,如果宝宝有了病症,要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3、睡前大脑过度兴奋

宝宝正处于发育过程中,神经系统还发育不全,如果睡前神经受到干扰,如过分逗引宝宝,玩太兴奋的游戏、看惊险电影和电视、白天玩的过于疲劳等,孩子入睡后,大脑仍保持兴奋状态,很容易踢被子,讲梦话等。

4、睡觉时感觉不舒服

宝宝睡觉时感觉不舒服也会蹬被子。不舒服的常见因素有:穿过多衣服睡觉、环境中有光刺激、环境太嘈杂、睡前吃得过饱等等。这样,孩子会频繁地转动身体,加上其神经调节功能不稳定,情绪不稳或出汗,结果将被子蹬掉了。

相关经验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