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阴吹的治疗方法

作者:养生小编  时间:2017-01-09 14:47:07  来源: 大众养生网

对于疾病许多人都会抱着侥幸心理,认为疾病离自己很遥远,所以在生活中没有养生保健的意识。痰湿阴吹的患者中就有许多这样思想的患者,但恰恰是这一部分人容易出现痰湿阴吹,导致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眩晕案

  郭xx,女,42岁患者眩晕6月余,起病时突然昏厥,人事不省,醒后大呼眩晕,左右不能,时胸闷气短,动则甚。医院诊为冠心病,供血不足。查病人下肢略肿,面色黄白,指甲青白,舌体胖大有齿痕,脉沉细弦,时有止,为结脉。诊为心脾血虚,水气上冲之证,投苓桂术甘汤合四物汤加泽泻龙牡。茯苓50g桂枝15g白术15g甘草10g熟地15g川芎10g当归15g白芍15g泽泻30g龙骨30g牡蛎30g三剂药后其证大减,6剂已能下床,知药不误,续服6剂而安,唯脉结有止如故,更方炙甘草汤去麻仁【因便溏】连服10剂脉象正常。

  术后高热 席xx,男,78岁。患者因结石性胆囊炎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发热38度,恶寒发热,全身发抖。经用抗生素加服小柴胡颗粒及物理降温不效,越7日,出现神昏谵语,烦躁口苦,时昏厥,体温41度,朝轻幕重,每晨起患者要求出院【当地风俗,老人临终故家中者佳】午后则人事不省,越9日出院,邀余诊,望舌赤苔薄黄,闻多日大便不解,问恶寒身疼痛,切脉滑数有力。证属太阳,阳明,少阳并病。于大青龙合调胃承气汤加柴胡剂桂枝10g麻黄10g杏仁10g炙草6g生姜6g石膏30g芒硝6g大黄6g柴胡12g黄芩10g半夏10g太子参10g三剂药至二剂全身出汗,大便畅通,发热亦随之而解,嘱停药,遂更方如下【竹叶石膏汤】竹叶9g石膏20g麦冬10g半夏10g人参15g炙草6g粳米30g六剂而愈。按;患者术后,气血虚弱,邪之所凑致疾,投大青龙清内热,解表邪。合承气釜底抽薪以通燥热。加柴胡以和通内外上下,解少阳郁热。今三经通畅,郁热不存而愈,然体虚之人不可过剂,恐伤正气,故投竹叶石膏汤以善后之。 四逆散治阳痿,早泄一例

  四逆散治阳痿,早泄一例

  李xx,男,38岁。

  患者阳痿,早泄已3年,服五子衍宗丸,壮腰健肾丸,金锁固精丸等壮阳温肾之品不效,且出现烦躁,口糜而停药。今诊得四肢冰凉,乏力,舌淡胖,脉细弱。

  证属少阴阳气郁结,投四逆散。

  柴胡12g炙甘草6g枳壳10g枳实6g白芍15g

  三剂见效,知药不误,守方十五剂康复。

  按;患者证似阳虚,因前医不效故思之。病本属少阴,但非阳虚,而是阳气被邪所郁,不能运气于四肢则厥冷。回想原文【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四逆散主之】。因少阴阳气不至肺则咳,不至心则悸,不至肾则小便不利或阳痿,或早泄,故投四逆散而愈。今人用其疏肝解郁实则扩大了四逆散的使用范围,但不能忘了四逆散是为少阴病而设。

  脱发案二例

  案1;朱xx,男,32岁。

  两年前,患者在野外被雨淋近半日,自后脱发,不日,头发已稀疏无几,并兼有头重如裹,倦怠多寐,腰脊疼痛而强,舌苔薄白,脉浮。投羌活胜湿汤加味;

  羌活12g独活10g川芎6g炙草6g蔓荆子10g藁本10g防风10g麻黄6g桂枝9g

  连服六剂,悉症尽除,两月再访,毛发复生。

  按;此症是因外受雨露,内停水湿,气血失荣于毛发而致。投羌活胜湿汤怯风胜湿,湿除则气血升而毛发生。

  案2;李xx,男,40岁

  患脱发二十余年,兼有头部刺痛,以巅顶尤甚,舌质紫暗有淤点,脉涩。前医投便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等罔效。苦思良久,投单味红花30g。一剂知,二剂已。两月后有生发之象,三月后复生。

  按;血瘀头部,气血受阻,发失血养而落。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故投红花取其轻味。因红花少量可活血引经,多用能破血通瘀,便投重剂而获良效。

  鬼脉初谈 寿世保元曰;【脉来乍大乍小,乍长乍短,为邪崇脉,又寸尺有脉,关中无脉,为鬼脉。得病之除,便谵语或发狂,六部无脉,切大指之下,寸口之上,有动脉者是。吾在临证时无意得一诊法,供同道讨论。一女性患者36岁,哭笑无常7年,曾请巫师;焚香祈祷,斩妖除邪,不想病情加重。吾诊时或弃鞋而走,或神呆发痴,面色红润,舌赤苔白,诊其脉,竟乍大乍小,忽快忽慢,这时,患者不由自主叹息一声。奇怪,脉象正常了近一分钟,随后如故,患者再叹息一次,亦复如是,这一发现,深受启发,叹息是气机舒畅而脉至,属气郁,随处方;逍遥散合柴胡龙牡汤加大黄,十八剂愈。后每遇此种病症,令其深呼吸,效如叹息。又一女性患者40岁,精神不振,头昏目眩,气短乏力,甚则无力拿碗吃饭,常梦阎王绳绑审问,遂请巫师,言其三魂丢失,招魂不愈,求治于余,诊其脉,细弱无力,左关无脉,令其深呼吸,脉无变化,断言肝气不足之证,因肝气本不足,深呼吸则甚,故不至也,投理郁升陷汤六剂而愈。以上两种脉象诊法,乃吾近年临证对【癫狂痫,郁证,脏燥】诊法中的点滴总结,有待完善,望同道发扬大医之风范,各抒己见,还中医诊法之本来面目。 暑月伤寒夹色

  王xx,男,30岁,2012年7月20日。

  今暑月头伏,一患者就诊,观其全身肿胀,神疲不振。细询方知;病者家居农村,雷电交加之夜,房事毕,恐宅中水路不畅,入雨中,,,,,,。病之始,发热,头痛,畏寒,入社区诊所输液(先锋,清开灵),不想病情加重,终日头昏欲睡,便溏乏力,身僵痛,时腿部抽筋。遂转中医诊治,望舌淡苔白,诊脉沉无力,尺部尤甚。 此伤寒夹色,法当扶正祛邪,温阳散寒。

  方用;桂枝10g白芍10g生姜6g炙草10g大枣10g制附子10g麻黄6g细辛6g干姜10g焦白术10g党参10g茯苓10g凤凰衣10g三剂。

  二诊病大减,减麻黄三剂而愈。

  按;患者感受寒邪,理当寒中太阳,然房后少阴亏虚,邪自太阳转入少阴,故发热。误用寒凉之品,损阳助寒,引邪入里。投桂枝附子之类温阳散寒,则阳虚内寒的少阴证随之消,阴霾散,阳气复,诸证愈

  中医治未病思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要做到未病先防,必须养正气,顺应自然规律,顺应四时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内经》曰,智者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春气生,通于肝,主升发,需保持情绪舒畅,适量运动,使身体阳气更好的生发。多吃芹菜,菊花茶等,以防肝阳上亢。

  夏气长,通于心,是万物旺盛之时,阳气最容易外泄,亦是人体垃圾随阳气外排之时,不可图一时之快,空调,电扇等阻碍邪气外排而闭门留寇,需减少运动量,多吃苦瓜,绿豆等,以防高血压,气脏病等疾病的发生。

  秋气收,通于肺,此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于自然阳气渐收,故气化弱而气候干燥,肺亦燥,阴阳之气交替,气候变化无常,多吃百合,核桃等,以防肺部疾病的发生。

  冬气藏,通于肾,阳气内藏之季,天寒不宜进冷食,以防损伤阳气,可增强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多吃韭菜,羊肉等,以防寒淤的形成。

  祝由应用例2

  陇上小镇,有王氏人家,爱女患一顽疾,常昏厥,发作需住院吸氧,延时两日可醒,期间不省人事,甚则小便失禁,各家医院诊断不同,有痫,有脑缩。病初,月发一次,后至四,五日如是,邀余,言谈间觉患者甚为恐慌,总觉邪气缠身,常梦魇。吾正了解病情,不想患者言昏,随即不知人事,吾见状,立告轩辕,深入诱导,大声曰:吾持活人之术,声大如雷霆,你闻我言,何不应?见患者手微微一动。余转身告知家人:我喊123她会醒将过来【实则暗示患者】。于是吾喊:【一,你已听见我言,别吭声待我说完。二,你发热是因邪已自汗孔退去了“实则见有汗,面红,属暗示”。三,请你慢慢坐起来,从此一身轻,百病不生】。她慢慢坐了起来,说:我想睡觉,我让她喝了密字水,就睡了,一小时后复醒,已如常人,至今两年未见复发。

  祝由应用 乡里有李姓老妇,以农为业,忽一日腹痛泄泻,发热呕吐。医者诊以急性胃肠炎,输液数日,病不减反增,观方多以藿香正气丸,理中二陈二苓藿朴之类,亦合吾意,何不效?当另寻径。遂用祝由之法,告知轩辕,写密字与掌中,随即患者全身发抖,大汗淋漓,术中亦仿催眠技巧,诱导邪自汗孔而出,约一小时汗必,病亦愈,午后可下地劳作。 中医捉鬼记--转贴 中医以辩证论治,简便廉验的特色医疗体系支撑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之火生生不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叫嚣消灭 中医者,无疑是狂犬吠日罢了,但是却给了那些既无继承又无创新的中医们当头棒喝!我记得多年前,看一位医学院的教授治一个癌症患者,一个处方里开了四十八味药,其中药最高量者达200克,最低量者50克,清热解毒抗癌的药几乎搜罗一尽,病者家属用一个接了三层底的大铝锅煎药。

  病人就是一天不吃不喝,光喝药汤都要发扬拼命的精神!不少医者用药处方动辄某某汤加味,某某汤加减,某某汤合某某汤,一付药二三十味药,却不知所医,浪费药材,折磨病人!这样的中医此时不取消,更侍何时!早不久我在网上发了一个“为什么一味药治好了要拔的牙”的贴子,也就是想用这几个小验案说说中医的道理。得到了数千名同仁的推赞,也有个别的有所怀疑和探讨,因那几个小病的理法方药书上有,字句用药间可思而得之,故未发一言。关键是要认症准,用药活,把病消除在萌芽状态,这才是思考的所在。我以前诊治过的病例中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现在把几个捉鬼的病例说说,一是让同仁们斧正,二是让那些污蔑中医愚昧迷信者彼岸重生。 之一 千里治病一味药 半年妖邪一扫清 某男,年二十有二,大专毕业,城市兵,部队某司令部干事,与我深交有年,一日来信述其数月来每日中午午休睡梦中,听得几声猫叫,随即一阵冷风扑来既感重物压身,人有异感阴茎异动,稍后遗精,最初以为青春期未为怪,谁知竟天天如此,才觉是病,时部队中有一医是其老乡,热心为其诊疗,中西药并进,秘治药物薰房等,一治三月有余,猫声依旧。人是憔悴衣带宽,一到中午心胆寒。我有一友,素信祝由之术,闻此事写信书符咒一道,并嘱其每日读六字诀。睡觉时打罗汉桩,枕双鞋等。

  一晃月余,某男打来电报:弟病重,兄速来!因路途遥远,我又要上班请假不方便,一时犹豫不决,过数日又打来长话,言病重请一定要到,详情见面再谈,言之动情切切,我心何忍,速奔千余公里,到其处见其面白憔悴,神情恍惚疲惫,见我至紧握双手,泪流满面,言兄至我得生矣。我云何出此言,其言病已半年诸法用尽,病邪非旦退去而日益猖狂,原邪来时只闻其声,现已亲见其猫爪矣。查其脉动,舌稍红少苔,中有裂纹,问其所服中药大概安神养阴固涩之品,我问邪从何处进来,你一般睡在何处,指窗答从此入,我睡在左侧床中。于是白天他同我游山玩水,中午晚上开窗我睡在其床前,连续五天中午晚上不见其邪。我大疑:莫非他是疑神疑鬼?然而他急得把眼泪都掉下来了的言之确确的辩解,我又一时不得其解!千里回家途中,思绪不宁。一周后又收到他的一封信,言其邪又至矣。奈何?

  一日忽忆岳美中言汉唐医书之方为祛疾利器,用之得当,有如鼓应桴之效。急查外台秘要等书籍觉卷二十八文仲疗卒魇方易购易用,急购麝香1克,随信寄出,嘱其中午睡前用胡之酒冲服少许,其余麝香打开放在床头,用完再说。 一周后来信言当天服药后至来信日未见邪现,半年后探亲言未见邪现,从此病邪再无现矣! 之二 医圣遗方驱色鬼 三载沉疴一朝清 某女,工人,某日我值晚班,忽然来了几个女工,问东问西打针的打针,拿药的拿药,乱哄哄地忙了一阵,其中有一位女工,年方四八,突然间说你是中医,把我把把脉看看,我有什么病,坐定后一摸脉:脉如一条细线如慢镜头一般在我的手下展现。观其容,面青而憔悴,真是人比黄花瘦!忆《医学传心录》言:细是精枯形瘦极,我暗自思忖,女人何来纵欲而致精枯?问其白带少,也无肺痨消渴史,何况脉证皆不符,莫非得了梦交病,于是我问到:你梦多吧。

  梦些什么了,她当即面红耳赤说;你不要乱讲,没有的事。就走了。约一袋烟的功夫,她一个人又转回来了说:医生请你再把我好好摸摸脉吧。我说,不要摸了,你说实话才好治病啊。片刻沉默后她低着头,红着脸说:我每晚睡觉后都有陌生男人与我行夫妇之事,事觉蹊跷每晚都查房,紧闭门窗,还是发生。都三年了,人也瘦了,走路没有一点力气,更不要说做事了。对医生不好意思说,吃药没有一点用,都不知怎么办好了。说着说着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我给她开了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四付。

  一周后她一人在我值班时又来了说;吃药那几天没来,药一停又来了,我又给她开了四付。一周后她又来了说:吃药不来药一停就来,比以前还要厉害了,以前是关灯就来,现在是开着灯来,我的老公睡在旁边他也来了,每次是阴液汩汩大出,第二天疲惫不堪,卧床不起,今天是拖着病体来的啊。我思之其病久当想一良法为妥,嘱其明日取方。深夜我辗转难眠,披衣阅书,《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其病久虚极,要在通阳固涩中加补品,但加什么好呢?思之有书载久病之人嘱其食血肉有情之品,可借用于此,于是处桂枝龙骨牡蛎汤,并嘱其每一道药闷杀菜鸽一只,放水蒸汁,兑入药汁中,一道服下。

  连服了十四付药,二十八只鸽子后,停药一周病未发,二周病还是没发,鉴于其病久体虚,为防其病发,我给她开了十付助阳汤,嘱其常吃一些血肉有情之品补一补。多年后相遇,言及病况得知未发,体质也好些,但终不如病前了。 之三 中西医百治不愈 五付药百魔不生 某男,年开六八,一日来医院看病,有医给他开了石斛夜光丸和眼药水,他不愿要,说:这样的药我也不知吃了多少,用了多少,没有用的,医说:你不是到各大医院都看过治过吗,怎么一年了还没看好。真是一个少见的怪病。他说:杞菊地黄汤和其它的汤吃了上百付都不见效。还是天天活见鬼。

  我以为他开玩笑,我也开玩笑的说:哪有活见鬼罗。不料他挺认真地说;我就是天天活见鬼,不信你问他们,指着医生们说,大家都知我患这病有一年了,中西医都看了治了,还是没好。我笑着问他:你是怎么样活见鬼的,他说,我每天白天发病时,看东西一概是半边,如半边人,半张桌子,半栋房子,时间不定,但一般在早上,时间也有长有短,十几分钟到一个半小时不等,我大惊道:还有这等奇事?他接着说:这还不算怪呢,我问到;还有什么比这要怪的呢?他说:我每天入夜不敢出门,我问为什么?他接着说;别人看到的是人,我却看到的是鬼,有各式各样的,各种动作,可以说是群魔乱舞。这番话让我听得是目瞪口呆!听说他住的地方原就是一乱坟岗,一时我不禁毛骨悚然!不禁说道真是邪啦,他以为我信他的话,对我也产生了一些好感,问我道:这病有不有办法治啊?我想了想说:是病总是有办法治的,关键药要对路,他一拍大腿说:你说的对,我这病还是没治对路,要不你给看看?我看看他的脸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弱,听其声音其声不扬,似有中气不接之象。《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阳虚则阴盛,必峻补清阳。

  拟峻补清阳汤五付。药:补中益气汤加上桂五克,巴戟十五克。七天后其来到医院,大呼后生可畏,年青有为。原来其所述病状一扫而空,后再开了十付药,再后其成为我忠实的义务宣传员了。 之四 脾胃心肺肾齐病 王道之本护真身 某母,八十有四,居民。初夏一日傍晚时分我正在用晚餐,忽有人急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很久未见的老同学,独生子,与我交好,他父亲去世时,就是我们帮他办得白喜事。他一见我就急促地说:我老妈在医院下了三次病危了,现在是针药不进,只有抬回家中等死,你去看看,看哪天死,我也好做准备。棺材是现成的,亲属也通知了,现在是准备寿衣和纸烛等。我急忙随同前往,进门一看其母亲背靠俩床棉被身穿棉袄坐卧床上。张口抬肩,咳喘带哮,双颊亮红,言语艰难,同学述五天来水米不进,进则呕吐,大小便不通。双腿浮肿。不能寐,言病人看到其死去的父亲在家中,在她的身旁,要她随他去。问及病史,同学云;一周前因咳嗽身痛发热心悸住当地三甲医院诊治,医院诊断:上感,高血压,肺心病,心肌梗塞,心衰,急性肾炎,西医对症治疗,病重后请医院中医会诊按风温治,开桑菊汤加减,病至水米不进,二便不通,双下肢浮肿。医院三次下病危通知单,要家属早作准备。

  于是按风俗习惯抬回家中等死。此时邻居纷纷前来探视,得知我是医生(不知我是来帮忙准备办白喜事的)问:老人家还有不有救啊?我一时不知怎么回答,邻居对同学说:人没死不要断药哟,要尽孝啊。同学犹豫片刻后对我说:要不你就看看,治好治不好也不怪你,医院都没法的病。查舌光剥无苔,质红,脉促乱时有结代。结合其他症状,是温病失治,杂证蜂起,病涉及到脾胃心肺肾,危在旦夕。特别是水米不进,怎么喝药呢?忆《药鉴》言: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有书云:有一份胃气则有一份生机。遂仲费伯雄法急养胃阴,顾护后天之本,以图后效。处方:沙参 麦冬 石斛 生地 淮山 代赭石各15克,玉竹 尖贝各10克,砂仁6克 桔红5克二付,我亲自到挂钩药店检药,亲自煎药(用粳米汤煎药),煎好放温后亲自用小匙喂病人慢慢服下。当夜服完一付,没有呕吐。第二天如法再服一付,病人通了大便,咳喘好转,水肿减轻,可以半卧位睡觉,其后不拘时如前法煎药服药再进二付,病人自觉病症消失,可以下床自己煎荷包蛋,炒饭吃,自感怕冷遂行走到户外晒太阳,只是有时神智不清,说胡话。总是说有鬼,走了一个,还有一个在身边,要拖她走。查脸已无艳色,微咳无喘哮,双下肢略浮肿,舌质稍红,苔薄白,脉缓时有结代。处方:生脉汤加玉竹 朱茯神。四付常法煎药服用。病已无大碍,多年后与同学相遇得知其母亲活到九十多岁才过世。 小柴胡汤治疗肝血管瘤【治疗中】

  刘xx,女,51岁

  患者右肋刺痛,按之有压痛,某医院诊为恶性肝血管瘤,建议手术治疗,住院期间,因同病房先后两位病友手术失败,致患者精神崩溃,决意出院,放弃治疗。回家后肝区疼痛无法忍受,疼痛时放射肩部,有时下至小腹,邀余诊,意在止痛。观患者面色青暗,朝轻幕重,有足心热,无腹水,时发热,形体消瘦,舌边红有淤点,脉弦而涩。

  证属阴虚有热,气滞血瘀,

  投小柴胡加味

  柴胡12g半夏12g黄芩10g炙草10g生姜6g鳖甲20g牡蛎30g红花10g茜草15g白芍20g守宫3g 两剂

  药后痛止腹胀减,有良好的效果

  效不更方,二诊原方两剂【正在服药中】

  邓铁涛医案24

  二十四,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症李某,男性,45 岁. 病史:因患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症,反复出现皮下瘀斑.此次住院治疗多日未见好转, 遂转找中医求治.自觉精神疲倦乏力,头晕目眩,气短声低,食欲尚可. 诊查:面色黯滞,四肢皮下有出血斑数块,舌嫩稍胖,脉虚,白细胞数 2.6×109/L,血小板数 42×109/L. 辨证:为血证,属脾阳不升,后天失调,气血亏虚,血失统摄. 治法:升发脾阳,运化气血,兼以固摄血脉. 处方:黄芪 15 克,党参 15 克,白术 12 克,柴胡 9 克,黄精 12 克,升麻 5 克,仙鹤草 30 克,陈皮 3 克,炙甘草 5 克,首乌 12 克. 服上方 1 个月后,白细胞数逐步上升,血小板则无增减.3 个月后,白细胞数为 5.5× 109/L~7.2×109/L,血小板数 100×109/L. 〔按语〕 本案患者因工作繁忙,加上起居饮食失于调节,致使阴血暗耗,后天失养, 正气衰败,从而出现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虚损证.本例虚损标在气血,本在脾土,故救治脾土则是治疗成败之关键,李东垣认为脾胃是人身升降的枢纽.脾主升,把水谷精微之气, 上输心肺,流布全身.胃主降,使糟粕秽浊从下而出.一升一降,使人体气机生生不息,而 升清降浊中,主要方面又在于升清,升发脾阳是气机升降运化的动力.正是根据这一指导思 想, 在治疗上述患者过程中, 坚持选用李氏的补中益气汤加减化裁而成. 方中以黄芪, 党参, 甘草等甘温之品以补中气,白术甘燥以健脾,以黄精,首乌温润补血,使气有血母,血有气 帅,陈皮行气反佐参芪,使补而不滞,加入升麻与柴胡有画龙点睛之意,突出了升发脾阳的 作用,李氏的原方有当归一味,根据本人不成熟的经验,当归对于血小板减少者不宜,故用 黄精,首乌代之,再加仙鹤草以止血,此三味主要为血小板减少而设.由于遣方用药在理在 法,切中病情,使病者脾阳得升,运化有权,气血化生有源,故能转愈.

  邓铁涛医案23 二十三,嗜酸性细胞增多症卢某,男,22 岁,工人. 初诊:1975 年 8 月 7 日. 病史:患者于 1975 年 6 月查大便,发现鞭虫卵(+) 月初觉下腹阵发性绞痛,以右 ,7 下腹为甚, 大便 3~5 次/日, 便色黄褐, 量少, 有粘液, 伴里急后重, 并见低热 (体温 37.5℃) , 头痛,即到某医院诊治.初按亚急性阑尾炎治疗,用抗菌素无效,后相继发现嗜酸细胞增高 (54%) ,肝脾肿大,多次查血丝虫及血吸虫均阴性,予护肝,驱虫(海群生,驱虫净等且 各药服完 1 疗程)及抗过敏药物治疗亦未效.由西医以"嗜酸细胞增多症待查"转诊来,要 求中医诊治. 诊查:除上述症状外,并见头晕,疲乏,懒动,口无味而干,小便色黄,舌质老,苔黄 浊边白,脉弦数.体温 37.5℃,肝肋下 3cm,压痛,脾大 2cm;白细胞 13×109/L,分类: 中性 0.28,淋巴 0.17,大单核 0.01,嗜酸 0.54;红细胞 4.44×1012/L;GPT110U,CFT(+) ; 尿常规,大便常规,寄生虫及阿米巴均阴性;孵化找血吸虫毛蚴(日本血吸虫毛蚴孵化法) 连续 3 次阴性,血丝虫 3 次检查均阴性;透胸心肺未见异常. 辨证:下焦湿热. 治法:清热利湿. 处方:秦皮 15 克,白头翁 15 克,川连 4.5 克,木香 4.5 克(后下) ,黄柏 10 克,金钱 草 30 克,郁金 10 克,甘草 4.5 克.日 1 剂,留渣复煎当日服. 二诊:8 月 26 日.患者服上方 6 剂后自觉精神清爽,头晕头痛,腹痛明显减轻,大便日 2 次,量增,里急后重消失.查白细胞 12.6×109/L,嗜酸 0.18,中性 0.55,淋巴 0.27. 唯因工作关系停药 2 周后,再查嗜酸性粒细胞又复上升至 0.42,仍觉头痛,腹微痛,口干, 苔白浊,脉弦数.仍守上方,服法同前. 三诊:9 月 28 日.服上方 1 个月后,嗜酸性粒细胞降至 0.27,仍微觉头痛及右下腹痛, 舌质转淡嫩,微有齿印,苔白,脉弦细,乃余邪未尽,正气已虚,肝气乘脾之象.遂改拟健 脾化湿浊,舒肝清余邪之方:白头翁 15 克,秦皮 12 克,黄柏 10 克,白芍 15 克,沙参 15 克,云苓 12 克,白术 12 克,木香 6 克, (后下) ,枳壳 4.5 克,甘草 4.5 克. 服上方 10 天后(10 月 7 日)查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为 330/mm3,症状又有所减轻, 守方服药至 11 月底,症状消失,大便正常.1976 年 1 月 5 日,嗜酸性粒细胞降至 0.5,基 本痊愈,嘱仍服后方一段时间,50 天后复查嗜酸性粒细胞为 0.6,无其它不适,工作生活如 常. 〔按语〕 本例不明原因嗜酸细胞增多,经西药抗菌,驱虫,抗过敏等方法治疗无效. 中医典籍尚无嗜酸细胞增多症的记载, 唯患者有腹泻, 腹痛, 里急后重, 便中有粘液等症状, 符合中医痢疾之诊断,结合舌象,辨证为湿热痢.遂予白头翁汤加味治之,效果显著,可惜病未愈而停药致病情反复,迁延时日.后期由于病邪久恋,正气渐伤,湿热之邪内困最易伤 人脾气,脾气一虚,则肝气乘虚横逆,故改拟健脾化湿,舒肝清余邪之法,用白头翁汤去苦 寒之黄连以驱余邪, 用四君子汤健脾祛湿, 但以沙参易党参, 一取凉润养津, 一防过补留邪, 合白芍,枳壳,木香舒肝理气.配伍得当,守方而愈.

  邓铁涛医案22 二十二,深部霉菌病隋某,女,2 岁. 初诊:1974 年 12 月 1 日. 病史:发热腹痛 3 周,排粘液大便 10 天.患儿 3 周前开始低热,流涕,5 天后高热, 腹痛,即到某西医院留医治疗,曾用四环素,红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治疗期间相继出现呕吐,大便带粘液,口腔粘膜有白色分泌物,外阴部有白膜样物被覆等症状.后因大 便培养发现念珠菌,喉液涂片霉菌(+) ,而作二重感染治疗,停用上述抗生素而改用制霉素,未见明显好转,遂于 1974 年 11 月 18 日转我院留医,当时除上述症状外,并见高热 (T39.9℃) ,精神疲惫,面色潮红,唇干裂,渗血,咽稍红,时有腹痛,但不剧烈,全腹未 见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大便每日 2~3 次,带有粘液,心,肺,肝,脾未见明显病理体征, 舌质稍红,苔少,脉濡数.血常规:白细胞 22.1×109/L,分类:中性 0.74,杆状 0.04,淋 巴 0.19,大单核 0.03.诊断为粘膜及内脏型念珠菌病.辨证:为湿温证(邪在气分) .初用中药及西药制霉菌素,第 8 天后改用克霉唑,苯甲异恶唑霉素,氨基苄青霉素,磺胺甲基异恶唑及其他对症治疗.经上述治疗体温曾一 度降至 37.5℃,大便日 1~2 次,外阴还有少许白膜样被覆,大便常规仍发现念珠菌(12 月 2 号查) .随即体温有逐渐升高达 38.8℃,并见 咳嗽,口不渴,大便日 9 次,质同前. 诊查:舌质红,苔黄黑,脉数.双肺呼吸音粗,右肺可闻湿罗音.颈部及上胸有斑丘疹. X 线胸片为右上肺炎(院外会诊:肺部炎性灶考虑为霉菌所致,但不排除细菌感染) .血常 规:白细胞 16.55×109/L,中性 0.80,淋巴 0.11,杆状 0.01,大单核 0.04. 辨证:温热之邪壅郁三焦. 治法:清上下焦温热. 处方:白头翁 15 克,秦皮 12 克,川连 3 克,桃仁 6 克,苡仁 15 克,冬瓜仁 10 克,鱼 腥草 15 克,苇茎 15 克,甘草 4.5 克,小叶凤尾草 15 克. 西药仍用克霉唑,抗生素则用庆大霉素,红霉素. 二诊:1974 年 12 月 8 日.用上药治疗 8 天后(12 月 8 日) ,除大便次数减为日二三次, 小便频急有所改善和体温稍下降(在 38.3~39℃之间)外,咳嗽等其他症状无改善,颈及胸部皮疹稍增,皮肤粗糙,苔转薄黄,病有好转之机,但上焦湿热仍明显,且有伤津现象,中 药改拟苇茎汤合泻白散加减专理上焦. 处方:竹叶 6 克,钩藤 10 克,蝉蜕 3 克,桑白皮 10 克,地骨皮 10 克,苇茎 10 克,桃 仁 6 克,冬瓜仁 10 克,苡仁 10 克,甘草 1.5 克,西洋参 4.5 克(另炖冲服) . 西药单用克霉唑,停用抗生素. 用上药的第 3 天(12 月 11 日)体温下降至 37.4℃ .咳嗽明显减轻,精神,胃纳稍好, 之后体温一直稳定于 36.5~37.5℃之间, 其他症状逐步减轻, 5 天 第 (13 日) 肺部罗音消失, 仍用上方加减出入.其后大便逐步转正常,外阴部白膜消失,体温正常.12 月 23 日胸透示 肺部炎性灶消失(1 月 6 日停用克霉唑) ,后期根据病情,曾分别予四君子汤合苇茎汤加减 及桑螵蛸散加减.1975 年 2 月 5 日诸症消失,各种检查均在正常范围而痊愈出院. 〔按语〕 本例为深部霉菌病,霉菌侵犯粘膜及消化系,泌尿系,呼吸系等多个系统. 中医辨证属湿温证,邪气充斥上,中,下三焦,病虽错综复杂,由于采取中西医结合,共同努力, 终得治愈.

  本例中医治疗经过反复辨证, 最后用清热利湿之剂,并根据湿热在上, 中, 下三焦的不同,而选择不同方.如初以上,下二焦为主,则用苇茎汤合白头翁汤;后邪偏重 于上焦,且有湿热化燥伤及肺阴之征象,故用苇茎汤合泻白散.于是病情得以逐步改善.邪 退以后,由于大病伤正,故较长一段时间予以健脾及补肾之品收功. 此外,观本例病情演变及中西用药经过,可看到除西药的治疗作用外,中医的疗效是肯 定的.1977 年夏天于某医院会诊一深部霉菌病(侵犯脑组织) ,经予苇茎汤加味,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亦获痊愈.故我认为千金苇茎汤对深部霉菌病似有一定疗效.

痰湿阴吹的治疗方法就是这些了,为了避免病情加重,患者务必要争取早日去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 男科医院
  • 妇科医院
  • 皮肤科医院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养生食疗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 饮食
  • 偏方
  • 减肥
  • 美容

热门精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