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腰椎间盘突出靠近产后新妈

作者:养生专家  时间:2013-04-01 00:00:00  来源: 大众养生网

腰椎间盘突出大家都认为是老年人的专利,其实不然,如今这种疾病也开始渐渐向新妈们靠近了。新妈们要认识到它的危害,掌握科学的方法来预防,让自己远离腰椎间盘突出症。

为什么“青睐”新妈妈?

在怀孕时,尤其是怀孕后期,腹内胎儿不断增大,造成准妈妈的腰椎过度前凸,经常保持这种姿势,从而增加了腰部负担,留下了隐患。

产后由于内分泌系统还没有完全恢复,骨关节及韧带都较松弛,对腰椎的约束以及坚固力量减弱,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很多新妈妈产后以养为主,很少活动,所以体重有所增加。腹部偏于肥胖,使腰部肌肉负荷增大,从而增加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

腰椎间盘突出症表现

腰痛、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或一侧下肢痛麻。疼痛常向臀部、大腿、小腿外侧及足底放射。咳嗽、打喷嚏、大便用力时都会使疼痛和腿麻加重,腰部活动时疼痛加剧;卧床屈膝休息常能使疼痛减轻。

疼痛发作多属突然性、周期性(经休息明显好转后又突然发生)。就医指征若出现下列表现时应去

医院检查,它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警告信号,应予以重视。

腰痛长期不愈如平日或怀孕期间经常腰痛,这提醒你可能得了腰肌纤维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在产后很容易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反复发作的腰扭伤如果没做什么强烈运动,只是弯腰拿了点东西,或洗脸、起床叠被就突然腰扭伤,那就要注意了。虽然这种扭伤休息几日或热敷、口服止痛药后疼痛就能消失,但它可能是腰椎间盘出症的信号。

早期征兆

脊柱侧弯有的女性总是不注意坐姿,时间久了就会发生脊柱侧弯。如果出现腰痛,即使没有腿痛的症状,这种情况也应考虑是腰椎间突出症的前期症状。

发作性腰痛一些新妈妈在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时,会想起自己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一般可持续几天或1~2周,平常并没有任何症状。这种发作性腰痛也是先兆症状之一。

产后积极预防

避免睡软床长期睡在软床上,人的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会增大。久而久之,就容易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此要改用硬床。

保持合适的体重过于肥胖的腹部,增加了腰部负荷。当然,身体也不能过于瘦弱。所以,体重适度最好。

加强锻炼增强腰部肌肉。长期缺乏身体锻炼,腰部肌肉力量减弱,不利于保护椎间盘。例如在睡觉前将腰部和臀部反复抬高呈弓状,可以达到一定效果。

避免持重新妈妈刚经历生产,自己不要抬重物,动作不要过猛。拿东西时身体要靠近物体,避免闪腰。

医院给予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予以牵引、按摩、理疗,严重者实施手术。

做好家庭护理

急性期以卧床休息为主初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应卧床休息3~4周。卧床休息并不是绝对卧而不动,这样对血液循环、运动系统会产生不良影响。可以在床上适当做锻炼腰肌的活动,对以后恢复极有帮助。并可用红外线频谱仪照射腰部或做腰部热敷,以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减轻水肿,增加腰部血运。

缓解期腰部保暖要做好平常要特别注重腰部的保暖、防寒、防潮。反复搓腰也有利于减缓疼痛。

卧床休养

病情严重者要完全卧床,休息要充足。在卧床期间大、小便较为麻烦,采用便盆有时可引起或加重腰部不适。此时可鼓励新妈妈下床大、小便。去厕所时,可用拐杖或由他人搀扶,以减轻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大便时,最好用坐式马桶,以避免下蹲。即使需在床上使用便盆时,最好有一个可以支撑的物品,以使臀部抬起。

卧床时腰部可垫一薄垫(最好装米,成3~5cm高度为宜),以维持腰椎的生理曲度,有舒适感为宜。

床铺最好为硬板床,褥子薄厚、软硬适度。床的高度要略低一些,能使新妈妈刚坐起时,双脚就可着地。

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危害到越来越多的妈妈们,新妈们一定要多多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从产后开始就要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出现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就要积极进行治疗,让自己早日远离这种疾病。

  • 男科医院
  • 妇科医院
  • 皮肤科医院

猜你喜欢


相关问答


养生食疗

药企品牌推荐

查看更多>>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 饮食
  • 偏方
  • 减肥
  • 美容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