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唯一被心爱女人气死的皇帝是谁

作者:香米12  时间:2015-12-29 17:48:20  来源: 大众养生网

古代皇帝是无比风光的,但是很多皇帝的死因让人瞠目结舌。在古代,皇帝是受到万民敬仰的,但是有的女人却把皇帝活生生气死。那么哪个皇帝被女人气死呢?又有哪个皇帝被女人闷死在被窝里呢?死都不愿意和雍正合葬的女人是谁呢?一起来看看吧。

人常说中国地大物博,理所当然的很多特产都堪称世界之最。譬如皇帝,前前后后就有三四百位,是世界上盛产皇帝最多的国家。皇帝多了,死法也就五花八门。有饿死的,有吃错药死的,也有被老婆用被子闷死的,更倒霉的还有本文这位被出轨的老婆气死的。说起来这位皇帝还是一代少年有成的明君,他就是那位把鲜卑族改造为汉族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拓跋宏一辈子注定和姓冯的女人有说不完的过节儿。第一个姓冯的女人是他的奶奶冯太后。本来冯太后可以安安心心做太后,但是他爹献文帝拓跋弘却不想安安心心做皇帝。这个拓跋弘是个不务正业的典型,他看见大臣就头疼,看见奏章就撞墙,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做,却整天想着与木鱼为伍,投身到吃斋念佛的伟大事业中去。他想撂挑子可以,但是必须先留下一个儿子替他受死才行。于是乎,他就拼命地和老婆一起“拼搏”,终于在皇兴元年(公元四六七年)生产出了儿子拓跋宏。拓跋弘认为自己很快就要解脱了,高兴得当即大赦天下。但是,北魏这个帝国有个很差的传统,如果某个女子生的儿子做了太子,那么她就要掉脑袋,为的是防止出现第二个吕后。所以,拓跋宏早早就成了没娘的孩儿。

没娘的孩儿自然没娘养,养他的是几个宫女。不知是宫女调教得好,还是他天性聪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父亲。他四岁那年,拓跋弘身上长了个大脓包,那个疼呀。拓跋宏就亲口给老爹吸出脓水,没多久,脓包就好了。为此,举国上下都惊奇了好一阵子。老爹拓跋弘心里乐坏了,总算找到理由可以退位了。在第二年,他下诏传位于幼子,自己正式退休。谁知道即位那天,拓跋宏小朋友在自己大喜的日子却哇哇大哭,老爹就问他是不是想吃糖了?他回答了一句:“代亲之感,内切于心。”汗!小小年纪就懂得这么深的道理,全国人民再一次折服了。

拓跋宏毕竟是个小屁孩儿,小屁孩儿连自己的眼泪都管不住,哪还管得了天下。于是他奶奶冯太后不得不撇下后宫的几个帅弟弟,再次出来垂帘听政。冯大娘执掌乾坤,雷厉风行,让一些心怀不轨的人不敢轻举妄动。对于小屁孩儿拓跋宏,她也是谆谆教导,一丝不苟。但是,冯大娘同时也是个权力欲很强的女人,第一次垂帘时就是因为一时心软,把权力还给了儿子,结果被儿子干掉了自己的小情人。这次她吸取了教训,看到小孙子这么聪明,生怕将来孙子也不听使唤,因此多次想废掉拓跋宏的皇位。某天,北风萧萧,雪花缥缈,冯大娘在几个小情人的鼓动下,给小孙子穿了件很薄的衣服,然后领到一间和外面一个温度的屋子里,美其名曰“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一饿就是三天,拓跋宏差点饿成了拖把杆。关键时刻,一干大臣们站了出来,又是哭、又是磕头,好话说了一大箩筐,才算融化了冯大娘那颗冰冷的心。

自此以后,拓跋宏开始学乖了,有话藏着,有心思掖着,宁肯烂在肚子里,也不送进冯大娘耳朵里,认认真真做孙子。冯大娘一瞧孙子这么“乖”,也就渐渐放心了,越发地为所欲为。她左手牵着一群帅弟弟,右手拉着一帮好奴才,把自己的党羽安插到了各个要害部门,比当年的吕后还吕后。好在冯大娘业务水平还算高,对工作也比较负责,北魏帝国在她的手里蒸蒸日上,国泰民安。譬如,她批准实施的“三长制”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三长即: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三长层层牵制,既便于人口管理,又益于征收赋税、征调兵员,对以后朝代的乡里组织管理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时间的车轮是挡不住的。终于,小屁孩儿拓跋宏长成了翩翩少年,冯大娘送佛送到西,干脆连婚姻都替他包办了。新娘不是别人,而是她的侄女冯媛。拓跋宏在婚姻方面绝对是个好丈夫,对待这位冯皇后体恤有加、关心备至。夫妻恩恩爱爱,原本可以白头偕老的。然而,冯媛女士有个致命的缺点,正是这个缺点导致了二人的离婚,作者在后面会提到。

公元四九零年,即太和十四年九月,斗败无数人的冯大娘最终没能斗过阎王爷,驾鹤仙游去了。爷爷都是从孙子走过来的,这一点在拓跋宏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活命,他在冯大娘没死的时候呆若木鸡,养晦韬光,冯大娘一死,他就立即从木鸡变成了雄鸡,首先干的一件大事就是迁都。当时北魏的首都是平城(今天的山西大同北部),虽然名字叫平城,但是这里一点都不太平,可谓上有天灾,下有人祸(北方民族柔然的侵袭),是个典型的鸟都不愿拉屎的地方,不迁不足以平民愤。多年来,拓跋宏一直有此心愿。然而首都是一个国家的心脏,心脏要挪位自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挪得不好,小命就得玩儿完。所以后世的赵匡胤那么强势,只是想把首都从同属河南省的开封挪到洛阳,都被大臣顶得胎死腹中,对拓跋宏这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幸好拓跋宏不是属牛的,只会一根筋直来直去,他巧妙地搞了一次暗度陈仓。

某天,拓跋宏在朝会上煞有其事地宣布自己要御驾亲征,争取一举荡平南齐,提早统一中国。和他预料的一样,大臣们纷纷提出反对,口水多得都可以盖座游泳馆了。这里面,属任城王拓跋澄的嗓门最大。下朝后,拓跋宏偷偷把他叫到后宫,说出了自己亲征的真实用意是想迁都洛阳,然后进行汉化改革。任城王恍然大悟,进而十分配合地在第二天的朝会上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支持皇帝南征。领头的没了,小喽啰们自然也就蔫了,计划第一步成功。公元四九三年,拓跋宏领着三十多万大军浩浩荡荡“南征”去了。这个时候,老天爷也十分照顾,连着下了一个多月的雨,到处都是泥坑水洼,不光人走不方便,就是马走都十分困难。为了把戏演得更加逼真,拓跋宏穿着整整齐齐,下令大军继续前进。大臣们不干了,再走下去南齐没来打我们,我们自己先累死了。他们再次呼呼啦啦站出来要求停止南征。眼见时机成熟,拓跋宏先举起一根大棒:“寡人带着几十万大军兴师动众走了这么长一段路,如今半途而废不是让人看笑话吗?”大臣们个个面如苦瓜,紧接着拓跋宏马上抛出一颗甜枣:“如果实在不想走也是可以的,我们就把首都迁到这里如何呢?”大臣们恍然大悟,原来耍我们呢!心里那个气呀,半天都没人吭声。拓跋宏急了,同意的站左边,不同意的站右边。大臣们一想反正都走到这儿了,返回去和向前走都是费鞋底的苦差事,索性同意了。迁都大计就此告成。

洛阳地处中原,历史上是东汉、西晋等王朝的首都。在五胡乱中华的时代,这里是北方汉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拓跋宏迁都于此,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想对鲜卑民族进行汉化改造。汉化的第一步是从风俗习惯开始,他本人曾说:“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穷,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吾……如此渐习,风化可新;若仍旧俗,恐数世之后,伊洛之下,复成被发之人。”公元四九五年,大规模的变革正式开始。首先在服饰上,禁止三十岁以下的人穿胡服,而改穿汉服;其次在语言上,命令本族人学外语,也就是汉语;此外,他还对姓氏和通婚进行了强有力的改革,并以身作则,娶了几个汉族美眉做老婆。

大凡政治家改革,最常干的一件事就是兔子先啃窝边草,让身边的人和自己身体力行,给别人做做榜样。很多窝边草,如皇叔祖安定王拓跋休等等都听话地照做了,唯独离窝最近的一根草——冯媛没照做。这个犟女人本着“汉语不及格、证明我爱国”的思想,坚决不说汉语。拓跋宏好劝歹劝都没效果,无奈之下,于太和二十年七月,废掉冯媛的后位,降为庶人,让她在瑶光寺养老,跟佛祖们说鲜卑语去了。

被美女闷死在被窝里的皇帝

皇帝属于被谋杀的高危人群,在中国有名有姓的四百多位皇帝中,被确定死于非命的就有几十个之多。比如南梁、北辽之类的短命王朝,其所有皇帝竟然全部非正常死亡。死亡的频次高了,花样自然也就五花八门,有像梁武帝一样饿死的,也有像魏孝文帝一样被老婆气死的,最可笑的是一位稀里糊涂被老婆闷死在被窝里的皇帝——东晋孝武帝司马曜。最奇怪的是,谋杀了皇帝大人的那位妃子居然平安无事,没有受到些许的惩罚。

司马曜出生于公元361年,在位25年,终年35岁。他的父亲简文帝本来有好几个儿子,但是都相继夭折。接着后宫嫔妃又都变得不能生育。有个官员就算了一卦,说应该有一个地位卑微的宫女能为皇室生下三子一女,并且都能茁壮成长。于是皇帝将宫中所有洗衣做饭扫地的宫女都弄出来,一个一个找。最后一个皮肤黝黑叫“昆仑”的纺织宫女脱颖而出。虽然长相实在不敢恭维,但简文帝为了“大计”,不得不纳她为妃,而正是这个黑女人后来生下了司马曜。

据黑女人(后来的李太后)说,她临盆前做了一个梦,梦里仙人对她说:你会生一个男孩,就以“昌明”为他的字吧。司马曜一出生,天色即放明,也应了“昌明”之义。此前,关于东晋的命运何时终结和如何终结,在民间一直有个传说,即谶语,内容是“晋祚尽昌明”。开始,司马曜的父亲简文帝还没觉察出有何不妥,直到后来在身边人的提醒下,才逐渐意识到谶语竟然真的应在了自己儿子的身上。不过天意难违,东晋后期的皇帝大都无权,亡国似乎是早晚的事,想明白了这一点,简文帝只是潸然泪下了几次,对儿子的命运也就听之任之了。

简文帝去世后,十岁的司马曜继位。别看他年纪小,对生死却不看重。面对父亲的死,他的表现十分淡定。大臣们问他为什么不哭,他的答案令人震惊:“人到最悲痛的时候才哭,照我看是违背人之常情的。”不过,看得透别人的生死的司马曜,竟然糊里糊涂地死于自己的一句戏言。

那是公元396年11月6日的夜晚,司马曜跟平日一样,与自己最为宠爱的妃子张贵人饮酒取乐。张贵人被宠爱多年,整天与皇帝过着不知白天黑夜的日子。酒至微醺,司马曜望着身旁年轻貌美的宫娥侍婢,跟张贵人开起玩笑来:“跟她们比,以你的年纪都该被废啦!”

这句戏言不仅深深地刺伤了张贵人,也令她从心底里感到害怕。不知从哪里来的胆量和决心,张贵人竟在司马曜酒醉之后,命宫女用被子将他活活闷死。干掉了皇帝老公,张贵人也不紧张,第二天若无其事地对众人说:皇帝大人昨晚于睡梦中“魇崩”。司马曜青春鼎盛,几个有野心的大臣巴不得他早死呢,张贵人这样的扯淡理由居然瞒天过海,被众人相信了。

接着,司马曜的长子司马德宗顺理成章地当了皇帝。从他坐上龙椅那天起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傀儡,先是当司马道子(司马曜的弟弟)父子的傀儡,然后是当大臣桓温之子桓玄的傀儡,最后是当大臣刘裕的傀儡。公元418年,刘裕派手下将司马德宗勒死在宫中。东晋就此灭亡,历史进入了更加混乱动荡的南北朝。

死后不愿意和雍正帝合葬的女人是谁呢?

清朝初期,皇后无论死于皇帝之前还是之后,都与皇帝合葬。能与皇帝合葬的女人只有皇后,而皇帝的其他女人只能遥遥地望着他们。在康熙朝,康熙帝打破了这种制度,为死于顺治帝之后的孝惠皇后单独建立了皇后陵。虽然皇后单独建陵成为首例,但还没有形成制度。

那时,能与皇帝合葬依然是后宫女人最大的希望。然而,在雍正朝却有一个皇后级别的女人拒绝与雍正帝合葬,她就是乾隆帝的生母孝圣皇后。

乾隆元年(1736年)九月初四日,负责泰陵工程的恒亲王弘晊、内大臣户部尚书海望等人向乾隆皇帝奏请在泰陵地宫内是否为现今的皇太后留出棺椁位置的事:

世宗宪皇帝梓宫安奉泰陵地宫,请照景陵之例,安设龙山石,其随入地宫之分位,并万年后应留之分位,相应请旨。当时葬入泰陵地宫的已有三人,一帝、一后、一妃。

古时,不仅人生前要有尊卑等级排列,就是死后在棺椁的摆放位置上也有尊卑之别。雍正帝位于棺床正中,孝敬皇后是原配嫡皇后,自然要安放在雍正帝的左旁。因此,如果要为孝圣皇后预留棺位,则要将雍正帝梓宫的右旁棺位空着不用,以待将来安放孝圣皇后的梓宫,而敦肃皇贵妃的金棺则要放在孝敬皇后梓宫的左旁,并且地宫石门不能关闭,设一木门代替临时关闭,以免走了地气。

是否为皇太后预留棺位,这关乎着皇太后百年大事,乾隆帝也不敢擅自做主,奏请皇太后,于是孝圣皇太后降下懿旨。

世宗宪皇帝奉安地宫之后,以永远肃静为是。若将来复行开动,揆以尊卑之义,于心实有未安。况有我朝昭西陵、孝东陵成宪可遵,泰陵地宫不必预留分位。

孝圣皇太后的意思很明显,她不想与雍正帝合葬,其理由是卑不动尊,并且还特意强调,自己死后要按照昭西陵、孝东陵模式建造陵寝。

乾隆帝见母亲这样说,于是对于泰陵地宫棺位摆放作出了如下决定。

至皇考梓宫奉安时,著照例安设龙山石,其随入地宫之皇妣孝敬宪皇后梓宫应居左稍后。敦肃皇贵妃金棺应居右,比孝敬宪皇后梓宫稍后。

皇太后的一念之言,造就了清西陵的第一座皇后陵寝的出现,在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建筑文化和精神文化财富。

结语: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活生生被女人气死的皇帝是谁了吧。一位皇帝,其实也是真真实实的人,同样也有七情六欲。希望小编的介绍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哦。

  • 男科医院
  • 妇科医院
  • 皮肤科医院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养生食疗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 饮食
  • 偏方
  • 减肥
  • 美容

热门精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