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养生 调养身心顺应自然

作者:养生专家  时间:2013-06-10 00:00:00  来源: 大众养生网

“深呼吸”不管是现代的瑜伽还是佛家的静坐,都需要这个动作,我们说做锻炼或者是心情不好的时候调整呼吸。会让人整体放松,能达到修身养性的功效。

《摩诃止观》曰:“系心在肚脐,息从脐出,还人至脐,出入以脐为限。能易焐无常。......脐是上门,兼能人道,故多用之。”佛教养生的调息特别注重人的主观意志和自动呼吸,调息就是让人能够达到自动呼吸的境界,而自动呼吸是需要用主观意志采引导和控制的。佛教养生对呼吸有自己的要求,那就是要深、长、柔、缓。

呼吸是气体在鼻子中的进出而非在口中,一呼一吸就形成了一息。调息有利于进入静坐状态,是每个佛教弟子都必须掌握的。佛教养生中所谓的调息,包括以下两种:

(1)深呼吸

又叫腹式呼吸。这种呼吸主要是要让气体到达小腹。呼吸的时候,自己丝毫不用力,让鼻中的气体自然到达腹部。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要保持轻、细,渐渐深长至腹部,如果连自己都听不见呼吸的声音,这就表示已经达到了调息的境界。在吸气时,空气进入肺中并充满于其中,使肺叶得到舒张,从而膈肌的位置被压低,这样胸部就会变得比较空松,腹部变得向外凸出;在呼气时,腹部紧缩使气体上升,膈肌被向上推紧紧贴住肺部,这样肺中的污浊之气就会向外扩散。

(2)身体呼吸

这是佛教养生调息的最高境界,需要长年累月的静坐功夫才能练就。这种呼吸一出一入很有规律,极深极细,甚至连自己都浑然不知,就好像没有呼吸似的。此种呼吸好像没有用呼吸器官,而气息就像从人体全身的毛孔进出似的。#p#分页标题#e# 

普通人的呼吸大部分是用喉头和胸部来进行,此二种呼吸不能算是调息。用喉头呼吸时,呼吸比较短又比较浅,不能使肺叶得到舒展和收缩,所以体内中的二氧化碳不能够呼出,外界的氧气也不能被吸进,对血液循环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用胸部呼吸时,气体的进出都能够到达胸部,可以充满肺叶,但是这种呼吸仍然不能称做调息。

另外,调息多是在静坐的过程中进行的,在静坐的前、中、后都要进行调息。坐前调息注意气息要从鼻中出入,粗细要适宜,先到达喉咙和胸部然后再渐渐抵达腹部;坐时要保证气息的调和,否则心不易静。坐时调息可以采用数息法,从一数到十,反复练习以至心无杂念、血液运行畅通之时,自然气息调和,也可以使用渐进法,可先闭上口从外面徐徐吸进一些清新空气,然后设想污浊空气从脚跟吸上至丹田,然后到达头顶,开口把这些污浊之气吐出;坐后调息要先把体内之气从口中排出,等到体内的温热之气降低到平常状态后,就可以随意动作了。

调息就是调节人的呼吸系统,它可以引起人体生理和神经的各种反应。如果调息得当的话,可以祛除疾病、增强体质,使身体得到舒展、心情得到放松,从而可以延长人们的寿命。 

  • 男科医院
  • 妇科医院
  • 皮肤科医院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养生食疗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 饮食
  • 偏方
  • 减肥
  • 美容

热门精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