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吃膨大剂西瓜不影响健康

作者:养生专家  时间:2013-04-02 00:00:00  来源: 大众养生网

 日前,本报曾连续报道丹阳西瓜莫名其妙出现爆炸的现象,后来有关方面认为罪魁祸首是使用了膨大剂所致,为此江苏省农科院有关专家表示,爆炸实际上与干旱有关。就在膨大剂导致“谈瓜色变”的时候,微博关于这个事件的讨论也一直没有停歇过,有瓜农博友向著名的生化博士方舟子发出求救信,希望他能够出面“辟谣”,以解除他们的“卖瓜之忧”。

为此,这两天,方舟子在微博上连续披露了西瓜上涂抹的膨大剂和大米添加剂对人体完全无害的言论,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昨天下午,方舟子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连线专访时坚称,“膨大剂和西瓜爆炸没有直接联系”,对于一些细节,他还作了相关的深度披露。

——微博求助帖

方舟子说

膨大剂真的很“无辜”

“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西瓜本身就容易爆炸,与是否涂抹了膨大剂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方舟子介绍,西瓜成熟后在一定的空气湿度温度下,本身就具备爆炸的条件,这与是否涂抹了膨大剂没有必然联系。

 针对很多读者认为的服用膨大剂后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这一说法,他介绍,膨大剂属于植物类激素,与杀虫剂等动物激素完全不同。美国早年对老鼠等动物食用膨大剂做过毒理实验发现,以500毫升的饮料剂量为例,动物如果一天喝下几瓶膨大剂,才会出现一些炎症或脱毛等现象。这就是科学家观察到的最低有害量。之后美国等国家较普遍地把膨大剂用在猕猴桃、葡萄等瓜果成长过程中。而目前中国一些瓜农在西瓜上涂抹的膨大剂,在其包装上明确提到:每次兑加一百倍水进行稀释。

“读者不必担心过量使用,它的容量其实非常少。”方舟子介绍说,膨大剂一般用于瓜果类植物,是刺激植物的生长激素,效用显示为长得大、成熟快,但它低毒无害,虽然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将使它的活性更强),它会刺激植物的细胞生长,但与农药、动物激素的超量使用后果完全不同。“我只担心农药残留,不担心激素残留,更何况是植物激素。”

 膨大剂的化学名称叫氯吡脲,英文叫forchlorfenuron。在所有项目(急性毒、致癌物、内分泌扰乱、生殖和神经毒性)中的情况目前都是NotListed(未列入)或NotLikely(不太可能)。美国、欧盟都允许使用。日本规定,氯吡脲在香瓜和葡萄中的残留限量值为0.1PPM;韩国规定,瓜类中氯吡脲的残留限量值为0.05PPM。查阅我国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规定发现,目前还没有包括使用限量、残留限量的国家标准,相关产品说明多借鉴国外标准。

 至于读者“怎样监管瓜农过量使用膨大剂”的担心,方舟子风趣地说:如果瓜农不按标准而过量使用,非但不能对消费者构成身体的伤害,还会增加自己的种植成本。“他这又是何苦呢?”

  • 男科医院
  • 妇科医院
  • 皮肤科医院

猜你喜欢


相关问答


养生食疗

药企品牌推荐

查看更多>>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 饮食
  • 偏方
  • 减肥
  • 美容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