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同工酶-临床意义-大众养生网

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同工酶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同工酶临床意义

(1)病毒性肝炎隐性感染:血清ALT测定是在非选择性人群中筛选出无症状的病毒性肝炎隐性感染患者的常用指标,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尤其在献血者的选择方面,相当于参考值上限1.5倍的血清ALT升高可作为剔除可能感染肝炎(丙肝)的献血者的依据。

在丙型肝炎感染的早期阶段,用干扰素治疗可以减轻肝组织学损伤,控制病情发展。此外,丙肝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向病人发出劝告忌饮酒,因后者可加重HCV感染者病情。因此早期发现HCV感染者具有重要意义。用病原学检测方法从普通人群中发现HCV感染者固然可靠,但花费太大,而较实用的方法是采用适当的筛选试验,筛选出高危人群,再进一步用特异性抗HCV抗体试验,如第二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HCVEIA2.0)检测抗HCV抗体,阳性者确认为HCV感染。Lapane等的评价研究表明,血清ALT作为HCV筛选指标阳性预测率为34%,明显高于以包括社会侵入性危险因子(IV毒品史、与IV毒品者的性接触史等)和非社会侵入性危险因子(输血史、30~49岁年龄段以及男性等)在内的HCV感染危险因子为基础的数学预测方程等方法所预测的阳性率(14%~22%),预测的特异性(92%),也高于后者(74%~84%),只是所需费用比后者高1.1~1.7倍。

(2)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典型病例在黄疸出现前1~2周血清ALT、AST活性即开始迅速升高,至黄疸出现后达峰值,并保持1~2周,此后即迅速下降,至黄疸出现后6~7周基本恢复正常。急性期血清ALT、AST的升降基本保持平行,ALT的增高幅度一般大于AST。不同类型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血清ALT演变规律不一。甲型肝炎血清ALT在达到高峰后下降较快,常在2~4周内降至正常。部分乙型肝炎患者发病后血清ALT缓慢上升,缓慢下降,降至100~200U/L左右常迁延一段时间,约需2~3个月更长时间才恢复正常。丙型肝炎病人ALT升高持续时间更长。如ALT活性长期持续升高或反复波动,可能向慢性发展。也有一些轻型无黄疸型肝炎病人只有一过性ALT升高,短期内即恢复正常。

急性肝炎时,血清ALT、AST升高幅度大致能反映肝细胞坏死程度,即ALT升高幅度一般与肝细胞损害程度相平行,如病情较严重的黄疸型肝炎血清ALT升高幅度一般比无黄疸型肝炎大。但是,二者之间的关系也不完全如此。暴发型肝炎时,由于肝细胞广泛而严重的坏死,肝细胞浆内ALT已释放殆尽,加之ALT半衰期较短,导致血中酶活性逐渐降低,而血清胆红素(TBil)继续进行性升高,二者不再保持平行关系,出现所谓“酶胆分离”现象。

(3)在慢活肝诊断中的意义: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患者血清ALT也都持续或无规律反复增高,增高幅度(多数比正常高3~5倍)一般大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CPH)(多数比正常高1~2倍)。

血清ALT是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的良好指标。赖炎卿等应用肝组织炎症活动性指数(Histologicalactivityindex,HAD,对102例慢性乙型肝炎切片进行复核,评分并与血清ALT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HAI(10.5~15分)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ALT异常升高(>40U/L)的比例19/28(67.9%)明显高于低HAI(0~10分)者(13/62,21.0%),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形态学定量研究也证明,血清ALT与肝小叶内炎症坏死程度及肝总坏死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肝实质面积成显著负相关。这些结果提示ALT异常升高可作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慢活肝,CAH)的诊断指标之一。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ALT与肝HAI之间的关系可能有别于乙肝。Haber等的临床评价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的ALT、AST值与慢性丙型肝炎HAI之间并无相关性,只是ALT、AST升高10倍(≥350U/L)时,与肝片状坏死相关。尽管肝活动性最小的慢迁肝血清ALT、AST(±s分别为110±71、57±34U/L),明显低于轻度或中度活动性的慢活肝(ALT、AST±s分别为256±211、123±88U/L),尽管慢活肝无片状坏死时血清ALT、AST(分别为133±84、73±47U/L)显著低于有片状坏死者(ALT、AST、分别为207±149、120±83U/L),但是,肝活动性不同的各组之间ALT、AST测定值存在相当程度的重叠。Haber据此认为,转氨酶并不能预测慢性丙肝肝组织学状况,尽管ALT≥10倍升高提示有肝片状坏死存在。

另一方面,丙肝患者血清ALT正常也不能排除肝可能存在活动性病变。Gholson等报道的303例丙肝患者,有50例(占16.5%)在做肝穿刺前至少6个月血清ALT、AST一直维持正常,但肝活检证实,其中15人为活动性肝炎。

(4)在判断肝炎病毒复制和有无传染性中的意义:HBV核心抗原(HBcAg)是存在于HBV颗粒核心部分的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存在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患者与HBsAg携带者的血清中,与DNA聚合酶密切相关,是HBV在体内复制的重要指标,也是提示血液有传染性的重要指标。临床观察到,血清ALT异常(≥46U/L)时,HBcAg阳性率(45%,n=92)显著高于ALT正常时HBcAg阳性率(33.3%,n=58)(P

相关医生

更多>

  • 李秀莲,主任医师
    李秀莲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 卢秀英,主任医师
    卢秀英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急救科

    擅长疾病: 危重病的救治。

  • 席时华,主任医师
    席时华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眼底

    擅长疾病: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 李晶,主任医师
    李晶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眼底

    擅长疾病: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相关医院

专家推荐

  • 李秀莲

    李秀莲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擅长: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

  • 卢秀英

    卢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儿内、急救专业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经验。特别擅长各种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时华

    席时华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主任医师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汉族,陕西人。198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

  • 热西提

    热西提 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临床医疗学,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获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全国

推荐问答

盐酸齐拉西酮片有哪些副作用?

盐酸齐拉西酮片作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包括锥体外系反应、嗜睡、头晕、恶心、呕吐、便秘、口干、心动过速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增加、血糖和血脂水平升高。此外,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心电图QT间期延长、肝功能异常、低血压等。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症状变化,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哪些癌症被称为懒癌?

所谓的“懒癌是指那些生长速度较慢、侵袭性较低、预后相对较好的癌症类型。这些癌症通常不会迅速扩散,对患者的生命威胁较小。常见的“懒癌包括甲状腺癌中的乳头状甲状腺癌、前列腺癌中的低风险前列腺癌、皮肤癌中的基底细胞癌等。这些癌症的治疗通常较为温和,预后也相对较好,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懒癌。然而,即使是“懒癌,也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

心境情感障碍能否自愈?

心境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疾病,其病因涉及遗传、生物化学、环境和心理因素。虽然某些轻度的心境情感障碍患者可能通过自我调节、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实现症状的缓解,但大多数情况下,心境情感障碍需要专业的医疗干预,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患者应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综合治疗,以实现病情的控制和改善。

如何缓解频繁的噩梦问题?

缓解频繁噩梦问题,首先应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其次,避免在睡前接触刺激性强的内容,如恐怖电影、紧张小说等。此外,可以尝试在睡前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以减轻紧张情绪。保持睡眠环境舒适,避免过热或过冷。若噩梦与特定心理问题相关,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通过这些方法,有助于减少噩梦的发生,改善睡眠质量。

忧郁症是如何造成的?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障碍,其成因涉及多种因素。遗传因素可能使某些个体更容易发展出抑郁症状。环境因素,如长期的压力、创伤性事件、失去亲人或工作,以及社会支持的缺失,都可能触发抑郁症。此外,生物化学因素,包括大脑中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不平衡,也被认为是抑郁症的潜在原因。心理因素,如消极思维模式和应对策略,同样在抑郁症的发展中扮演着角色。这些因素往往相互作用,共同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帕罗西汀治焦虑症需多久见效

帕罗西汀作为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用于治疗焦虑症具有一定疗效。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开始使用帕罗西汀治疗后,可能需要2到4周的时间才能观察到明显的疗效。然而,每个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见效时间可能有所不同。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反应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应遵循医嘱,定期复诊,以便医生评估疗效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