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小儿溃疡性结肠炎(小儿溃疡性结肠炎 )

别名:
小儿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多发人群:
青春期及学龄期儿童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肚子疼 食欲不振 焦虑 结肠袋半月襞消失
并发症:
脂肪肝 营养不良 肾结石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儿科 胃肠外科
治疗方法:

小儿溃疡性结肠炎有哪些症状?

  小儿溃疡性结肠炎症状诊断

一、症状

  1.消化系统表现

  (1)腹泻(diarrhea):腹泻程度轻重不一,轻者每天排便3~4次,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重者排便频繁,可每1~2小时1次,病初为稀便,4~6次/d,进行性加重,排黏液血便,血便,水样便,稀烂便和脓便,尤其是黏液血便几乎成为本病所有活动期患者的必有症状,常见里急后重,急性发病者开始即为血便伴腹痛,呕吐,发热及其他中毒症状。

  (2)腹痛(abdominal pain):轻型及缓解期患者可无腹痛,腹痛一般为轻,中度,常局限于左下腹或下腹,亦可涉及全腹,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

  (3)其他症状:常有腹胀,严重者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4)体征:轻型者除左下腹有轻压痛外,多无其他体征,重型和暴发型者可有腹胀,腹肌紧张,腹部压痛或反跳痛,部分病人可触及痉挛或肠壁增厚的乙状结肠或降结肠。

  2.全身表现:

  轻者常不明显,重者可有发热,水电解质紊乱;病儿由于长期腹泻,便血,食欲不振,心率增快,衰弱,精神萎靡,久之即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表现,约有3%的患者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如抑郁,焦虑,失眠等;重症病例亦可伴有生长发育障碍,青春发育延迟,部分病儿伴有精神,心理及情绪异常。

  3.临床分型:

  (1)按病程:按临床表现和过程可分为以下4型:

  ①初发型:症状轻重不一,既往无溃疡性结肠炎病史,可转变为慢性复发型或慢性持续型。

  ②慢性复发型:症状较轻,临床上多见,治疗后缓解期长短不一,发作时有典型溃疡性结肠炎病变;缓解期检查见黏膜轻度充血,水肿,部分患儿可转变为慢性持续型。

  ③慢性持续型:起病后有持续轻重不等的腹泻,间断血便,腹痛及全身症状,持续数周至数年,其间可有急性发作。

  ④急性暴发型:此型青少年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成人,起病急,全身及局部症状均严重,高热,腹泻及大量血便,可致贫血,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并易发生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和腹膜炎

  (2)按病情: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以下3度:

  ①轻度:最常见,消化系统症状较轻,全身症状不明显。

  ②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消化系统症状较重,有轻度全身症状。

  ③重度:有明显全身症状,消化系统症状明显,并发症多见,癌变机会较多,大多数病人为慢性发病,10%病人为急性发作,经治疗症状缓解后可反复再发。

  4.肠道外症状:

  25%病儿可伴有关节炎,以四肢及脊柱为主,关节症状有时发生在腹泻之前,10%的病儿发生皮肤病变,如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等,2%可伴有视网膜炎口腔溃疡等, 临床有慢性腹泻,黏液便或血便,疑诊本病时应做下列检查:

  ①多次粪常规检查和粪培养寻找痢疾杆菌等肠致病菌,涂片寻找肠阿米巴滋养体,以及根据流行地区特点做排除血吸虫肠病等检查。

  ②乙状结肠镜或结肠镜检查及黏膜活检。

  ③钡剂灌肠检查,同时除外肠道其他疾病。

  二、诊断

  诊断

  1.诊断标准

  目前,国际上常采用Lennard-Jones标准,国内采用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两者均强调排除性诊断,内镜及组织学特征。

  (1)Lennard-Jones标准(Lennard-Jones standard):有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者,符合下列标准则提示本病的诊断。

  ①首先必须排除下列疾病:

  A.感染性结肠炎(infective colitis),根据微生物学检查。

  B.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根据有易患因素,病变分布特点和组织学检查。

  C.放射性结肠炎(radioactive colitis),根据病史。

  D.孤立性结肠溃疡(isolated colonic ulcer),根据病变部位和组织学特征。

  E.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根据X射线检查有小肠病变,体检发现肛门病变,活组织检查有肉芽肿。

  ②必须包括下列条件:

  A.活组织检查显示弥漫性的黏膜炎症,无肉芽肿形成。

  B.内镜或钡剂灌肠检查发现,炎症累及直肠和部分或全结肠,病变从直肠开始,连续不断地由远端向近端逆行发展。

  (2)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标准(太原,1993):

  ①临床表现:不仅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黏液血便,腹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而且不应忽视少数只有便秘而无血便的患者,既往史及体检中要注意关节,眼,口腔,肝脾等肠外表现。

  ②结肠镜所见:

  A.黏膜有多发性浅溃疡,伴充血,水肿,病变大多从直肠开始,且呈弥漫性分布。

  B.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黏膜血管模糊,质脆易出血,或附有脓性分泌物。

  C.可见假性息肉,结肠袋往往变钝或消失。

  ③黏膜活检:组织学检查呈炎症性反应,同时常可见糜烂,溃疡,隐窝脓肿,腺体排列异常,杯状细胞减少及上皮变化。

  ④钡剂灌肠检查:

  A.黏膜粗乱及(或)有细颗粒变化。

  B.多发性浅龛影或小的充盈缺损。

  C.肠管缩短,结肠袋消失可呈管状。

  ⑤手术切除或病理解剖:可见肉眼或组织学的溃疡性结肠炎特点。

  (3)在排除相关疾病后诊断:在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的基础上,可按下列标准诊断:

  ①根据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中之一项和(或)黏膜活检可以诊断本病。

  ②根据临床表现及钡剂灌肠之一项可以诊断本病。

  ③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有典型的结肠镜检查表现或钡剂灌肠检查典型改变者,可以诊断本病。

  ④临床表现有典型症状或典型既往史,而目前结肠镜或钡剂灌肠检查并无典型改变者,应列为“疑诊”随访。

  2.主要临床特点

  最常见的症状为反复发作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时表现为血性腹泻,发热,腹痛,病儿表现有面色苍白,贫血,营养不良,青春发育延迟,临床上溃疡性结肠炎应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炎,肠结核,局限性结肠炎(Crohns病),结肠肿瘤相鉴别。

  3.主要辅助检查

  钡灌肠及乙状结肠镜检是有价值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小儿溃疡性结肠炎相关医生

更多>

  • 李秀莲,主任医师
    李秀莲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 彭玉,主任医师
    彭玉 主任医师
    未开通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王珩,主任医师
    王珩 主任医师
    未开通
    昆明市延安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对小儿佝偻病心肌炎、肺炎、贫血、腹泻、心理因素性疾病的诊治

  • 苏诒英,主任医师
    苏诒英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营养等

小儿溃疡性结肠炎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院

专家推荐

  • 李秀莲

    李秀莲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擅长: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

  • 卢秀英

    卢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儿内、急救专业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经验。特别擅长各种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时华

    席时华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主任医师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汉族,陕西人。198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

  • 热西提

    热西提 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临床医疗学,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获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全国

推荐问答

饭后多久可以服用中药?

饭后服用中药的时间应根据具体药物的性质和患者的体质来确定。通常情况下,建议在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服用中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并有利于药物的吸收。然而,某些具有特殊作用的药物,如消食药、驱虫药等,可能需要在空腹时服用,以发挥最佳疗效。具体服用时间应遵循医嘱或药物说明书的指导。

膀胱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

膀胱是人体泌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盆腔内,呈囊状结构,其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排泄尿液。膀胱壁由多层组织构成,包括内层的粘膜、中间的平滑肌层和外层的纤维膜。膀胱的平滑肌层在尿液充盈时能够扩张,而在尿液排空时能够收缩,这种自主的肌肉活动被称为膀胱的顺应性。膀胱颈部与尿道相连,通过尿道括约肌的控制,尿液可以被储存或排出。膀胱的神经支配复杂,包括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它们共同调节膀胱的收缩和舒张,以维持正常的排尿功能。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有哪些治疗方法?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包括病因治疗、抗感染治疗、液体复苏和营养支持。首先,针对原发病进行处理,如阑尾炎需手术切除阑尾,胆囊炎则需胆囊切除等。其次,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以控制感染扩散。同时,对于液体和电解质失衡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液体复苏和电解质补充。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还需提供营养支持。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腹腔引流以减轻腹膜炎症状。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类药品包括哪些?

四类药品是指根据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不同,将药品分为四类。第一类为抗生素类药品,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第二类为解热镇痛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用于缓解疼痛和降低体温。第三类为心血管系统药物,包括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等,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第四类为神经系统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用于调节神经系统功能。这些药品的使用需遵循医嘱,合理用药以确保疗效和安全。

什么是HGB的正常值范围?

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是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负责携带氧气并将其输送到身体各部位。HGB的正常值范围因性别和年龄而异。对于成年男性,正常值范围通常在130-175克/升(g/L),而成年女性的正常值范围则略低,大约在115-150克/升(g/L)。对于儿童,正常值范围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新生儿的HGB水平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至接近成人水平。需要注意的是,HGB水平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饮食、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等,因此,评估HGB水平时,应结合个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和临床症状。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月经推迟一个月未至是怎么回事?

月经推迟一个月未至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但不限于:压力、体重变化、过度运动、荷尔蒙失衡、生殖系统疾病等。在某些情况下,月经推迟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青春期初潮后或更年期前的月经不规律。然而,如果月经推迟伴随有其他症状,如腹痛、乳房胀痛、情绪波动等,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或怀孕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