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小儿慢性良性中性...(小儿慢性良性中性... )

别名:
小儿家族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小儿慢性再生低下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小儿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小儿原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小儿原发性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80%
多发人群:
婴幼儿人群
发病部位:
血液血管
典型症状:
蜂窝组织炎 粒细胞减少 反复感染
并发症:
肺炎 败血症 脑膜炎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内科 血管外科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小儿慢性良性中性...鉴别?

  一、鉴别

  应与其他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相鉴别。

  1.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特点是反复感染伴以周期性循环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每一周期约为21天。1910年首例报道,1930年对本病有了进一步认识。男女均可患病,约25%的病例有遗传学背景。

  (1)发病机制: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早期造血前体细胞内源性调节紊乱所致。骨髓移植后微环境改变而改善临床过程支持了这一推测。

  (2)临床表现:感染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与单核细胞数量无关。在两次粒细胞减少的间隙期内,病儿常无感染症状;而粒细胞减少期时可发生不明原因发热、牙龈炎、口腔炎、蜂窝织炎和直肠周围脓肿。虽然本病多数预后良好,但有10%死于严重感染。一些病儿随年龄增长,粒细胞周期性减少逐渐不明显,感染症状也随之减轻。周期性粒细胞减少可持续终生,但不会发展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

  (3)实验室检查:周期为21天的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于70%的病儿,其余病儿粒细胞减少的周期变化在14~36天之间。每次粒细胞减少持续3~10天。其他血细胞数量正常。骨髓检查发现粒细胞减少期为粒系统发育不良和成熟障碍,而在间隙期粒系统增生活跃。

  (4)诊断和鉴别诊断:周期为21天的粒细胞减少和反复感染为本病的诊断依据。为此,应在2个月内反复测定粒细胞计数,每周2~3次(观察两周)。应排除其他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可能性。

  (5)脾切除、雄性激素、锂和糖皮质激素对阻断周期性粒细胞减少有一定疗效。最近有使用rhG-CSF每周3次,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有停药后复发的报导。

  2.严重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Kostmann综合征) 本病首先由Kostmann于1956年报道,又称婴儿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表现为婴儿早期严重的化脓感染,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原粒细胞水平发育障碍。

  (1)发病机制:多数认为本病是干细胞内源性缺陷,其详细机制尚不明了。G-CSF、GM-CSF及其受体正常,也未发现粒细胞生成抑制因子。其发病可能与细胞内信息传递障碍有关。

  (2)临床表现:于1岁内即反复发生危及生命的感染,包括蜂窝组织炎、口腔炎、脓毒血症、脑膜炎和腹膜炎。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未经有效治疗者多于2岁左右死亡,最好的中线存活年龄为13岁;很少病例发展为白血病。广泛使用rhG-CSF以来,随着存活时间延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也增加了。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散发的报道。

  (3)实验室检查:出生时即可发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绝对计数低于0.1×109/L。偶尔在1岁内或危及生命的感染时,粒细胞计数可高于1×109/L。可能有轻度贫血,血小板数量正常或增高。

  (4)以往的治疗为支持疗法和抗感染治疗,在使用rhG-CSF之前,骨髓移植是惟一的治疗手段。糖皮质激素、锂、脾切除术的疗效均不满意。1988年开始使用rhG-CSF,临床观察表明不但可增高粒细胞,还能促进其杀菌能力。rhG-CSF的使用剂量较CBU为大,重组人类粒-单核-CSF(rhGM-CSF)的效果不如rhG-CSF好。白细胞介素-3(IL-3)与rhG-CSF同时应用可能有协同作用。对rhG-CSF无效的病例,骨髓移植仍然有效。

  3.粒细胞髓内破坏增加 粒细胞髓内破坏增加(myelokathexis)的特点是中度贫血,粒细胞核异常伴有核叶由细丝连接,胞浆内空泡形成。骨髓显示增生活跃,大量分叶核粒细胞变性。白细胞动力学和形态学研究提示中性粒细胞髓内破坏增加是本病发病的基础。有一例病儿合并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另一例使用G-CSF能成功的控制严重的牙龈炎和牙周炎。

小儿慢性良性中性...相关医生

更多>

  • 热西提,主任医师
    热西提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内科

    擅长疾病: 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罗永杰,主任医师
    罗永杰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四川省人民医院 内科

    擅长疾病: 从事脑血管病和癫痫方面的研究,擅长偏瘫、癫痫、脑炎、神经症、头面痛、帕金森病、肌病等的诊治。

  • 孙红斌,主任医师
    孙红斌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四川省人民医院 内科

    擅长疾病: 擅长癫痫、脑血管病、睡眠障碍、焦虑等病疾的诊断及治疗

  • 肖军,主任医师
    肖军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四川省人民医院 内科

    擅长疾病: 擅长神经心理学,特别在老年性痴呆、失语、记忆障碍等方面研究较深,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另外对头痛、眩晕、失眠、抑郁焦虑以及神经病疑难杂症有独特见解。

小儿慢性良性中性...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院

专家推荐

  • 李秀莲

    李秀莲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擅长: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

  • 卢秀英

    卢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儿内、急救专业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经验。特别擅长各种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时华

    席时华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主任医师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汉族,陕西人。198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

  • 热西提

    热西提 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临床医疗学,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获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全国

推荐问答

盐酸齐拉西酮片有哪些副作用?

盐酸齐拉西酮片作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包括锥体外系反应、嗜睡、头晕、恶心、呕吐、便秘、口干、心动过速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增加、血糖和血脂水平升高。此外,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心电图QT间期延长、肝功能异常、低血压等。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症状变化,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哪些癌症被称为懒癌?

所谓的“懒癌是指那些生长速度较慢、侵袭性较低、预后相对较好的癌症类型。这些癌症通常不会迅速扩散,对患者的生命威胁较小。常见的“懒癌包括甲状腺癌中的乳头状甲状腺癌、前列腺癌中的低风险前列腺癌、皮肤癌中的基底细胞癌等。这些癌症的治疗通常较为温和,预后也相对较好,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懒癌。然而,即使是“懒癌,也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

心境情感障碍能否自愈?

心境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疾病,其病因涉及遗传、生物化学、环境和心理因素。虽然某些轻度的心境情感障碍患者可能通过自我调节、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实现症状的缓解,但大多数情况下,心境情感障碍需要专业的医疗干预,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患者应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综合治疗,以实现病情的控制和改善。

如何缓解频繁的噩梦问题?

缓解频繁噩梦问题,首先应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其次,避免在睡前接触刺激性强的内容,如恐怖电影、紧张小说等。此外,可以尝试在睡前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以减轻紧张情绪。保持睡眠环境舒适,避免过热或过冷。若噩梦与特定心理问题相关,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通过这些方法,有助于减少噩梦的发生,改善睡眠质量。

忧郁症是如何造成的?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障碍,其成因涉及多种因素。遗传因素可能使某些个体更容易发展出抑郁症状。环境因素,如长期的压力、创伤性事件、失去亲人或工作,以及社会支持的缺失,都可能触发抑郁症。此外,生物化学因素,包括大脑中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不平衡,也被认为是抑郁症的潜在原因。心理因素,如消极思维模式和应对策略,同样在抑郁症的发展中扮演着角色。这些因素往往相互作用,共同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帕罗西汀治焦虑症需多久见效

帕罗西汀作为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用于治疗焦虑症具有一定疗效。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开始使用帕罗西汀治疗后,可能需要2到4周的时间才能观察到明显的疗效。然而,每个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见效时间可能有所不同。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反应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应遵循医嘱,定期复诊,以便医生评估疗效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