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棘阿米巴性角膜炎 )

别名:
棘阿米巴角膜炎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80%
多发人群:
多为年轻的健康人,男女比例...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视力障碍 红眼 泪溢 睫状充血
并发症:
青光眼 视盘水肿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眼科 传染科
治疗方法:
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是怎么回事?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为单细胞结构的原虫,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如淡水、咸水、泥土、空气中的灰尘、污物、腐败植物及人畜粪便中。在浴盆、空气过滤器、水冷却塔、角膜接触镜、镜盒护理液中也曾分离出阿米巴。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不仅可以在自然界自生生活,而且可在温血宿主体内发育增殖,故又称为两栖型生物,属兼性寄生虫。

1.棘阿米巴属:

多见于受粪便污染的土壤或水源中,有滋养体期和包囊期。滋养体是棘阿米巴的活动与感染形式,为长椭圆形,直径为15~45µm(图3,4)。在适宜环境下表面伸出许多棘状突起,称为棘状伪足。棘阿米巴通常依靠细菌等微生物为食物,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繁殖周期平均约为10h(6~24h)。当环境条件不适宜时,滋养体变小,分泌生成厚的双层囊壁,形成包囊。

  棘阿米巴原虫以往被认为非致病性的原虫,直至1958年人们发现棘阿米巴可以导致动物的致命性感染,现已证实棘阿米巴可以引起人类少见的肉芽肿性脑膜脑炎和角膜炎。目前已经发现的棘阿米巴有25个种,其中至少有8个种(A.castellanii,A.culbertsoni,A.hatchetti,A.lugdunensis,A.polyphaga,A.quina,A.rhysodes,A.griffini)可导致人类的角膜炎。

  2.耐格里属 福氏耐格里原虫多滋生于淡水中,也可引起人类角膜感染。

活动的滋养体为长阿米巴形,7µm*20µm大小,一端有较大的伪足。在不适宜的环境中滋养体可变为有两根、甚至两根以上鞭毛的鞭毛型,也可变成包囊。鞭毛型不分裂,也不形成包囊。福氏耐格里原虫的包囊较小,直径为9µm,囊壁光滑有孔。在适宜的条件下,鞭毛型和包囊均可转变为滋养体。

  3.棘阿米巴的分类研究

  1)形态学分类:

1977年,Pussard和Pons主要根据包囊形态将其分为18个种,3个类群(表1)。致病的棘阿米巴主要属于类群Ⅱ,类群Ⅲ中的A.culbertsoni也有致病性。

  类群Ⅰ的主要特点是:大包囊和滋养体。包囊平均直径≥18µm,包囊内外壁距离很宽,外囊光滑或轻微皱褶,内囊呈星形,内外囊壁在内壁突起处相接,棘孔盖在内囊处。

  类群Ⅱ的主要特点是:包囊平均直径<18µm,内外囊壁距离或大或小,外囊常为波浪状或乳头状,内囊可为星形、多边形及三角形,有时也可为圆形或椭圆形,没有明显的突起形成。棘孔盖位于内外囊交界处,为外囊内折形成的凹陷。

  类群Ⅲ的主要特征是:包囊平均直径<18µm,外囊壁薄,有或无皱褶,内囊圆形,有3~5个稍突起的臂。单凭形态特点很难区分类群Ⅲ中的5个种。由于棘阿米巴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又分致病种及非致病种,所以很有必要在属及属以下水平鉴定棘阿米巴。但棘阿米巴形态分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一些外界条件可影响包囊形态;处于不同时期的包囊形态不同;同一类群内各种的形态相近,尤其是类群Ⅱ、Ⅲ。因此,很多研究者在寻找更客观更准确的分型方法。

  2)基因分型:

目前认为,分析DNA序列差异是最有希望对棘阿米巴在属以下水平进行确切分型的方法。目前,研究较多的是18SrDNA基因测序分型。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2004年对26株棘阿米巴虫株分型结果显示,25株为18SrDNA基因型T4型,只有1株为T3型。基因型的确定对实验室诊断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很多实验室已经成功的应用PCR技术诊断棘阿米巴角膜炎。除了形态分型及基因分型外,还有的实验室探索应用同工酶 谱、单克隆抗体等方法对棘阿米巴分型,进而研究各型棘阿米巴与致病性、药物疗效的关系。

二、发病机制:

  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原虫可不需要寄生在宿主体内,在自然界即可存活,它以细菌、真菌及其他原虫为食物,约有25%的滋养体内携带有细菌。在正常人的咽喉部、肠道也曾分离出棘阿米巴。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原虫造成的人类感染,为偶然接触感染或机会性感染。阿米巴原虫首先与角膜上皮细胞膜的脂多糖结合,黏附在角膜上皮表面,之后释放活性酶类如神经氨酸酶,使角膜上皮细胞变薄,并且发生坏死,造成上皮屏障的破坏,原虫继而侵入角膜基质。最近研究发现,阿米巴原虫可以通过3种方式损伤角膜上皮细胞:

  1.胞吞作用 类似吞噬细胞,直接吞噬部分细胞膜成分。

  2.自发性胞泌作用 在没有激活过程存在的条件下,阿米巴原虫自发性释放溶解酶,导致上皮细胞膜损伤。

  3.膜激活的胞泌作用 阿米巴原虫与角膜上皮接触后,其细胞膜表面的结合体与上皮细胞膜表面受体或配体相结合,激活酶释放过程,造成上皮细胞的损伤。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相关医生

更多>

  • 赖红斌,主治医师
    赖红斌 主治医师
    未开通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 传染科

    擅长疾病: 各型病毒性肝炎、包括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等、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肝胆疾病的诊治,特别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 余新华,主治医师
    余新华 主治医师
    未开通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 传染科

    擅长疾病: 常见肝病如急慢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炎、肝硬化的诊治

  • 刘旺国,副主任医师
    刘旺国 副主任医师
    未开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 传染科

    擅长疾病: 曾擅长于治疗重度黄疸性肝炎、重症肝炎和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疗效显著,发表论文10余篇西医临床工作十余年后,潜心于经典中医的学习与临床实践,目前主要接诊大内科系统难治性疾病

  • 李慧珍,副主任医师
    李慧珍 副主任医师
    未开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 传染科

    擅长疾病: 各型肝炎的诊断及治疗,在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院

专家推荐

  • 李秀莲

    李秀莲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擅长: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

  • 卢秀英

    卢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儿内、急救专业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经验。特别擅长各种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时华

    席时华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主任医师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汉族,陕西人。198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

  • 热西提

    热西提 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临床医疗学,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获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全国

推荐问答

高钾血症应如何治疗

高钾血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钾离子水平、病因、症状和并发症。治疗目标是降低血钾浓度,防止心脏并发症,并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紧急情况下,可采用钙剂稳定心脏膜电位,使用碳酸氢钠或胰岛素和葡萄糖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长期治疗则需控制钾离子摄入,使用利尿剂促进钾离子排泄,并针对原发病进行相应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钾水平,根据患者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喝咖啡能解酒吗

咖啡不能有效解酒。酒精代谢主要依赖肝脏中的酶系统,咖啡因虽然可以提神醒脑,但并不能加速酒精代谢过程。相反,咖啡因可能会加重酒精对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增加心脏负担和血压。因此,酒后不宜喝咖啡,应选择喝水、休息等方式帮助身体代谢酒精。

肠扭转会自行缓解吗

肠扭转是一种严重的肠道急症,通常不会自行缓解。它是指肠道的一部分沿其系膜轴旋转,导致肠道扭曲和梗阻。这种状况可能导致肠道血流受阻,引起肠壁缺血甚至坏死。肠扭转需要紧急医疗干预,包括手术复位和可能的肠段切除。患者可能会出现剧烈腹痛、呕吐、腹胀等症状,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出现肠扭转的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餐后两小时血糖12.7高吗

餐后两小时血糖12.7mmol/L是偏高的。正常情况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应小于7.8mmol/L。餐后血糖升高可能与饮食、运动、胰岛素分泌异常等因素有关。若多次检测餐后血糖均偏高,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评估,以明确诊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注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以控制血糖水平。

小伤口几天能沾水

对于小伤口而言,通常建议在伤口愈合初期避免沾水,以防止感染和延缓愈合过程。一般情况下,小伤口在清洁消毒后,需要保持干燥,至少等待24至48小时后再考虑沾水。然而,具体时间可能因个体差异和伤口愈合情况而有所不同。在此期间,应定期检查伤口,观察是否有红肿、渗出或感染的迹象。一旦伤口表面形成保护性的痂皮,且无明显感染迹象,可以谨慎地进行水接触,但应避免长时间浸泡或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如有疑问,应咨询医疗专业人员以获得个性化建议。

地高辛片有何作用

地高辛片是一种心脏糖苷类药物,主要作用于心脏,具有正性肌力和减慢心率的双重效应。它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内的钠-钾ATP酶,增加心腔内钠离子浓度,进而提高钙离子浓度,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泵血功能。同时,地高辛还能减慢房室结传导速度,延长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房颤等心脏疾病,通过改善心脏功能,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