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小儿肥厚型心肌病(小儿肥厚型心肌病 )

别名:
小儿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对症治疗,无法根治
多发人群:
婴幼儿
发病部位:
心脏
典型症状:
呼吸困难 乏力 心脏杂音 心肌肥厚 心源性晕厥
并发症:
猝死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儿科 心血管内科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小儿肥厚型心肌病是怎么回事?

  一、肥厚型心肌病可呈家族性发病

也可有散发性发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散发者占2/3,有家族史者占1/3。家族性发病的患者中,50%的肥厚型心肌病病因不明确,50%的家系中发瑰有基因突变。遗传方式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最为常见,约古76%。

  二、小儿肥厚型心肌病发病原因

目前已证实HCM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先证者的同胞50%受累。大约50% HCM是由7个编码收缩蛋白基因突变引起,其中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突变占30%~40%。虽然相同基因突变所致的HCM亲属间常有显著不同的临床表现,但有几项研究表明HCM的表型主要由遗传缺陷所决定,如特定的形态学改变及猝死的发生等均与某种基因突变有关。

  三、发病机制

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但近年来由于在代谢、遗传和分子水平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两者的分界已模糊不清。

  1.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

原发性HCM可呈家族性发病,也可有散发性发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散发者占2/3,有家族史者占1/3。家族性发病的患者中,50%的HCM病因不明确,50%的家系中发现有基因突变。遗传方式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最为常见,约占76%。

  (1)遗传因素:

HCM具有遗传异质性,许多基因、多种突变都参与了HCM的发病(表1)。Jarcho应用基因连锁分析技术首次在家族性HCM患者中发现14号染色体q1长臂上的心脏β-肌凝蛋白重链(β-MHC)基因的错义突变;此后Thierfelder等相继发现了在染色体1q3,11P13-q13及15q2上与HCM有关的基因突变。目前发现20%~30%的家族性HCM患者致病基因突变位于心脏β-MHC基因。Fananapazir发现β-MHC基因错义突变绝大多数位于MHC的头部和杆状的交界区,所有β-MHC基因密码突变均发生于翻译ATP酶的密码、肌动蛋白附着部位及肌球蛋白附着部位有关的DNA片段上;目前仅发现1种β-MHC基因的缺失突变,为β-MHC蛋白末端缺少5个氨基酸。对一些突变家族的分析表明,β-MHC基因的突变可表现为独立起源,提示β-MHC基因突变存在散发型。α-MHC基因突变引起的家族性HCM较少见,约占3%。目前发现HCM的α-MHC基因错义突变有两种。心肌肌钙蛋白T(CTn-T)基因上错义突变引起家族性HCM,占15%,共有7种突变与HCM的发病有关。 HCM患儿心肌肥厚程度、肥厚的分布、发病年龄、临床类型及心源性猝死发生率的不同与基因突变有关(表2)。其中β-MHC基因突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Anan将β-MHC错义突变分为3组:良性突变,外显子15,16,23上的保守性突变,估计寿命接近正常;恶性突变,外显子13,14,19上的突变,估计寿命明显缩短,早期病死率高,原因是基因突变阻抑了肌球蛋白的结构变化,或者是改变了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及其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中性突变,多位于次要区域或在二级结构中产生中度变化,其表型介于良、恶性之间,可中度影响估计寿命。 另外,研究发现HCM患者中HLA-DRW4,A9,B5和B4抗原的检出率较高,梗阻性HCM患者中有HLA-DRW4者占73%。HCM与HLA-B27、DR3、DR4相关联。国内张之炯发现家族性HCM的致病基因或易感基因与HLA-DQA1与DQB1之间距离很近,认为HCM的致病除基因突变外,可能还存在1个位于HLA-DQA1与DQB1之间的易感基因。

  (2)原癌基因表达异常:

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的活化与心肌肥厚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HCM患者心肌细胞内fos,myc和H-ras癌基因不同程度升高,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和甲状腺素在心肌肥厚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其促进原癌基因表达增强有关。去甲肾上腺素通过α受体激活磷酸肌醇/蛋白激酶-C系统而激活原癌基因。原癌基因参与心肌肥厚的形成,并可能是肥厚型心肌病的始动因素之一。

  (3)儿茶酚胺异常:

Grover-McKay等的研究表明,心脏内可能存在儿茶酚胺受体,服用致临界高血压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HCM;刺激肾上腺素能神经可增加左室流出道的压力梯度并降低左室舒张顺应性,而β受体阻滞药可逆转上述反应;胎儿在发育期室间隔不成比例的增厚和心肌纤维排列紊乱之所以不能正常消退,可能是由于去甲肾上腺素和心肌受体之间存在缺陷而受阻所致,提示机体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和(或)机体对儿茶酚胺的过度敏感,可引起心脏功能和形态变化,导致HCM。

  (4)钙调节异常:

HCM仓鼠心肌细胞内钙增加,维拉帕米可起预防和治疗作用,实验性钙超载可引起心室舒张功能损害,用钙拮抗药可改善HCM的临床症状,高血钙常与HCM共存(47%~72%)。上述事实提示钙调节异常可能参与了HCM的发病,但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5)多因素作用:

散发性病例可能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具体机制不明。

  2.继发性肥厚型心肌病

继发性HCM在婴儿多见,常见原因有:

  (1)小婴儿母亲患妊娠期糖尿病和胰岛细胞增殖症:

妊娠期糖尿病使孕妇高血糖,造成胎儿也高血糖,从而刺激胎儿胰腺β细胞增生、肥大及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的增多使胎儿机体内对胰岛素敏感的组织器官,如脂肪、肌肉、肝脏和心脏等体积可增加50%,而造成心肌肥厚。孕妇患胰岛细胞增殖症(nesidioblastosis)时,可直接造成孕妇高胰岛素血症,从而也使胎儿出现高胰岛素血症,同样可造成心肌肥厚。

  (2)代谢缺陷病:

如肉碱缺乏症、糖原贮积病、戈谢病、GM1和GM2神经节苷脂沉积病。代谢缺陷病是由于各种代谢酶的缺陷导致体内糖原、脂质等物质在心肌、肝脏等部位的沉积,在心肌组织中沉积而造成心肌肥厚。如糖原贮积病Ⅲ型(Pompe病)即是由于缺乏α-1,4-葡萄糖苷酶(酸性麦芽糖酶),引起糖原储积于肌肉和心脏,造成心肌肥厚。

  (3)Noonan综合征:

小儿HCM约1/3伴有此综合征,而此综合征中约25%有HCM,组织学上很难与家族性HCM区分。

  (4)内分泌紊乱:

垂体前叶过度分泌生长激素,可导致全身组织增生、肥大及物质代谢紊乱,使几乎所有的肢端肥大症患者心脏肥大,少数形成HCM。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发HCM,与生长激素促进蛋白合成、使心肌细胞DNA合成增加、促进心肌肥大有关,同时全身脏器增大及高代谢亦使心脏负荷加重。动物实验表明,神经生长因子能引起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及心肌肥厚;带有人的血管紧张素-Ⅰ受体(ATI-R)的基因模型[TGR(h-ANF-hAT1-R2)]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受体的输入可能是心肌肥厚的独立决定因素,同时发现钙的内环境改变亦可引起心肌肥厚,提示内分泌紊乱与HCM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内分泌紊乱引起的HCM与原发性HCM不同,其心室肌同轴性增厚,而非室间隔不对称性肥厚或乳头肌、心尖部局限性肥厚,同时有心腔扩大,而无左室流出道狭窄。

小儿肥厚型心肌病相关医生

更多>

  • 李秀莲,主任医师
    李秀莲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 彭玉,主任医师
    彭玉 主任医师
    未开通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王珩,主任医师
    王珩 主任医师
    未开通
    昆明市延安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对小儿佝偻病心肌炎、肺炎、贫血、腹泻、心理因素性疾病的诊治

  • 苏诒英,主任医师
    苏诒英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营养等

小儿肥厚型心肌病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院

专家推荐

  • 李秀莲

    李秀莲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擅长: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

  • 卢秀英

    卢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儿内、急救专业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经验。特别擅长各种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时华

    席时华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主任医师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汉族,陕西人。198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

  • 热西提

    热西提 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临床医疗学,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获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全国

推荐问答

人类第六感有哪些表现

人类第六感,也称为直觉或超感官知觉,是一种超越传统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感知能力。它的表现可能包括对即将发生事件的预感、对他人情绪的敏感性、对环境变化的直觉反应,以及在没有明显线索的情况下对事物的深刻理解。这种感知能力可能与大脑的潜意识处理信息有关,有时表现为梦境、直觉判断或对特定情境的强烈感觉。第六感的表现形式多样,个体差异较大,且科学界对其存在和作用机制的解释尚不完全明确。

面膜过期10天还能用吗

面膜过期10天不建议使用。面膜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过期后可能导致微生物滋生,营养成分变质,使用后可能引起皮肤不适或过敏反应。过期面膜的保湿、修复等功效也会降低,无法达到预期护肤效果。为确保皮肤健康,建议使用保质期内的面膜。如不慎使用过期面膜后出现皮肤问题,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橄榄油能去除妊娠纹吗

橄榄油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油,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维生素E,具有滋润皮肤、增强皮肤弹性的作用。虽然橄榄油不能直接去除妊娠纹,但长期坚持使用橄榄油按摩,可以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从而减轻妊娠纹的外观。然而,橄榄油的效果因人而异,对于已经形成的妊娠纹,橄榄油可能只能起到辅助改善的作用,不能完全消除。对于预防妊娠纹的形成,橄榄油可能具有一定的积极效果。

普伐他汀副作用小疗效如何

普伐他汀作为一种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途径来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从而发挥降脂作用。其疗效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方面表现良好,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积极意义。普伐他汀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常见的包括胃肠道不适、头痛、肌肉疼痛等,但通常较为轻微,且发生率较低。在合理使用和监测下,普伐他汀可以为患者提供有效的降脂治疗,同时保持较好的安全性。

白香瓜有哪些营养吃法

白香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其营养成分,建议采用以下几种吃法:首先,直接食用新鲜白香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其天然风味和营养成分;其次,可以将白香瓜切块,与其他水果如苹果、香蕉等混合制作成水果沙拉,增加口感的同时,也能摄入多种营养素;此外,白香瓜还可以榨汁饮用,但要注意不要过滤掉果肉,因为果肉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总之,白香瓜的食用方法多样,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进行选择。

CD系列细胞检测是什么

CD系列细胞检测是一种免疫学检测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和监测人体免疫系统中特定细胞亚群的数量和功能。CD是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的缩写,指的是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它们是细胞表面的特殊蛋白质,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通过检测CD系列细胞,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识别免疫缺陷或异常,以及评估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的进展和治疗效果。这项检测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