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心脏外科 > 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简介

相关问答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

【详情】

01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凡是各种能增加心肌耗氧量或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的体力或精神因素,都可能使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常见的诱因如下。

  1、过度劳动

  做不能胜任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的体育活动、连续紧张的劳累等,都可使心脏的负担明显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短时间内缺血。缺血、缺氧又可引起动脉痉挛,反过来加重心肌缺氧,严重时导致急性心肌梗塞。

  2、激动

  有些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是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的。

  3、暴饮暴食

  不少心肌梗塞病例常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塞。

  4、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塞,这就是医生总要叮嘱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的原因,也是冬春寒冷季节急性心肌梗塞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5、便秘

  便秘在老年中十分常见,但其危害性却没得到足够的重视。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急性心肌梗塞的老年并不少见。所以,造一问题必须引起老年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以上原因可以诱发急性心肌梗塞,因此需要积极预防,预防要从病因着手,如果有疑似急性心肌梗塞症状,需要积极就医治疗。

02急性心肌梗塞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塞是最危重的心脏急症,本病的并发症有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那么,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有哪些呢?针对这个问题,专家指出,急性心肌梗塞除可并发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外,还可有下列并发症:

  1、动脉栓塞

  主要为左室壁血栓脱落所引起。根据栓塞的部位,可能产生脑部或其他部位的相应症状,常在起病后1—2周发生。

  2、心室膨胀瘤

  梗塞部位在心脏内压的作用下,显著膨出。心电图常示持久的ST段拾高。

  3、心肌破裂

  少见。可在发病1周内出现,患者常突然休克甚至造成死亡。

  4、乳头肌功能不全

  乳头肌功能不全的病变可分为坏死性与纤维性2种,在发生心肌梗死后,心尖区突然出现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减低。

  5、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发生率约10%,于急性心肌梗塞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发热、胸痛、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等症状、体征,可能为机体对坏死物质的过敏 反应。

  飞华健康网温馨提示:已旦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需要积极治疗,积极预防其并发症的出现。

03急性心肌梗塞有哪些典型症状

  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状有哪些?专家介绍,临床上一般认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有以下几种,下面我们就和专家一起来看看,下面介绍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状。

  一、疼痛

  为此病最突出的症状。发作多无明显诱因,且常发作于安静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久,有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用硝酸甘油无效。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少数病人可无疼痛,起病即表现休克或急性肺水肿。

  二、休克

  20%病人可伴有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病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三、心律失常

  约75-95%的病人伴有心律失常,多见于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为最多见,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如室性早搏,部位病人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而猝死。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也不少见,室上性心律失常较少发生。前壁心肌梗塞易发生束支传导阻滞,下壁心肌梗塞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律失常多见于心房梗塞。

  四、心力衰竭

  梗塞后心脏收缩力显著减弱且不协调,故在起病最初几天易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烦躁、不能平卧等症状。严重者发生急性肺水肿,可有紫绀及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后期可有右心衰竭,右心室心肌梗塞者在开始即可出现右心衰竭。

  五、全身症状

  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增快等。此主要由于组织坏死吸收所引起,一般在梗塞后1-2天内出现,体温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约一周左右。

  飞华健康网温馨提示: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自身出现急性心肌梗塞的疑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诊断治疗。

04急性心肌梗塞应该如何预防

  急性心肌梗塞是最危重的心脏急症,是导致中老年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专家提醒中老年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要积极预防急性心肌梗塞那么,如何预防急性心肌梗塞呢?针对这个问题,专家指出,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应该要注意下述五方面,下面我们就和专家一起来看看

  1、不搬重物

  搬抬重物时必然要弯腰屏气,其生理效应与用力屏气大致类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诱发急性心肌梗塞的常见原因

  2、放松精神

  愉快地生活保持心境平和,对任何事物要能泰然处之;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但应避免竞争激烈的比赛,即使比赛也应以锻炼身体增加乐趣为目的,不以输赢论高低

  3、适度锻炼

  一般来说,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每周至少要有三次认真的体育锻炼,每次不少于20分钟,但也不宜超过50分钟开始时要先活动一下身体,如举臂、伸腿等锻炼结束时要做一些放松活动,不应立即停止活动,更不应锻炼后马上上床休息,否则容易引起头晕,对心脏不利

  4、要注意气候变化

  在严寒或强冷空气的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并继发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气候急剧变化、气压低时,冠心病病人会感到明显有不适资料表明,低温、大风、阴雨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之一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适当加服扩冠药物进行保护

  飞华健康网温馨提示: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应该要重视生活细节,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05急性心肌梗塞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肌持久严重的缺血性坏死,处理不但的话可能造成很大危害。要学会一些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方法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检查确诊方法有哪些呢?下面由专家来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需要做那些检查项目:

  一、心电图。

  (一)特征性改变:

  1、面向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宽而深的Q波。

  2、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

  3、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T波倒置。心内膜下心肌梗塞无病理性Q波。

  (二)动态性改变:

  1、急性期:

  发病数小时内,可出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T波。

  2、性期:

  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的T波连接,形成单向曲线,1-2日内出现病理性Q波,同时R波减低,病理性Q波或QS波常持久不退。

  3、急性期:

  ST段抬高持续数日于两周左右,逐渐回到基线水平,T波变为平坦或倒置。

  4、复期:

  数周至数月后,T波呈V形对称性倒置,此可永久存在,也可在数月至数年后恢复。

  (三)判断部位和范围 

     可根据出现特征性改变的导联来判断心肌梗塞的部位。

  二、超声心动图。

  三、放射性核素检查。

  四、血液检查。

  (一)血象:

  起病24-48小时后白细胞可增至10-20X109/L(10,000-20,000/ul)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均可持续1-3周。

  (二)血清酶:

  血清心肌酶升高。肌酸磷酸激酶(CPK)在6-8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最高峰。2-3日下降至正常。

  (三)血清心肌特异蛋白的测定

  血和尿肌红蛋白增高。

  以上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需要检查的项目,对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对疾病的治疗也起到决定性作用,要重视本病的化验检查。

06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饮食宜忌

  如何在饮食上预防急性心肌梗塞,预防急性心肌梗塞我们可以吃什么,一起来看看吧。天气还是比较寒冷时,中老年的心肌梗塞较为频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正确的食疗方法,能够有效的预防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

  预防急性心肌梗塞的饮食方式,总体来说不宜过食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控制食盐量,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饮食宜清淡,多食易消化的食物,要有足够的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晚餐量要少,肥胖患者应控制摄食量,以减轻心脏负担。宜常食用植物油及维生素,多吃小米、燕麦、大麦、豆类、香菇、木耳等食物。

  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有过急性心肌梗塞病史的患者饮食方面要注意将水的含量应与饮水和输液量一并考虑,使其适应心脏的负荷能力。如心肌梗塞患者伴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则应限制钠盐和过多的水摄入。食物中水的含量应与饮水及输液量一并考虑,使适应心脏的负荷能力。如患者伴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应限制钠盐,但临床上亦观察到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后,尿中有钠的丢失,故应根据血液生化指标予以调整。

  有人研究缺血心肌的营养代谢,认为镁对缺血性心肌病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膳食中含一定量的镁,可能有助于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成人镁的需要量为300~400毫克/日,食物来源为有色蔬菜、小米、面粉、肉、海产品等。已知钾对心肌的兴奋性、传导性等均有影响,低钾血症易发生心律失常,故应注意如有低钾血症出现,饮食上应予调整。

  飞华健康网温馨提示:急性心肌梗塞的先兆症状多在发病前一周出现,少数病人甚至提前数周,约40%的病人发生于梗塞前1-2天。有的病人可不止一次。因此,上述症状一旦发生,必须高度重视,应立即与医生联系,尽快送医院抢救。

07西医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常规方法

  中医针灸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可改善患者微循环障碍,降低心肌的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动物实验也证实,针刺可使实验性急性心肌梗塞之梗死范围缩小,心肌坏死程度减轻等。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还进一步发现,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多数可见耳穴心区有充血性片状红晕,且随病情好转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范围变小,颜色变淡、变暗;而该区的电阻均值亦随病情好转而增高。当然,急性心肌梗塞的针灸治疗,目前还属起步阶段,只是作为中西医综合治疗措施之一,有待进一步探索。

  针灸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之一)

  (一)取穴

  主穴:内关。

  配穴:分2组。1、巨阙、心平,2、膻中、三阴交。

  心平穴位置:位于心经线肘横纹下3寸处。

  (二)治法

  双侧内关每次必用,配穴二组交替,在内关效不明显时配用,或者同用。将针刺入内关后,快速提插捻转,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运针2分钟,留针15分钟刺激不宜过强,务使针感向前胸传导;亦可以上法快速捻转得气后,留针10分钟,再次捻针,至针感最强时出针。余穴亦用中强刺激,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宜间断运针。

  (三)疗效评价

  共观察80例,针刺后,有报道14例患者之胸痛缓解率达100%;ΣST的幅度亦明显降低,这有利于降低心肌氧耗及缩小梗塞面积和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另有50例,针剌后40分钟胸痛完全缓解8例、基本缓解21例。较对照组(仅用西药治疗)明显为优(P

  针灸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之二)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巨阙、心平、足三里;2、膻中、内关、三阴交。

  (二)治法

  每次取一组主穴,二组交替。针刺得气症用中强刺激,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2日,再针第二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治疗45例,左心功能有较显著改善及微循环改善者36例,部分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善,环核苷酸中cGMP有显著的提高。

  针灸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之三)

  (一)取穴

  主穴:内关。

  配穴:室性心律失常加三阴交、神门;慢速型心律失常加三阴交、人中、郄门;快速型心律失常加膻中、极泉、大陵。

  (二)治法

  主穴必取,据症加用配穴。内关穴针尖向上斜剌,施以中等度提插加捻转手法,持续1~2分钟。

  配穴针法:室性心律失常用平补平泻法;慢速型心律失常施以补法,以持续性弱刺激;快速型心律失常则采用强刺激泻。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34例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5分钟、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1周、2周、3周、4周做心电监护观察,结果治愈15例,占44.1%;显效7例,占20.6%;有效6例,占17.6%;无效6例,占17.6%。总有效率为82.4%。

  以上是中医针灸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方法,此方法效果不错,希望给患者提供帮助,如果患有此病需要立刻医院积极诊疗。

相关问答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