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上肢 > 旋后肌综合征

旋后肌综合征简介

相关问答

  旋后肌综合征是指桡神经在肘关节远侧被旋后肌卡压而产生的综合征,又称前臂背侧骨间神经卡压征、桡管综合征等,临床上较为多见。患者年龄多在40~70岁,偶有9岁发病者,男性最多。正常人桡神经于肱骨外上髁近侧约1Ocm处,从上臂后方穿过外侧肌间隔,进入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和桡侧腕长、短伸肌之间。在肱桡关节上、下3mm左右的范围内,桡神经分为浅支和深支(骨间背侧神经)。浅支主要为感觉纤维,分布在前臂远端桡侧及手背桡侧,支配桡腕短伸肌的肌支常由此支发出。深支进入旋后肌深、浅两层之间,并对其有支配作用,穿越此肌后,绕过桡骨头前外侧,至旋后肌下缘,进入前臂背侧伸肌群的浅层下。深支在进入旋后肌部有一弧形的纤维组织,称旋后肌腱弓,腱弓的厚度及容纳神经的间隙差别很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骨间背侧神经在旋后肌腱弓只有很少的活动余地,容易受到压迫而麻痹。

【详情】

01旋后肌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旋后肌综合征是指桡神经在肘关节远侧被旋后肌卡压而产生的综合征,又称前臂背侧骨间神经卡压征、桡管综合征等,临床上较为多见。患者年龄多在40~70岁,偶有9岁发病者,男性最多。本病多见于手工业工人,键盘操作者及某些运动员,因前臂伸肌过渡使用所致旋后肌的慢性创伤性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非感染性炎症均可使旋后肌弓处增生,粘连和瘢痕形成。此外,旋后肌处良性占位性病变如:腱鞘囊肿、脂肪瘤等,以及桡神经在旋后肌内行径异常,均可使神经受到过大压力而发生功能障碍。常见病因病机如下:

  (一)前臂过频旋转的职业

  对于运用前臂反复做旋转运动职业者,如举重运动员、木工、理发师、乐队指挥等,因反复牵伸旋后肌而使神经处于已经紧张的旋后肌腱弓边缘而受压。

  (二)创伤

  旋后肌扭挫伤后,引起局部组织瘀血、水肿或形成瘢痕组织,局部粘连,常不能完全恢复,挤迫神经与肌腱弓相摩擦或受压,导致神经麻痹。此外,伸直型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前脱位,可直接牵扯前臂桡神经深支。

  (三)占位性病变

  旋后肌腱弓肥厚或发生脂肪瘤、腱鞘囊肿、血管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直接将骨间背侧神经压迫于腱弓上。

  (四)桡骨小头脱位

  伸直型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前脱位,脱位的桡骨小头压迫桡神经深支,或于手法整复时手指压迫神经引起。

  本病病机主要表现在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在增厚的旋后肌腱弓处受压,神经近端粗大,呈假性神经瘤变化。受压部位神经苍白、变扁、有压痕,久病者旋后肌腱弓相应处亦有压迹。早期发生于旋后肌腱弓以下的神经外膜水肿和纤维变性,轴索一般无变化,治疗及时,预后良好。若失治、误治,骨间背侧神经长期受压可造成神经的局部轴索变性,常常是不可逆的。

02旋后肌综合征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旋后肌综合征是指桡神经在肘关节远侧被旋后肌卡压而产生的综合征,又称前臂背侧骨间神经卡压征、桡管综合征等,临床上较为多见。患者年龄多在40~70岁,偶有9岁发病者,男性最多。本病病机主要表现在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在增厚的旋后肌腱弓处受压,神经近端粗大,呈假性神经瘤变化。受压部位神经苍白、变扁、有压痕,久病者旋后肌腱弓相应处亦有压迹。早期发生于旋后肌腱弓以下的神经外膜水肿和纤维变性,轴索一般无变化,治疗及时,预后良好。若失治、误治,骨间背侧神经长期受压可造成神经的局部轴索变性,常常是不可逆的。

03旋后肌综合征有哪些典型症状

  旋后肌综合症是桡神经深支(骨间背神经)在旋后肌腱弓附近被卡住,使前臂伸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综合症,临床上不时可见到。

  其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桡神经深支支配的肌肉不完全性麻痹,包括拇指外展、伸直障碍,2—5指掌握指关节不能主动伸直,而前臂旋后障碍可能较轻,腕关节可以主动伸直(桡侧深腕肌不属桡神经深支支配),但偏向桡侧,没有虎口区感觉异常。

04旋后肌综合征应该如何预防

  本病一旦诊断成立,即应行神经探查术,切开旋后肌腱弓减压,切除致压物,必要时可作神经束间松解,经治疗后桡神经深支功能多可得到较好恢复在预防上应首先关注和改善那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素,例如戒烟、合理饮食、有规律锻炼和减少体重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任何人只要遵守这些简单、合理的生活方式常识就能减少患病的机会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增强机体抵抗力

05旋后肌综合征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旋后肌综合症是桡神经深支(骨间背神经)在旋后肌腱弓附近被卡住,使前臂伸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综合症,临床上不时可见到。

  其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桡神经深支支配的肌肉不完全性麻痹,包括拇指外展、伸直障碍,2—5指掌握指关节不能主动伸直,而前臂旋后障碍可能较轻,腕关节可以主动伸直(桡侧深腕肌不属桡神经深支支配),但偏向桡侧,没有虎口区感觉异常。在诊断上,可借助以下检查来明确诊断:

  1、X线检查。

  2、肌电图检查

  运动神经元的单次发放冲动可引起其轴突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的同步收缩,所记录到的电位即MUP。正常情况下,神经冲动使一个运动单位的所有肌纤维同步放电,产生一个MUP;但在失神经的肌纤维中就不复如此,失神经支配的肌纤维在2周后,对乙酰胆碱的灵敏性增大,可达到正常的100倍。它们会自发地发放电位,也就是纤颤电位。神经电图对周围神经损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肌电图的异常只能证明神经原性损害,而神经电图改变则使损害定位更为明显。MCV对周围神经外伤很敏感,与运动纤维粗纤维易受伤有关。

06旋后肌综合征病人的饮食宜忌

  本病在预防上应首先关注和改善那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素,例如戒烟、合理饮食、有规律锻炼和减少体重。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任何人只要遵守这些简单、合理的生活方式常识就能减少患病的机会。在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辛辣刺激食物、煎炸烧烤食物、粗糙食物、生冷食物、坚硬食物等。因为辛热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辣酱、洋葱、胡椒粉、咖啡、浓茶等,进入人体后易助热生湿,加重病情,故应忌食。

  2、烟酒也是禁忌品。中医认为酒乃纯阳毒物,与火同性,易助湿生热。

  3、食用含优质蛋白食物和高维生素食物,同时要注意在烹饪中要精工细作,进食时细嚼慢咽。

  4、宜食高维生素食物。新鲜水果的主要成分时葡萄糖和果糖,可以直接为人体吸收。而且它们还含有多种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如铁、铜、钾、钠、镁、锰、磷、硅、铬、镍等,与人体血液中成分相近似,利用率高,有极强的滋补作用。

07西医治疗旋后肌综合征的常规方法

  旋后肌综合征是指桡神经在肘关节远侧被旋后肌卡压而产生的综合征,又称前臂背侧骨间神经卡压征、桡管综合征等,临床上较为多见。患者年龄多在40~70岁,偶有9岁发病者,男性最多。本病病机主要表现在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在增厚的旋后肌腱弓处受压,神经近端粗大,呈假性神经瘤变化。受压部位神经苍白、变扁、有压痕,久病者旋后肌腱弓相应处亦有压迹。早期发生于旋后肌腱弓以下的神经外膜水肿和纤维变性,轴索一般无变化,治疗及时,预后良好。若失治、误治,骨间背侧神经长期受压可造成神经的局部轴索变性,常常是不可逆的。辨证论治如下:

  早期局部制动,用三角巾悬吊或石膏托固定,但避免长期外固定。

  (一)手法治疗

  1、痛点分筋法在旋后肌腱弓、疼痛部位,医者拇指置于筋结之上,深压着骨,稳健用力弹拨、分筋5或6次。

  2、屈肘旋转法医者以手掌托患肘,手握患腕,使患肢被动屈肘旋前、旋后各10余次,局部配合弹拨或理筋手法。

  (二)药物治疗

  1、内服药本病多由脉络损伤、瘀积不散、气血凝滞、经络受阻所致。治疗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方用和营止痛汤、八厘散、活络丸等。西药可应用营养神经的神经妥乐平静滴,口服弥可保片或腺苷钴胺片等。

  2、外用药局部外敷消肿化瘀消炎止痛膏,同时选用中药熏蒸或湿热敷,方用海桐皮汤等。

  (三)其他疗法

  1、中药离子透入疗法或理疗是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2、局部封闭法早期以曲安奈德2.5~5mg加利多卡因2.5~5ml做痛点封闭。

  (四)手术疗法

  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患肢置于手术台旁桌上,前臂旋前,手掌向下。手术切口起自肱骨外上髁前面,稍呈弧形向后下方,沿桡侧腕短伸肌与指总伸肌之间向下切开,术中注意保护桡动脉及桡神经。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