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下腹 >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简介

相关问答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是儿童和成人肾病综合征(NS)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组织病理学特征是肾小球节段性瘢痕,伴或不伴肾小球毛细血管内泡沫细胞形成和粘连。

【详情】

01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有多方面的致病因素。如中毒损伤、体液免疫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均可导致毛细血管壁损伤,使大分子蛋白产生并滞留,免疫球蛋白沉积后再与C1q和C3结合,引起足突细胞退变并与基膜相脱离。
  残余肾单位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代偿性高血压、高灌注及高滤过,造成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损伤,系膜细胞功能异常,从而导致进行性局灶性节段性硬化。这种病理过程可因摄入大量蛋白而加重,限制蛋白摄入和降血压治疗而减轻。内皮细胞损伤引起血小板聚集及微血栓形成,而加重病变的发展,许多FSGS的发生与这种发病机制有关,如慢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慢性移植肾排异、反流性肾病及镇痛药肾病等。

02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可并发多种疾病,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如下:

  1、感染性疾病
  与蛋白质丢失、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关。感染是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由于应用糖皮质激素,其感染的临床征象常不明显。尽管目前已有多种抗生素可供选择,但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感染仍是导致病情复发和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甚至导致病人死亡,应予以高度重视。

  2、血栓、栓塞
  由于血液浓缩及高脂血症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此外,因某些蛋白质丢失及肝代偿性合成蛋白增加,引起机体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失衡,因此,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

  3、急性肾衰竭
  肾病综合征病人可因有效血容量不足而致肾血流量下降,诱发肾前性氮质血症,又因肾间质高度水肿压迫肾小管以及大量蛋白管型阻塞肾小管和肾小管腔内高压,间接引起肾小球滤过率骤然减少,导致急性肾衰竭。

  4、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长期低蛋白血症可导致营养不良、小儿生长发育迟缓;免疫球蛋白减少造成机体免疫力低下,易致感染;金属结合蛋白丢失可使微量元素(铁、铜、锌等)缺乏;内分泌素结合蛋白不足可诱发内分泌紊乱;药物结合蛋白减少可能影响某些药物的药动学(使血浆游离药物浓度增加,排泄加速),影响药物疗效。高脂血症中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还将增加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并可促进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发生,促进肾脏病变的慢性进展。

03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有哪些典型症状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男性稍多于女性。少数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过敏反应。临床首发症状最多见的是肾病综合征,约2/3的患者有大量蛋白尿和严重水肿,尿蛋白量可在1~30克/天。约50%以上的患者有血尿,镜下血尿多见。成人中30%~50%患者有轻度持续性高血压或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征。
  儿童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多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而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比例较成人低。多数FSGS呈慢性进行性进展,最终导致肾衰竭。少数患者病情进展较快,较早出现肾衰竭。

04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应该如何预防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病程变化较大,病程转归各不相同,所以预防要从自身健康着手平时避免劳累,合理饮食,科学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以防疾病发生对于已患和出现并发症的病人,应对原发病及并发症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如一旦发现感染,应及时选用对致病菌敏感、强效且无肾毒性的抗生素治疗,有明确感染灶者应尽快去除并发急性肾衰竭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及时给予正确处理,大多数病人可望恢复

 

05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诊断除了依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诊断方法。临床上常用的检查如下:

  1、尿液检查
  镜下血尿,蛋白尿,常有无菌性白细胞尿、葡萄糖尿。肾小管功能受损者有氨基酸尿及磷酸盐尿,其发生率高于其他类型的NS。

  2、血液检查
  有明显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通常低于25g/L,少数可达10g/L以下。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多数患者有高脂血症。10%~30%患者有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血容量减少时,可造成血细胞比容上升、血小板轻度增高。水潴留会造成血钠浓度降低;长期限钠或获得性肾上腺功能不全,也会导致血钠浓度降低;高脂血症会造成假性低钠血症。

  3、肾活检检查
  典型的FSGS病变特征为肾小球局灶性节段性损害。病变累及少数肾小球及肾小球部分节段的玻璃样硬化,常从皮质深层或近髓部位肾小球开始,逐渐扩展至肾皮质。病变肾小球呈节段性硬化,未受累的肾小球正常或系膜基质增加,透明样物质沉积于受损毛细血管襻的内皮细胞下,硬化区偶有泡沫细胞形成,常见局限性上皮细胞增生。
  

06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人的饮食宜忌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除了常规治疗外,饮食方面也需要调整。主要的饮食要求如下:

  1、限制蛋白质饮食
  减少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能改善氮质血症,减轻蛋白尿对肾脏的损伤,还有利于降低血磷和减轻酸中毒。因为摄入蛋白时常伴有磷及其他无机酸离子的摄入。一般来说,每日给予0.6/kg的蛋白质即可满足机体生理需要,因而慢性肾病患者每日供应蛋白质30-36g即可。蛋白质食物的选择,应以鱼、瘦肉、鸡肉、牛奶为主,尽可能少食含植物蛋白的物质,如花生、黄豆及豆制品等。因为植物蛋白所含非必需氨基酸多,过多食用于营养供应无补,反而会加重尿蛋白现象。

  2、高热量摄入
  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供给人体足够的热量,能减少蛋白质为提供热量而分解,改善氮质血症,还可使低蛋白饮食的氨基酸得到充分利用。热量每日约需125.6J/kg,通过每日摄取主食获得,主要是由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大米、小麦、玉米等谷类供给。另外,甜薯、芋头、马铃薯、苹果、莲藕中所含碳水化合物也很丰富,可作为补充食物,于餐间充饥。

  3、高维生素摄入
  慢性肾病患者常伴有维生素缺乏,这一方面与饮食限制有关,另一方面与疾病使代谢异常有关。因而患者饮食上应注意富含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叶酸等。这些维生素大多存于水果蔬菜中,如西红柿、油菜、韭菜、柑橘、山楂等,应在每日饮食中添加新鲜蔬菜和水果。

07西医治疗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常规方法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治疗尚存争议,以往认为本病疗效差,治疗比较困难,也无成熟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一般5~10年即进入肾衰竭期。近年来,大量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积极去除及治疗导致该病的病因,并进行利尿、降压等对症治疗,可以促使肾病综合征的缓解、阻止和延缓病情发展。目前对于该病患者的治疗方法为:

  1、糖皮质激素应在出现激素抵抗前及时用泼尼松(强的松)治疗,一般获得完全缓解的平均时间为3~4个月。对于激素依赖、抵抗和复发者,泼尼松加间断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可增加缓解率。

  2、环孢素和可乐必复环孢素治疗6个月后可减少尿蛋白并诱导缓解,但减量或停药时常复发,所以,维持缓解应长期应用。因该药有肾毒性,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肌酐,根据情况调整药量。可乐必复的作用机制与环孢素相似,可与激素合用,常用于环孢素治疗无效或依赖者。

  3、细胞毒类药物(环磷酰胺和苯丁酸氧芥)可作为二级疗法,但有待临床观察证实其疗效。

  4、血浆置换及蛋白吸附疗法可应用于复发性FSGS的肾移植患者。血浆置换或蛋白吸附可减少循环免疫因子,使尿蛋白暂时减轻。

 

相关问答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