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下腹 > 膀胱输尿管反流

膀胱输尿管反流简介

相关问答

  膀胱输尿管反流(VUR)是指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原因而使输尿管膀胱壁段失去了抗反流的作用,当尿流积聚或逼尿肌收缩而膀胱内压力增高时,尿流从膀胱内倒流入输尿管甚至肾盂内。这些原因包括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活瓣作用先天性不全或继发于尿路梗阻及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反流也可发生在连接处解剖、功能正常但有膀胱出口梗阻,膀胱内压增加及神经源性膀胱的患儿。下尿路的细菌极易通过反流到上尿路,引起肾实质感染,肾瘢痕形成和肾功能损伤。反流性肾病(RN)是由于VUR和肾内反流(IRR)伴反复尿路感染,导致肾脏形成瘢痕,萎缩、肾功能异常的综合征。慢性的膀胱贮尿及排尿压力增加(>40cmH2 O)可导致肾内压增加引起反流。

  膀胱输尿管反流可产生腰腹部疼痛,持续或反复尿路感染,排尿困难或排尿时腰痛,尿频,尿急,以及肾功能不全的症状。也可出现脓尿,血尿,蛋白尿以及菌尿,灌注性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可明确反流,以及确定是否存在膀胱出口梗阻,其可通过手术解决。用同位素直接膀胱造影,也能确定有无反流,长期应用预防性抗菌治疗,反流会在数月至数年后自然消失。

  预防性抗菌治疗无效,肾瘢痕进行性发展的最好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反流合并有膀胱贮尿,排尿高压的,则需用药物和/或行为治疗以降低膀胱内压。有时反流会随之解决,否则必须再植手术,再植手术几乎总能治愈反流并减少肾盂肾炎的发生,降低继发于反流及感染的肾脏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详情】

01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正常情况下,膀胱输尿管连接部具有类似“活瓣”的抗反流作用,只允许尿液从输尿管流向膀胱,而阻止尿液反流入输尿管,此作用主要取决于膀胱内黏膜下段输尿管的长度和三角区肌层维持该长度的能力以及逼尿肌对该段输尿管后壁的支撑作用,当膀胱内压升高时,黏膜下段输尿管被压迫闭合而不产生反流。而膀胱输尿管反流(VUR)是指排尿时尿液从膀胱反流至输尿管和肾盂,本病发生的元原因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输尿管解剖缺陷

  致使输尿管外移,黏膜下段输尿管缩短,从而失去抗反流的能力,正常黏膜下段输尿管的长度与其直径的比例为5∶1,而有反流时仅为1.4∶1。

  2、膀胱内压升高

  当下尿路梗阻(尿道狭窄和前列腺增生症的晚期)或神经源性膀胱造成膀胱内尿液潴留时,膀胱内压升高破坏了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的抗反流机制,产生反流。

  3、输尿管开口异常

  也是反流的原因,运动场形,马蹄形和高尔夫球洞形的输尿管开口都容易发生反流。

  4、先天性输尿管发育异常

  输尿管旁憩室,输尿管囊肿,输尿管开口于膀胱憩室,异位输尿管开口等输尿管异常也可造成膀胱输尿管反流。

02膀胱输尿管反流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胱输尿管反流(VUR)是指排尿时尿液从膀胱反流至输尿管和肾盂。反流性肾病(RN)是由于VUR和肾内反流(IRR)伴反复尿路感染,导致肾脏形成瘢痕,萎缩、肾功能异常的综合征。如不及时治疗和纠正可发展到慢性肾衰竭。VUR不仅发生在小儿,而且在反复UTI基础上持续到成年,导致肾功能损害。常见并发症如下:

  1、尿路感染

  反流使部分尿液在膀胱排空时逆行向上,为细菌从膀胱上行至肾盂提供了通路,因此反流常并发尿路感染,可出现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症状和无症状的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过程,有学者发现肾瘢痕者97%有膀胱输尿管反流,而重度反流在小婴儿中更易产生肾瘢痕。

  2、肾瘢痕

  在有反流的患儿中,有30%~60%发生肾实质瘢痕,肾瘢痕的程度与反流的严重度呈正比,Smellie等将肾瘢痕分为4级:

  A级:仅有1~2个肾实质瘢痕。

  B级:较广泛的不规则的瘢痕。

  C级:全部肾实质变薄,伴广泛的肾盏变形。

  D级:肾萎缩。

  

03膀胱输尿管反流有哪些典型症状

  膀胱输尿管反流可引起上尿路细菌感染,偶尔肾内压力增加,损伤肾脏功能,其临床表现因返流程度轻可无任何症状,当返流严重或有感染时可出现以下症状。

  1、尿路感染:尿频、尿急、尿痛和发热,严重时表现为典型的急性肾盂肾炎。

  2、高血压:是后期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儿童恶性高血压的最常见病因。

  3、蛋白尿:提示已发展到肾内返流。

  4、发育障碍:本病常伴有发育障碍,如有慢性尿感史伴发育障碍者,应想到本病。

  5、肾功能不全:由于肾内返流导致肾瘢痕形成,最后发展为肾功能不全。伴有膀胱输尿管返流的慢性尿路感染病人,15%~30%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

04膀胱输尿管反流应该如何预防

  本病通常继发于其他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输尿管发育异常 输尿管旁憩室、输尿管囊肿、输尿管开口于膀胱憩室、异位输尿管开口等输尿管异常也可造成膀胱输尿管反流认为此类疾病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关,通常与近亲结婚有关,本病无法直接预防

  对于有可疑染色体异常家族史的患者应进行遗传学筛查,避免婚后因染色体遗传造成子代患本病同时还应注意加强孕期营养,合理膳食,避免情绪激动等影响胚胎发育的不良刺激

05膀胱输尿管反流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膀胱输尿管反流的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内腔镜检查,诊断不困难,同时,也需要与其他相识疾病鉴别,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1、实验室检查

  UTI时尿常规检查有脓尿、尿细菌培养阳性。RN时尿检可发现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各种管型。肾功能检查正常或异常。

  2、超声检查

  通过B超可估计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机能,观察输尿管扩张,蠕动及膀胱基底部的连续性、观察肾盂、肾脏形态及实质改变情况。有人在B超时插入导尿管,注入气体(如CO2),若气体进入输尿管则VUR可诊断。晚近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连接部功能及输尿管开口位置。但B超对上极疤痕探测具有局限性,对VUR不能做分级。

  3、X线检查

  (1)排尿性膀胱尿路造影(MCU):此为常用的确诊VUR的基本方法及分级的“金标准”国际反流委员会提出的五级分类法:Ⅰ级:尿反流只限于输尿管,Ⅱ级:尿反流至输尿管、肾盂、但无扩张,肾盏穹隆正常,Ⅲ级:输尿管轻、中度扩张和(或)扭曲,肾盂中度扩张、穹隆无(或)轻度变钝,Ⅳ级:输尿管中度扩张和扭曲,肾盂、肾盏中度扩张,穹隆角完全消失,大多数肾盏保持乳头压迹,Ⅴ级:输尿管严重扩张和扭曲,肾盂、肾盏严重扩张,大多数肾盏不显乳头压迹。

  (2)静脉肾盂造影(IVP):可进一步确诊有无肾萎缩及肾瘢痕形成。近年认为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加X线段层照片更能显示瘢痕。

  4、放射性核素检查

  (1)放射性核素膀胱显像:分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用于测定VUR。

  (2)DMSA扫描技术:用于尿无菌的宾馆,对诊断儿童RN是唯一的“金标准”,特别是5岁以上儿童。Coldraich根据DMSA扫描摄影征象将肾瘢痕分为四级:Ⅰ级:一处或两处瘢痕,Ⅱ级:两处以上的瘢痕,但瘢痕之间肾实质正常,Ⅲ级:整个肾脏弥漫性损害,类型阻梗性肾病表现,即全肾萎缩,肾轮廓有或无瘢痕,Ⅳ级:终末期、萎缩肾、几乎无或根本无DMSA摄取(小于全肾功能的10%)。

06膀胱输尿管反流病人的饮食宜忌

  膀胱输尿管反流患者在饮食上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摄取充足水分,至少每天3000㏄,可以其他液体代替,如果汁,尽量在白天喝完,以免夜晚频尿。增加尿液的酸度,如食用肉、蛋、乳酪、梅子、谷类、李子和葡萄乾,也可喝蔓越莓、小红莓汁,亦可补充维他命C。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寒凉食物和烟、酒等。

07西医治疗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常规方法

  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的检查结果、不同的病因和级别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治疗前需注意事项:

  1、反流有自行消失的希望,这与患者年龄和反流程度有关,Duckett(1983)报道若能控制感染,Ⅱ度63%、Ⅲ度53%、Ⅳ度33%的反流可自消,随年龄增长,很多Ⅰ~Ⅲ度反流可自愈,Ⅴ度难自愈。

  2、长期抗感染治疗对小儿是安全、可耐受的。

  3、并发膀胱憩室、无抑制性膀胱等并不能阻止反流自消。

  4、如输尿管直径及膀胱正常,则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成功率可达95%~98%。

  5、反流持续到青年、成年则不易自消。成年男性有反流不一定有病态,但女性尤其妊娠时会出现问题。

  6、无感染的反流似乎不引起肾损害。

  二、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轻度反流(Ⅰ度、Ⅱ度、Ⅲ度)适用非手术疗法,目的是用药物控制尿路感染,防止肾盂肾炎对肾脏的损害。选用适当抗生素并配合按时排尿法和连续排尿法以减少膀胱内剩余尿。定期复查尿常规、尿培养和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观察疗效。

  2、手术治疗:严重反流(Ⅳ度、Ⅴ度)、反流进行性加重或持续至成年、药物不能控制肾盂肾炎反复加重者均需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主要是延长膀胱黏膜下输尿管的长度,最好使黏膜下隧道的长度5倍于输尿管直径。对明显扩张之输尿管需截剪后再行输尿管膀胱再植。

  3、腔内泌尿外科手术:通过膀胱镜将硬化剂注射到输尿管口黏膜下,改变输尿管口的形态并缩紧输尿管口,使之达到抗反流目的。常用的硬化剂有:聚四氟乙烯(Teflon)、胶原蛋白等。

相关问答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