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宝宝发烧、感冒的时候,可急坏了宝爸和宝妈。而且有很多父母在情急之下会给宝宝吃感冒药和退烧药。其实实际上,现在有很多大医院都已经不建议发现宝宝发烧感冒的时候立刻给宝宝吃药或者打针了,比较理智的方法就是物理疗法。不过,这一点说越来容易,做起来实现太难了。如今的宝妈和宝爸虽然年纪看越来没那么大,不过理论经验确都非常丰富,可能是经常看书的原因吧。但是如果宝宝真的发烧了,也会乱阵脚,把以前学到的知识都会忘的一干二净,下面再来一看看宝宝发烧时常见的几个误区吧。
误区1:治疗发烧必须吃药
发烧38度以下,如果宝宝精神好,只需多喝水,补充维生素C含量多的水果,优先使用物理退烧地方法,例如用冷毛巾外敷,使用退热贴。
一般当宝宝在体温达38.5℃以上时才考虑使用退烧药,而且每次服药中间一定要间隔4--6小时,多饮水,为避免胃肠刺激,宜在饭后服用。退热药治标不治本,可能掩盖病情,应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不同的退热药最好不要随意互相并用,退热药也不可自行增加使用次数或增加剂量。用药时间不要超过3天。
误区2:如果不及时退烧,体温会一直升高
宝宝发烧时爸妈们都会很紧张地给宝宝尝试各种退烧方法,他们普遍认为如果不及时给宝宝退烧,宝宝的体温会一直升高,继而容易“烧坏脑”。其实,每个人的大脑内都有个“恒温调节器”,所以由感染引起的发热,体温常会在39.5—40℃达到最高点,而很少会超过40.6—41.1℃。这个时候必须使用退烧药。
误区3:体温降下来后,就不会再反弹
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会持续2—3天。因此,当药力逐渐减弱,体温就会回到原来的水平并需要再次治疗。只有彻底制服了病毒时,发热才会消失。
误区4:如果发热时体温很高,说明病情很严重
发热时体温高,引起的原因不一定严重。一些家长认为宝宝体温一直降不下来,导致感染的原因肯定很严重。事实上,对药物没有反应的发热可能是由病毒或细菌造成的,与感染源的严重性无关。
如果孩子出现高热持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面色灰暗、咳嗽加重等情况,即使体温不高也需及时就医。
误区5:口腔温度在37.1-37.8℃是低烧
在这范围内的温度是正常的。体温在一天之中是有变化的,它一般会在下午和傍晚时达到最高点。而低烧的真正范围是37.8—39℃。另外提醒家长的是,给宝宝测量体温有多种方法,学龄前宝宝最好不要用口表测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推荐家长使用耳朵测温计,测量体温既安全又快捷。
以上5点关于宝宝发烧的误区,您以前也掌握吗?希望小编总结的这些关于宝宝发烧时所能发生的状况,对宝宝父母起到作用,以后就不至于发生类似情况而手忙脚乱了。
宝宝发烧了!每当这个时候不少父母都会焦急万分,要不马上喂宝宝吃退烧药,要不就用“土方”给宝宝降温,要不就赶紧送院。其实发烧对于宝宝来说并不都是对身体有害的,大多家长容易对宝宝发烧产生误解。现在小编就给大家指出常见的几个发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