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儿童哮喘停药的标准 孩子哮喘停药时间要遵医嘱

从上周起,福州气温骤降,医院急诊室塞满了感冒发热的患者,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发病率比平时高出两成。不少家长因为担心激素药物的副作用,擅自断药,结果导致不少孩子哮喘复发。由于儿童哮喘和感冒的症状很像,许多家长把孩子的哮喘误当感冒医治,也误了不少孩子治疗哮喘的最佳时机。

重点关注一 长期咳嗽可能是哮喘

"一到换季就易感冒,晚上咳得人都睡不着!"福州儿童医院的哮喘诊室,林女士三岁的女儿珍珍又感冒了,妈妈林女士不停地给她擦鼻涕。

珍珍妈妈说,孩子可能是体质弱,很容易感冒,这一年,她动不动就打喷嚏、咳嗽、流鼻涕,一到晚上就咳得厉害。经检查,气管和肺都没问题,于是就被当作一般的感冒治,没想到后来竟转成了肺炎。治疗好出院后不久,相同的症状又出现了,妈妈不得不带着孩子再次住院,如此反复发作了3次。可是这次孩子又感冒一周了,还是没有好转。

这回,福州儿童医院的医生建议珍珍到哮喘门诊检查,林女士才知道,女儿得的是哮喘,致病的根本原因是孩子为过敏性体质。

专家分析 过敏性哮喘易误诊

福州儿童医院哮喘专家唐素萍说,最近天气变化偏大,儿童哮喘的复发率极高。由感冒引发的哮喘因为它不像典型的哮喘那样,孩子总是喘,发作得很频繁,家长可以很容易发现。

但很多孩子的哮喘症状是很轻的,过敏反应也不是很大,部分孩子没有喘息,而仅表现为长期咳嗽,所以极易误诊。

很多家长都想不到孩子得的是哮喘,初期就把它当作感冒、气管炎治。得这种病的儿童大多数都具有过敏体质,他们有的对鱼、虾、蛋、牛奶等食物过敏,有的对棉絮、花粉,甚至是对某种特殊气味过敏而引起哮喘。

保护孩子的呼吸道,从衣食住行各方面积极预防感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对于防止孩子患哮喘相当重要。如果孩子出现反复性的皮疹、鼻炎、咳嗽,特别夜间咳嗽或莫名其妙地喘息,应该到儿童哮喘或免疫门诊检查一下孩子是否属过敏体质,然后进行相应的治疗,特别是有哮喘家庭史、湿疹与荨麻疹史等的孩子。感冒和哮喘的治疗用药是不同的,家人不要自作主张。

儿童哮喘如果反复发作很可能转为成人哮喘,再治疗就为时已晚了。此外,不要随意相信街头的"偏方"治疗,以免乱用药,给孩子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重点关注二 擅自停药宝宝哮喘老反复

"明明都不喘了,怎么天一变,哮喘又发作?!"这两天气温骤降,闽清5岁的希希(化名)哮喘又犯了,这已经是孩子三年来第四次复发。

唐素萍有些无耐,因为这次又是希希妈擅自停掉哮喘药而引起的。

"天天吸激素,副作用太大!"希希的妈妈林女士说,孩子每次到医院看病,医生都会给希希开出糖皮质激素的吸入性药物,并且告诉她,一定要给孩子持续用药,并且定期到医院复查。

林女士一直很排斥孩子用激素类的药物,还特意上网查了许多资料,她说,网上有许多定期、长期注射或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产生副作用的实例,比如发胖、长痤疮、全身皮肤变黑,其中还包括一些儿童个子长不高等,还有许多家长说,常用激素,孩子长大后会得骨质疏松等。

"反正哮喘也不能根除!"所以,一般情况下,希希用两三个月,病情有些好转,妈妈就把他的药停掉。一到换季孩子犯病时,再继续治疗。

专家分析 八成家长拒用激素治哮喘

"至少八成的哮喘患儿家长,因为担心激素的副作用而擅自停药!"唐素萍说,在医生的指导下,吸入"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是目前最科学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保持高质量的生活,不过,这一点家长们并不认同,不少家长跟林女士一样,对"激素"太过敏感。

其实,激素运用于临床很多年了,对哮喘、过敏症等很多病症,激素都是首选的好药。临床上有出现哮喘孩子使用激素后个儿长不高或是其他副作用,主要是药物的吸入量过大,或使用不合理所引起的后果。

在医生的指导下系统科学的治疗,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上述副作用。

激素的用量和使用方法有严格的标准,通过吸入方法治疗哮喘,激素真正作用于身体的量是非常小的,并且吸入的药物只作用于肺部,且不通过肾脏代谢就可排出,一般口服一片激素的剂量是5mg,可吸入的最大剂量不超出1mg,吸入治疗哮喘的副作用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有研究表明,小剂量吸入激素5年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会有一点影响,但影响比较小;而另一方面,如果孩子反复哮喘不进行治疗的话,经常缺氧,生长发育也会受影响。但临床上,只有少数严重的哮喘孩子需要使用大剂量、长时间的表面激素,大部分孩子接受的激素治疗都是安全剂量。

按照最新的国际标准的哮喘防治指南,孩子用最低的吸入药、规范性治疗一年,没有发病,并且肺功能没有伤害,孩子的症状得到控制,是可以停止使用吸入药物。

药品资讯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是一种抗生素药物,由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两种成分组成。这种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细菌引起的多种感染,包括但不限于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它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

  • 阿莫西林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于治疗盆腔炎,但是否适用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的指导来判断。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它能够有效对抗多种细菌,包括一些可能导致盆腔炎的细菌。然而,盆腔炎可能由多种不同的病原体

  • 阿莫西林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它在治疗某些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时是有效的,但并不是用来治疗胃疼的常规药物。胃疼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胃酸过多、胃炎、胃溃疡等,而阿莫西林主要针对的是细菌感染。对于胃疼的

  • 阿莫西林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治疗由细菌引起的嗓子发炎。然而,并非所有嗓子发炎都是由细菌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病毒或其他原因导致,因此在使用阿莫西林之前,最好先确定嗓子发炎的具体原因。嗓子发

  • 阿莫西林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治疗喉咙疼痛,但并非所有喉咙疼痛都适合使用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如果喉咙疼痛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如链球菌咽喉炎,那么使用阿莫西林是合

  • 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通常不用于治疗腹泻。腹泻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或食物不耐受等。阿莫西林主要针对由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而大多数腹泻并非由细菌引起,因此使用阿莫西林治

  • 阿莫西林可以用于治疗宫颈炎,但是否适合使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包括一些可能导致宫颈炎的细菌。然而,宫颈炎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细菌、病毒、真菌

  • 阿莫西林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于治疗胆囊炎。然而,是否适用于所有胆囊炎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的诊断来决定。胆囊炎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和炎症的严重程度。阿莫西林因其抗

  • 阿莫西林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尿道炎。尿道炎是由细菌引起的尿道感染,阿莫西林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能够有效地对抗多种细菌,包括那些可能引起尿道炎的细菌。在治疗尿道炎时,阿莫西林的作用机制是通过

  • 阿莫西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疗尿道炎,但是否适用需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指导。尿道炎是由多种细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其中一部分细菌对阿莫西林敏感。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能有效抑制多种细菌生长,减轻炎症反

  • 阿莫西林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对于感冒咳嗽是否有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感冒咳嗽多数是由病毒引起的,而阿莫西林主要针对细菌感染。因此,如果感冒咳嗽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使用阿莫西林可能会有一定的疗效。

  • 阿莫西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疗咽炎,但并非所有咽炎都适用。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对于细菌性咽炎,阿莫西林能够抑制细菌生长,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症状。然而,咽炎也可

  • 阿莫西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疗咳嗽,但这并不是其主要作用。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如果咳嗽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的,如急性支气管炎或肺炎,使用阿莫西林可能会有所帮助。然而,大

  • 阿莫西林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在治疗阑尾炎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并非所有阑尾炎患者都适用。阿莫西林主要针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对于阑尾炎初期,如果是由这些细菌引起的,阿莫西林可以发

  • 肠炎吃阿莫西林可能有效,但并非所有情况都适用。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某些细菌引起的肠炎有治疗作用。然而,肠炎的原因多样,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对于非细菌性肠炎,使用阿莫西林不仅无效,还可能破

  • 阿莫西林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于治疗腹泻,但并不是所有腹泻都适用。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如果腹泻是由细菌引起的,例如沙门氏菌或志贺氏菌感染,那么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

  • 阿莫西林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可能被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鼻窦炎。然而,是否适用于每个鼻窦炎患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鼻窦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症状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阿莫西林作为一种广谱抗

  • 阿莫西林在治疗胆囊炎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并非所有胆囊炎都适用。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对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胆囊炎,阿莫西林可以发挥其抗菌作用,帮助控制感染。然而,

  • 阿莫西林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于治疗胃炎。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它能够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对多种细菌产生杀灭作用。在胃炎的治疗中,如果胃炎是由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引

  • 阿莫西林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于治疗胃病,但并非所有胃病都适用。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在胃病的治疗中,如果病因是由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引起的

药品查询

药企入驻
申请快捷、曝光率高、上线快

最新资讯

更多

热门药品

更多

药企推荐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