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十种用于风湿寒痹症的中成药 疏风定痛丸和壮骨木瓜丸能一起吃吗

疏风定痛丸和壮骨木瓜丸能一起吃吗

痹症是肌肉、关节、筋骨的痛、麻、热、肿,活动受限,得病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因为人体自身正气不足;二是因为风、寒、湿三气合而侵犯人体,使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这些病根据发病位置的不同,在西医分属不同的疾病如颈椎病、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腰腿疼痛等。

痹症的分类

导致痹症的原因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症状也有所区别,这就需要患者在选药的时候要辨清。

行痹:受风邪侵犯比较厉害,表现为肌肉、筋骨和关节处游走不定的疼痛和麻木,治疗以祛风为主,如追风丸或疏风定痛丸。

寒痹:寒邪比较重,大多就是单纯的疼痛,而且是冷痛、紧痛感,天气转凉时病情通常会加重,治疗以祛寒为主,如木瓜丸。

着痹:湿气比较重的叫做着痹,因为湿性重着,往往侵袭足膝,使之红肿热痛,下肢沉重,治疗以祛湿为主,如国公酒或天麻丸。

热痹:如果感受风、湿、热邪,或者湿久郁而化热,邪气侵犯关节,除了关节活动不利,还表现局部发红发热,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如豨桐丸或风痛定胶囊。

我们需区分风湿寒痹和风湿热痹的不同,对症选药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如果有颈肩不适,腰腿疼痛等症状,而且一遇上阴雨天,病情就发作或加重,遇暖则轻,这种就属于风寒湿型的痹症。与风寒湿痹不同,热痹是由于感受风、湿、热邪,或者风寒湿邪郁久化热而导致的,一般发病比较急,肢体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不能屈伸,得冷则舒等。

十种用于风湿寒痹症的中成药

木瓜丸

由木瓜、当归、川芎、白芷、威灵仙、狗脊(制)、牛膝、鸡血藤、海风藤、人参、制川乌、制草乌组成。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用于风寒湿闭阻所致的瘦病,症见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局部畏恶风寒、肢体麻木、腰膝痠软。

小活络丸

由胆南星、制川乌、制草乌、地龙、乳香、没药组成。祛风散寒,化痰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邪闭阻、痰瘀阻络所致的痹病,症见肢体关节疼痛,或冷痛,或刺痛,或疼痛夜甚、关节屈伸不利、麻木拘挛。

大活络丸

由蕲蛇(酒制)、草乌(炙)、豹骨、人工牛黄、乌梢蛇、天麻、熟大黄、人工麝香、血竭、熟地黄、天南星、水牛角浓缩粉等50味组成。祛风,舒筋,活络,除湿。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肢体疼痛,手足麻木,筋脉拘挛,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

独活寄生颗粒

由独活、桑寄生、防风、秦艽、细辛、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党参、杜仲、川牛膝、茯苓、甘草、桂枝组成。补益肝肾,养血舒筋、祛风除湿。用于风寒湿痹所致腰膝冷痛,屈伸不利。

风湿定胶囊

由八角枫、白芷、徐长卿、甘草组成。活血通络,除痹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肋神经痛,坐骨神经痛。

疏风定痛丸

由马钱子粉、麻黄、乳香、没药、干年健、自然铜、地枫皮、桂枝、牛膝、木瓜、甘草、杜仲、防风、羌活、独活组成。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闭阻、瘀血阻络所致的痹病,症见关节疼痛、冷痛、刺痛或疼痛致甚,屈伸不利、局部恶寒、腰腿疼痛、四肢麻木及跌打损伤所致的局部肿痛。注意不宜久服。

国公酒

由当归、羌活、牛膝、防风、独活、牡丹皮、广藿香、槟榔、麦冬、陈皮、五加皮、厚朴、红花、天南星、枸杞子、白芷、白芍、紫草、补骨脂、青皮、白术、川芎、木瓜、栀子、苍术、枳壳、乌药、佛手、玉竹、红曲组成。散风祛湿,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邪闭阻所致的痹病,症见关节疼痛、沉重、屈伸不利、手足麻木、腰腿疼痛。

天麻丸

由天麻、羌活、独活、杜仲(盐炒)、牛膝、粉萆薢、附子(制)、当归、地黄、玄参组成。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补益肝肾。用于风湿瘀阻、肝肾不足所致的痹病,症见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腿痠痛。

秦川通痹片

由秦艽、川芎、威灵仙、桂枝、独活、木瓜、炙黄芪、干姜、牛膝、当归、苍术、甘草组成。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寒湿痹所致的肢体疼痛,麻木拘挛。

风湿寒痛片

由青风藤、桂枝、独活、羌活、牛膝、桑寄生、茯苓、附子、秦艽、鹿茸、威灵仙、薏米、党参、黄芪、枸杞子、白术、当归、赤芍、木香、延胡索、黄芩组成。祛风散寒,除湿活络,滋补肝肾。用于肝肾不足,风寒湿痹,关节肿痛,四肢麻木,腰膝酸痛。

用于风湿寒痹的中成药还有壮骨木瓜丸、木瓜通痹胶囊、追风透骨丸、祛风舒筋丸等,外用的药膏有麝香追风膏、狗皮膏、伤湿止痛膏、复方南星止痛膏等。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品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因为有的药品不宜久服。

药品资讯

  • 附子和半夏中毒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口腔麻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悸、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这些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和摄入剂量不同而有所区别,但都指向了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损害。对于附子和半夏中毒,及时

  •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主要表现为肛门部位的不适、疼痛、出血和肿块。患者可能会经历排便时的疼痛,尤其是在大便干燥或硬结时,疼痛感可能加剧。此外,痔疮还可能导致肛门区域瘙痒和不适,特别是在排便后。出血

  • 男士精囊炎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血尿、下腹部或会阴部疼痛、射精疼痛、性功能障碍等。这些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精囊炎常见的临床表现。精囊炎的症状多样,且可能与泌尿系统其他疾病相似

  • 患脑瘤的症状可能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听力下降、言语障碍、记忆问题、平衡失调、肢体无力或麻木、癫痫发作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并不是绝对的,因为脑瘤的症状与肿瘤的大小、位置和生长速度有关,不同个体

  • 早期青光眼的症状可能包括轻微的视力模糊、眼睛轻微的不适或疼痛、视野缩小以及对光线敏感。这些症状往往不易察觉,因为它们发展缓慢,且不会引起剧烈的疼痛。然而,如果不加以治疗,青光眼可能导致视神经损伤,最终

  • 眼睛被细菌感染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视力模糊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是因为细菌侵入眼部组织后,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眼部血管扩张、渗出增多,从而出现红肿和疼痛。同时,细菌代谢产物刺激眼部神经

  • 婴儿结石的症状可能包括腹痛、呕吐、血尿、发热和排尿困难。这些症状可能因结石的大小、位置和是否引起感染而异。腹痛可能表现为持续或间歇性的绞痛,呕吐可能是由于结石引起的肠道刺激或梗阻。血尿可能是由于结石划

  • 心冠病的症状

    2025-07-17

    心冠病,即冠状动脉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症状可能包括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心悸、晕厥、乏力和出汗等。这些症状可能在体力活动时加剧,休息时减轻。患者可能会感到心脏区域的压迫感或疼痛,这种疼痛有

  • 慢性铜中毒的症状包括黄疸、肝损伤、溶血性贫血、肾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损害。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同时伴有皮肤和眼睛的黄染。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肝肿大、腹水、脾肿

  • 腹型紫癜是一种以皮肤出现紫癜、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瘀点或瘀斑,这些症状通常出现在下肢和臀部。同时,患者可能会经历腹部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阵发性的,也可能持续不断,并且可能伴有恶心、

  • 男士尿道结石的症状包括尿急、尿频、尿痛、血尿、尿流变细、尿滴沥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因结石的大小、位置和移动情况而异。较大的结石可能会引起尿道阻塞,导致尿流受阻,而较小的结石则可能在尿道内移动,引起疼痛

  • 子宫肌瘤早期的症状可能包括月经量增多、月经周期延长、盆腔疼痛或压迫感、频繁排尿或便秘。这些症状可能并不明显,有时甚至被忽视,因为它们可能与普通的妇科问题相似。然而,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月经量显著增

  • 肾结石疼痛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腰部或腹部的剧烈疼痛,这种疼痛可能会沿着输尿管放射至腹股沟或大腿内侧。疼痛可能是阵发性的,也可能持续不断,并且可能伴随有尿急、尿频、血尿或恶心呕吐。当结石移动时,疼痛感可能会

  • 急性肺气肿的症状包括突发性呼吸困难、胸痛、咳嗽、气短、发绀以及可能的心动过速。患者可能会感到胸廓疼痛,尤其是在深呼吸时,咳嗽可能伴随血丝痰液。由于气体在肺泡中积聚,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和气短,严重时

  • 高钾血症的症状可能包括肌肉无力或麻痹、感觉异常、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恶心、呕吐、腹痛等。这些症状的出现是因为钾离子在体内积聚过多,影响了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同时也干扰了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在详细分析这

  • 横结肠息肉可能不表现出明显症状,但当它们增大或出现并发症时,患者可能会经历腹痛、腹泻、便秘或血便。这些症状可能轻微,有时被误认为是其他消化系统问题。横结肠息肉的大小和数量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症状表

  • 甲减病的症状

    2025-07-17

    甲减病,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新陈代谢减慢和能量消耗降低。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增加、乏力、皮肤干燥、脱发、便秘、声音嘶哑、心率减慢、抑郁、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因

  • 甲沟炎刚开始的症状通常表现为指甲周围红肿、疼痛和轻微的压痛。受影响的区域可能会出现局部温度升高,并且随着炎症的发展,疼痛感可能会加剧。此外,患者可能会注意到指甲边缘的皮肤出现红肿,甚至可能有脓液积聚。

  • 胆结石疼痛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右上腹或上腹部的剧烈疼痛,这种疼痛可能突然发作,持续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并且可能会放射到右肩或背部。疼痛感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发热和寒战。胆结石引起的疼痛往往在进食高脂

  • 胆结石痛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右上腹部的剧烈疼痛,这种疼痛可能突然发作,持续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并且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和发热。疼痛感可能放射到右肩或背部,这是因为胆囊位于肝脏下方,其神经与这些区域相连

药品查询

药企入驻
申请快捷、曝光率高、上线快

最新资讯

更多

热门药品

更多

药企推荐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