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治疗用卡介苗
治疗用卡介苗

治疗用卡介苗

处方药 非医保

通用名称:治疗用卡介苗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123007

生产企业: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治疗和预防原发性或复发性膀胱原位癌,用于预防处于Ta或T1期的膀胱乳头状瘤行经尿道切除术后的预防肿瘤复发;不用于超过T1期的乳头状瘤。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药品信息
治疗用卡介苗
治疗用卡介苗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主要成分

本品系用卡介菌经培养收集菌体,制备高浓度卡介菌悬液,加入适宜稳定剂(成分为明胶、蔗糖、氯化钾、谷氨酸钠)冻干制成的免疫治疗剂。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片含阿莫西林200mg,克拉维酸28.5mg。

生产企业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湘北威尔曼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S20123007

国药准字H20030461

说明
作用与功效

本品用于治疗和预防原发性或复发性膀胱原位癌,用于预防处于Ta或T1期的膀胱乳头状瘤行经尿道切除术后的预防肿瘤复发;不用于超过T1期的乳头状瘤。

本品可用于治疗如下条件中指明的微生物的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1.下呼吸系统感染:由β-内酰胺酶产生菌嗜血杆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2.中耳炎:由β-内酰胺酶产生菌嗜血杆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3.窦炎:由β-内酰胺酶产生菌嗜血杆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4.皮肤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由β-内酰胺酶产生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克雷白杆菌引起。 5.尿路感染:由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或肠杆菌引起。 尽管本品对以上各种感染有效,但由氨苄青霉素敏感菌引起的感染也可用本品治疗,其原因是本品含有阿莫西林成分。因此对氨苄青霉素敏感的微生物和产生β-内酰胺酶的微生物引发的复合感染均对本品敏感,不需要再另用其他的抗生素。因为阿莫西林在体外对肺炎链球菌比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更有效,因此对氨苄青霉素或青霉素中性敏感的绝大多数的肺炎链球菌对阿莫西林和本品是完全敏感的。 为检测致病菌及其对本品的敏感性,应和外科手术一起进行细菌学试验。当感染可能涉及上述的产生β-内酰胺酶的微生物,在细菌学和敏感试验得到结果前须开始治疗,以便测得致病菌和其对本品的敏感性。一旦知道结果,如需要,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用法用量

取本品2瓶(120mg),溶于40-50ml生理盐水并充分摇匀,按外科导尿手术,将导尿管插入膀胱腔,将稀释好的药液,经导尿管注入。注入后,病人不断变换体位,如左侧、右侧、仰卧和俯卧,各约30分钟,经2小时后自行排除药液。对高龄患者或体弱者卡介苗用量可减半(60mg/次)。卡介苗灌注一般在手术后1-2周待受损组织恢复后进行。给药周期为:开始每周灌注1次,共6次;继之每2周1次,共3次;以后每月1次,直至1年,总计19次。每半年1次检查膀胱癌有无复发。必要时每月1次再持续1-2年以巩固疗效。

口服,详见说明书。

副作用

由于本品为生物免疫增强剂,由卡介菌活菌制成,需特别注意。 1、有免疫缺陷或损害者(如艾滋病病人)有可能引起全身性卡介苗疾病的危险。 2、正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放射治疗者。亦有上述同样的危险性。 3、对卡介苗过敏者,有可能引起强烈过敏反应。 4、发热及急性传染病患者,包括活动性结核病人。待疾病治愈后再行治疗。 5、严重的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禁用。

详见说明书。

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动物实验表明本品对胎儿有致畸作用,孕妇慎用;氨苄青霉素类的抗生素可通过乳汁分泌,所以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本品。儿童用药:对于体重小于40kg的儿童,建议选用混悬剂。由于新生儿及婴儿的肾功能不健全,阿莫西林的代谢会被延迟,在儿科治疗中对于小于三个月的婴儿酌减剂量。老年用药:老年患者使用本品时,无需调整剂量,具体用量同成年人。

成分

本品用于治疗和预防原发性或复发性膀胱原位癌,用于预防处于Ta或T1期的膀胱乳头状瘤行经尿道切除术后的预防肿瘤复发;不用于超过T1期的乳头状瘤。

本品可用于治疗如下条件中指明的微生物的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1.下呼吸系统感染:由β-内酰胺酶产生菌嗜血杆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2.中耳炎:由β-内酰胺酶产生菌嗜血杆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3.窦炎:由β-内酰胺酶产生菌嗜血杆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4.皮肤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由β-内酰胺酶产生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克雷白杆菌引起。 5.尿路感染:由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或肠杆菌引起。 尽管本品对以上各种感染有效,但由氨苄青霉素敏感菌引起的感染也可用本品治疗,其原因是本品含有阿莫西林成分。因此对氨苄青霉素敏感的微生物和产生β-内酰胺酶的微生物引发的复合感染均对本品敏感,不需要再另用其他的抗生素。因为阿莫西林在体外对肺炎链球菌比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更有效,因此对氨苄青霉素或青霉素中性敏感的绝大多数的肺炎链球菌对阿莫西林和本品是完全敏感的。 为检测致病菌及其对本品的敏感性,应和外科手术一起进行细菌学试验。当感染可能涉及上述的产生β-内酰胺酶的微生物,在细菌学和敏感试验得到结果前须开始治疗,以便测得致病菌和其对本品的敏感性。一旦知道结果,如需要,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药理作用

1、治疗用卡介苗在使用后可能发生“卡介苗全身性反应”,由于难以从感染的器官分离卡介菌,如果没有检查到引起该症状的其他病因,则该症状可认定为“卡介苗全身性反应”,临床症状包括:发烧39.5℃或39.5℃以上,持续12小时或12小时以上;发烧38.5℃或38.5℃以上,持续48小时或48小时以上;肺炎、肝炎、外泌尿生殖器官机能异常,有活体组织检查的肉芽肿性炎症;或败血症的常见症状,包括循环不良、急性呼吸困难和散在的血管内血凝。 2、治疗用卡介苗在使用后可能引起局部反应。灌注后,膀胱受药液刺激可出现尿频、尿急、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 3、治疗用卡介苗在使用后可能出现低热。常在用药2-3小时出现,持续数天不等。不需停药,也不需治疗,能自愈。发生率较高,常有半数以上的病人可发生这类症状。 4、有少数患者使用治疗用卡介苗后可自觉不适乏力,关节疼痛,体温达38℃以上。还有个别患者由于卡介菌侵入局部组织,细菌生长繁殖,引起尿道炎、前列腺炎、睾丸炎或附睾炎。 5、极个别患者,因卡介菌经血液引起卡介苗性肺炎或肝炎。凡出现全身性反应的病人,立即停止用药,并用抗结核药,对症药等进行治疗。 6、导致死亡报道:国外曾已报告两例使用卡介苗致死的病例,都与全身性卡介苗反应有关。一例与其前期肝脏酒精中毒,未注意导尿管创伤而腔内用药有关。第二例,可能与没有意识到全身性卡介苗反应,而继续进行卡介苗治疗有关。

注意事项

1、应区别卡介苗灌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是否由药物所引起,腔内卡介苗用药可以引起膀胱的炎症反应,且常伴有短暂的发烧、血尿、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这些反应可能是卡介苗的活性所发生的一定程度的反应,但应仔细检测尿指标。罕见相关的症状包括:细菌性尿道感染、膀胱痉挛、典型的肉芽状病理改变性前列腺炎、睾丸附睾炎、输尿管阻塞、肾脓肿。 2、对膀胱腔小的病人,增加了膀胱痉挛的危险性,在进行治疗用卡介苗的治疗时应予以考虑。 3、如果在治疗用卡介苗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细菌性尿道感染,由于尿道感染和卡介苗引起的膀胱炎可导致泌尿生殖道更为不利的影响;另外,卡介苗对广谱抗生素敏感,其作用也可能被消除,因此治疗用卡介苗的注入应当停止,直到细菌性尿道感染完全恢复。为此,对病人其他感染所进行的抗微生物的治疗,应确定治疗是否会消除卡介苗的作用。 4、治疗用卡介苗腔内治疗可能导致对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产生的敏感性,该结果可能影响进行可疑性的分枝杆菌感染诊断时的判断,建议在用药前,对患者进行结核菌素的反应测定。 5、进行治疗用卡介苗灌注的操作者,应当戴防护口罩和手套。溶解和稀释应在高度通风处进行,并应减少人员通行。溅出或漏出的液体应用5%次氯酸钠液处理,再用水冲洗。所有的清洗物品应按生物性危险废品进行处理。 6、治疗用卡介苗使用之后,器材应消毒或按其它生物危险性废品进行适当处理。注入后6小时内排出的尿,要用相同体积的5%次氯酸钠或其它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维持15分钟后冲洗。 7、治疗用卡介苗腔内给药时,应小心操作,不要造成尿道感染和粘膜的损伤。 8、建议经尿道切除术后不超过一星期的患者,不要使用治疗用卡介苗。 9、如在腔内给药时曾造成尿道损伤,不应继续使用治疗用卡介苗,应至少推迟一星期进行治疗。随后的给药周期按原方案继续进行。

1.一般 尽管本品具有氨苄青霉素类抗生素毒性低的性质,但仍建议在延长治疗期间定期检查一些器官功能,包括:肾、肝或造血功能。 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人服用氨苄青霉素后,较多病人会出现红斑疹。因此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人应禁用氨苄青霉素类抗生素。 治疗期间有出现由霉菌或细菌引起的双重感染的可能。如出现双重感染,应停药或采取合适的方法继续治疗。 2.患者须知: 用餐时服用本品,以减轻胃肠道副作用。许多抗生素均会引起腹泻,如出现严重腹泻或持续腹泻2-3天以上,请咨询你的医生。 3.警告: 据报道在青霉素治疗过程中有病人发生严重的和常见的过敏反应。这种反应易发生在有青霉素过敏史或对多种过敏源敏感的病人身上,有报道个别对青霉素过敏患者在使用头孢菌素时反应。在开始本品治疗前,必须仔细检查病人的过敏史。如有任何过敏反应发生,必须立即停药。 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用肾上腺素治疗,进行吸氧、静脉注射类固醇、喉管导气处理。 在所有抗生素的使用中假性粘膜结肠炎都有报道,而且可能由轻度发展到危及生命,所以对服用本品后发生腹泻的病人应谨慎处理。 抗菌素会改变引起腹泻的普通菌丛,可能使梭状芽孢杆菌大量生长。研究表明梭状芽孢杆菌

药品查询

药企入驻
申请快捷、曝光率高、上线快

最新资讯

更多

热门药品

更多

药企推荐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