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神经 > APUD肿瘤

APUD肿瘤简介

相关问答

  APUD系统是来源于神经嵴的一系列内分泌细胞,弥散在许多器官及内分泌腺体内,能够从细胞外摄取胺的前体,并通过细胞内氨基脱羧酶的作用,使胺前体形成相应的胺(如多巴胺、5-羟色胺等)和多肽激素。现在又把这种细胞称为弥散神经内分泌细胞,并已发现40余种之多:在中枢存在于下丘脑-垂体轴和松果体,在周围存在于胃、肠、胰、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甲状腺、甲状旁腺及肾上腺髓质。如甲状腺有分泌降钙素的C细胞,胃有分泌胃泌素的G细胞、胰岛有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及分泌高血糖素的A细胞、十二指肠有分泌肠促胰肽的S细胞和分泌胃性抑制肽的细胞等等。从这种细胞发生的肿瘤可以统称之为APUD瘤。目前由于免疫组化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的进步,已能加以鉴别并起用各自的名称,如ACTH瘤、胃泌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等。

 

【详情】

01APUD肿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肿瘤在本质上是基因病。各种环境的和遗传的致癌因素以协同或序贯的方式引起DNA损害,从而激活原癌基因和(或)灭活肿瘤抑制基因,加上凋亡调节基因和(或)DNA修复基因的改变,继而引起表达水平的异常,使靶细胞发生转化。被转化的细胞先多呈克隆性的增生,经过一个漫长的多阶段的演进过程,其中一个克隆相对无限制的扩增,通过附加突变,选择性地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亚克隆(异质化),从而获得浸润和转移的能力(恶性转化),形成恶性肿瘤。

 

02APUD肿瘤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正常情况下不产生激素的组织或器官发生能分泌激素的肿瘤,称为异位产生激素的肿瘤。常分泌的激素有ACTH、抗利尿激素(ADH)、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

  1、异位性分泌ACTH的肿瘤:如肺的燕麦细胞癌、腺癌、未分化癌,其次如胰腺癌、支气管类癌、消化道类癌、嗜铬细胞瘤及甲状腺髓样癌等。

  2、异位性分泌ADH的肿瘤:如肺癌(燕麦细胞癌、未分化癌)、胰腺癌;十二指肠肿瘤、前列腺癌等。

  3、异位性分泌PTH的肿瘤:如肺癌(鳞癌)、肾癌、卵巢癌、胰腺癌、肝癌、膀胱癌等。

  4、异位性分泌HCG的肿瘤:如肺癌(大细胞癌,鳞癌),患者多为老年男性,临床上可有乳腺发育症。由肝癌引起者多为男性幼儿,临床上可出现性早熟。

  5、异位性分泌红细胞生成素的肿瘤:有肾癌、肺癌、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子宫纤维瘤、嗜铬细胞瘤等。临床上出现红细胞增多症。

03APUD肿瘤有哪些典型症状

  APUD肿瘤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按肿瘤所产生的激素可分为以下几类:①产生胺类激素的APUD瘤:常见者为类癌,好发于肠胃道,依次为阑尾、直肠、胃、小肠等,还可见于支气管、肠腺、卵巢、睾丸、前列腺、胆囊、胰腺、唾腺等部位。类癌主要产生5一羟色胺(5-HT),临床上可引起颜面潮红、腹泻等症状。细胞瘤来自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节的嗜铬细胞瘤,以及来自颈动脉体11型细胞的颈动脉体瘤,均分泌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心悸、头晕等。②产生肽类激素的APUD瘤:有胰岛细胞瘤、来自甲状腺C细胞的甲状腺髓样癌,以及垂体瘤等。肿瘤产生、分泌各种肽类激素,过剩的激素引起相应的临床综合征。如胰岛素瘤引起低血糖综合征,胰腺舒血管肠肽瘤引起顽固性腹泻(WDHA综合征)、垂体GH腺瘤引起肢端肥大症、甲状腺髓样癌产生过多的降钙素,可引起腹泻等症状。产生胺类和肽类激素的细胞可存在于同一肿瘤中。③APUD细胞与非内分泌细胞混合性肿瘤:肿瘤可存在两种细胞,即APUD细胞和非内分泌细胞,例如甲状腺髓样癌与甲状腺滤泡癌混合、类癌与肝细胞癌混合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APUD癌可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同时或相继发生。

  神经内分泌肿瘤:神经内分泌系统(NE)是由广泛分布在各器官的内分泌细胞组成,胞浆合特殊的带膜“神经分泌”颗粒。神经内分泌细胞含有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leu-7抗原。这些细胞主要分泌肽类和胺类激素。综上所述,神经内分泌细胞实际上就是APUD细胞,只是从不同角度命名而已,APUD是从细胞化学的特点命名,神经内分泌是从形态功能特点命名。常见神经内分泌肿瘤有肠胃道和肠胃道以外的类癌、肺小细胞未分化癌、肾上腺和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等。皮肤Merkel细胞瘤以及近年发现的子宫内膜“小细胞未分化癌”,食管的“嗜银性癌”以及其他部位的“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等。此外,还有一些肺腺癌、肺鳞状细胞癌、大肠癌等非内分泌来源的肿瘤,也有向神经内分泌分化以及分泌胺类激素(5-HT等)和肽类激素 (ACTH、胃泌素等)的作用。

04APUD肿瘤应该如何预防

  如果配制得当,烹调有方,色、香、味俱佳,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食欲,还可防癌治癌

  1、肿瘤患者更要避免食用含有致癌、促癌物质的食物如霉变的食物、烟熏的食物、腐败的食物以及农药污染的食物

  2、不同肿瘤要有不同的饮食侧重如乳腺癌患者避免高脂肪类饮食;大肠癌患者可用高纤维素、高蛋白、低脂肪类饮食等

  3、肿瘤的不同治疗阶段有不同的饮食偏重如手术前后要摄取含有丰富蛋白质、维生素的饮食;放化疗阶段可加用如西瓜、冬瓜、赤小豆、大白菜等食物,它们都有利于毒物的排泄

  4、同时兼顾其他疾病的饮食禁忌如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则要慎用高糖类饮食;合并高脂血症,则用低脂饮食

05APUD肿瘤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肿瘤组织和瘤细胞的形态特点:如形态一致的小细胞,胞浆淡粉,瘤细胞呈带索状、巢状或片块状、菊形团状排列。

  2、银染色阳性。

  3、电镜观察:浆内可见APUD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和神经内分泌颗粒。

  4、应用APUD细胞特异性免疫组化标记物:如铬粒素A(chromograninA,Cg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突触蛋白(synaptophysin,Syn)、Leu7等。NSE标记物敏感性强,但有些非APUD细胞也可呈阳性反应,故需与其它标记物联合使用;CgA是较常用的、特异性较高的标记物;syn存在于突触前小泡膜中,广泛存在于神经元和APUD细胞中,是APUD细胞的一种广谱标记物;Leu7能识别肺小细胞癌及其它神经内分泌癌。总之,通常用二种或二种以上标记物,并参照银染色和电镜综合观察辨认。

 

06APUD肿瘤病人的饮食宜忌

  (1)供给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等,可提高机体抗癌能力。其中牛奶和鸡蛋可改善放疗后蛋白质的紊乱。

  (2)进食适量糖类,补充热量。大剂量放射治疗的患者,可使其体内的糖代谢遭到破坏,糖原急剧下降,血液中乳酸增多,不能再利用;而且胰岛素功能不足加重。所以补充葡萄糖的效果较好,另外宜多吃蜂蜜、米、面、马铃薯等含糖丰富的食物以补充热量。

  (3)多吃有抗癌作用的食物,如甲鱼、蘑菇、黑木耳、大蒜、海藻、芥菜及蜂王浆等食物。

  (4)维生素A和C有阻止细胞恶变和扩散、增加上皮细胞稳定性的作用。维生素C还可防止放射损伤的一般症状,并可使白细胞水平上升;维生素E能促进细胞分裂,延迟细胞衰老;维生素B1可促进患者食欲、减轻放射治疗引起的症状。因此,应多吃含上述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芝麻油、谷类、豆类以及动物内脏等。

  (5)放疗和化疗的患者,一般不宜进食凉食、冷饮,因为放化疗本身就容易损伤中焦脾胃之气,而中医认为生冷特别是冰冻(冰箱内食物)也易伤胃气,如临床确实有阴虚燥热表现的患者(放疗病人多见)可给予枸杞、怀山、太子参、麦冬、五味子、沙参、玉竹类中药煲汤以调养。

  (6)饮食多样化,注意色、香、味、形,促进患者食欲;烹调食物应多采用蒸、煮、炖的方法,忌食难消化的食品,禁饮酒。

  (7)各部位肿瘤手术后引起咀嚼、吞咽、消化吸收困难及特殊营养元素缺乏者,可根据情况给予不同饮食及补充所缺乏的营养元素,必要时给予复方营养要素饮食,以增强患者抵抗力。

07西医治疗APUD肿瘤的常规方法

  (一)手术治疗:

  对于神经内分泌肿瘤来说,无论是有功能的还是无功能的,手术是唯一能达到治愈目的的手段。如果肿瘤已经发生转移,通过手术切除原发灶、肝脏转移灶以及淋巴结清扫可以降低瘤负荷,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轻与肿瘤分泌的激素相关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已经接受过药物治疗的部分患者有二次手术指征的,仍然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二)放射治疗:

  外放射治疗对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意义不大,仅适用于脑转移或控制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因神经内分泌肿瘤多有SSTR(生长抑素受体)高表达,近年来应用核素标记的SST类似物作为转移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靶向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关于这类物质研究最多的是111In-DTPA-奥曲肽、90Y-DOTA-奥曲肽、90Y-DOTATOC、177Lu-DOTA-奥曲肽。

  (三)化学治疗化:

  学治疗的有效率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以及瘤负荷有关,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越大,瘤负荷越高,化疗的有效率就越高。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是通过测定Ki67抗体确定肿瘤细胞增殖指数进行评价的。认为可能的机制包括抑制细胞的增殖、免疫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抑制血管生成以及通过阻断细胞周期来减慢肿瘤生长。目前应用最多的是IFN-α,推荐剂量是3~9MU隔天皮下注射,或是IFN-α缓释制剂80~100μg每周皮下注射。具体剂量因人而异,白细胞计数可作为参考指标:白细胞计数小于3.0×109/L提示较为理想的IFN-α剂量。在类癌中的研究表明,干扰素治疗的有效率为40%~60%,显著的肿瘤缩小率为10%~12%。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病人普遍出现流感样症状,但一般持续时间较短,不到半数的病人出现慢性疲劳以及轻度的抑郁。生长抑素通过与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能抑制激素及神经递质的释放,但因半衰期(2~4分钟)短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