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血液 > 小儿变应性亚败血症综合征

小儿变应性亚败血症综合征简介

相关问答

  变应性亚败血症综合征即变应性亚败血症又称Wissler-Fanconi综合征、Wissler综合征、亚急性变应性热等。是一种较少见的以长期的间歇性持续性发热、皮疹、关节痛、白细胞增多、血培养阴性为主要特征的感染-变态反应综合征。很多人考虑本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情发展与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相似,因此认为是全身性类风湿病的一种临床类型或一个临床阶段,并非一个独特的疾病。也有人认为它是介于风湿热与类风湿病之间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与自身免疫有关。

【详情】

01小儿变应性亚败血症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未明确,Wissler认为系细菌感染与变态反应的综合表现。Fanconi曾从病人感染齿槽中取标本培养得链球菌并作自身菌苗注射后而获痊愈,故认为细菌在发病原理上有一定意义。至于感染源,除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之外,另有人推测同支原体、病毒(风疹或慢病毒)等感染有关。

  二、发病机制

  很多人肯定本病的发病有免疫机制参与,证据如下:

  1、滑膜中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伴滤泡形成。

  2、滑膜内层细胞的免疫荧光电镜检查,见IgG、IgM、类风湿因子和补体存在。

  3、滑液中有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存在伴补体减少,滑液中白细胞增多而无细菌存在也提示免疫反应存在。

  4、血清中有类风湿因子伴补体减少。

  5、代谢异常关节液内糖浓度下降,血清中精氨酸、酪氨酸、组胺酸和谷酰胺减少;色氨酸代谢产物排泄增加等。Pearson认为抗原抗体复合物被白细胞吞噬后,白细胞溶解、释出水解酶而导致局部和全身表现。其他如起病前有外伤史、阳性家族史(即遗传关系)等的作用仍不明。另有人认为本病与成人类风湿关节炎的表现既相同,但又有差别,提示两者有相同的病因,仅人体的反应有不同而已。

02小儿变应性亚败血症综合征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本病与感染有关,故可并发感染性休克、肾、肝脓肿、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可并发心力衰竭;黄疸,肝功能衰竭;急性肾衰竭,呼吸窘迫症与DIC等。产气荚膜杆菌败血症可出现较严重的溶血性贫血及肾衰竭,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也可并发心内膜炎、脑膜炎、支气管炎、肺水肿、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等。

03小儿变应性亚败血症综合征有哪些典型症状

  一、发热

  反复高热是突出的主诉,发热多急骤,常先于关节症状数周到数年不等,热型多为间歇热,也可呈弛张热,稽留热,复发热,周期热,双峰热等多种热型,其中以持续性间歇热最为特征,同一天体温波动的幅度可大于2℃,甚至3~4℃,高热时可有畏寒,病孩发热时神志清晰,一般情况尚好,热退时则同常人,热退后遇有其他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水痘或外科手术等,常可引致再度发热。

  二、皮疹

  约20%~70%的病人有皮疹,大多出现在关节炎的前数月,数年或与关节炎同时发生,少数发生在关节炎后1周~9年,皮疹呈散在点状红疹,不痛不痒,一般不大于5mm,偶可融合成片状,边缘不规则,较大的皮疹中央苍白,皮疹可呈多形红斑样,猩红热样或麻疹样,形态时有变化,常为一过性,短者数小时即消退,偶有持续1天或数天者,皮疹常随发热出没,反复出现,当发热及其他炎症表现缓解时皮疹随之消失,而当疾病复发时皮疹又常是较早出现的体征,Grislain报告一男孩,首次发病后的3年2个月中共发作36次,其中34次有不规则高热,31次出现皮疹。

  三、关节症状

  20%病人在病初可无关节炎体征,关节疼痛大致可分为4种情况:

  1、急性广泛疼痛。

  2、运动时始有疼痛和压痛。

  3、无自觉疼痛但有压痛。

  4、关节肿胀可无或伴压痛,关节疼痛的部位较固定,偶见游走,膝关节最早和最易受累,腕,肘,踝,髋等关节亦常累及,年龄较大儿童有时可累及颈椎和骶关节,随着年龄增长,可累及小关节,关节症状一般与高热发作一致,热退关节炎也随之缓解,也有呈多周期的发作及缓解交替者,有1例12年中发作达30次,少数病人发热虽获控制,但关节病变活动仍持续,后转为慢性多发性关节炎。

  四、淋巴结肿大

  病初约60%的病人于颈旁,腋下,腹股沟和滑车上等处淋巴结肿大,不痛,边缘清楚,有时会误诊为淋巴瘤或血液系统恶性病变,如果及肠系膜淋巴结,可引起腹痛,常伴有显著的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和关节炎,待全身症状缓解淋巴结可消失,个别病人淋巴结肿大可持续至其他全身症状消失之后。

04小儿变应性亚败血症综合征应该如何预防

  1、控制传染源:对已发生的疖肿,不要挤压,也不要过早地切开,以免细菌扩散而形成败血症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受损;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灶;各种诊疗操作应严格执行无菌要求;合理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广谱抗生素,在应用过程中应严加观察,特别注意有无消化道、泌尿道和呼吸道的真菌感染

  2、保护易感人群:对易患败血症的高危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败血症征象或疑似病情时要积极检查果断处理做好婴儿室、手术室、外科病房以及免疫缺陷病人的消毒隔离,以防致病菌引起交叉感染烧伤病房及血液病患者接受化疗或骨髓移植时应采取严密隔离;传染病房住有或曾住过败血症患者的病房应加强消毒隔离措施,以防耐药的金葡菌、绿脓杆菌及真菌等蔓延工作人员中有慢性金葡菌携带者应暂时调离病房并予治疗,以保护抵抗力低下的患者免受感染对部分患者可考虑应用免疫增强剂

05小儿变应性亚败血症综合征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本征目前尚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可进行的实验检查有以下几种:

  一、血常规检查

  可见嗜酸性细胞增高,血红蛋白量减少,可见低血色素性贫血,白细胞总数增高伴核左移,白细胞一般为1万~2万,大多5万,个别>5万,有高达10万者。

  二、血液检查

  1、蛋白电泳:白蛋白大多降低,α2和γ球蛋白明显较高。

  2、类风湿因子测定:大多为阴性,少数阳性,儿童晚发病者或病变持续活动者,严重关节炎者较多阳性,且多伴皮下小结,少数病人初呈阴性,后转阳性,阴性者预后差。

  3、狼疮细胞:罕有阳性,且为时短暂。

  4、抗核抗体测定:起病急,全身症状显著者均阴性,仅少数病人阳性且效价低,阳性者常伴类风湿因子阳性或γ球蛋白增高,女病人,多关节炎患者和幼童等较多出现阳性。

  5、免疫球蛋白测定:血清IgG,IgA和IgM可增高,特别在活动期,Bianco称,如病人的IgG增高而IgM不高,伴血清补体增高,病程多属良性自限,预后佳。

  6、血清补体测定:正常或增高,尤以C3,C4,C3a为著,而C1q则无变化,补体增多的原因系过度消耗致合成增加而呈过度补偿,

  7、血沉:大多增快,但与发热高低无关。

  8、抗链球菌溶血素“O”:1/5~1/2人抗“O”增高,大多数先前有感染史,本征抗“O”测定结果并不高于对照组,故这一试验缺乏特异性。

  9、其他:红细胞寿命缩短,铁剂治疗效果差,黏蛋白可增高,C反应蛋白于活动期常呈阳性,有人认为血浆黏蛋白酪氨酸可作为炎症活动的参考指标。

06小儿变应性亚败血症综合征病人的饮食宜忌

  败血症患者适宜吃什么:

  1、黄色水果

  如柑橘、芒果、柿子、杏中含有β-胡萝卜素,木瓜、西瓜、红柚中含有番茄红素。

  2、天然维生素C水果

  红枣、猕猴桃、山楂、柑橘等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C,不仅具有正常的营养功能,防止败血症,而且是天然抗氧化剂。

  3、干果不能少

  干果中(如核桃)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能补充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而且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

  4、食用水果要对症

  体质燥热,宜吃梨、香蕉、西瓜、香瓜等偏寒性水果;体质偏寒,宜吃荔枝、龙眼、番石榴、樱桃、杏、栗子等水果;腹泻,宜吃葡萄、石榴、杨梅、苹果等具有收敛作用的水果;胃溃疡,不宜吃酸性水果;糖尿病,不宜吃含糖量高的水果等等。

07西医治疗小儿变应性亚败血症综合征的常规方法

  一、治疗

  1、肾上腺皮质激素为目前比较有效的药物。

  2、阿司匹林每天0.1g/kg,疗程同激素,但多数不能长期耐受,易出现肝功能损害。

  3、吲哚美辛(消炎痛)、氯喹疗法吲哚美辛(消炎痛)1.5~2.5mg/(kg·d),氯喹4~5mg/(kg/d),连服3~6个月或到1年。以此作为激素控制发热后的替代疗法,从而可顺利地停用激素和巩固疗效。但单用则控制发热的效果不佳。

  4、复方保泰松(瑞培林)系保泰松与氨基匹林(每片各0.125g)混合物。李明勤等试用2例,能控制发热,但可致白细胞迅速减少,故不宜长期服用。用量:1~2片/d,2~3次/d口服。

  5、除药物治疗外,病人应适当卧床休息、补充营养、病情好转时应早日恢复活动、应用体疗或理疗(水疗、蜡疗,以减轻关节症状及保持关节功能)、寻找和去除感染灶并纠正贫血,内科治疗无效或为解除关节畸形时,可考虑外科矫形术。

  二、预后

  1、大多数患者的病程难以预测,约近1/2~2/3病人可完全缓解;约1/3病人持续活动,个别长达10~15年。约1/5病人缓解一段时间后再复发,有的在儿童时期长时间缓解,至成人时又重度发作,或缓解后20年而再发。

  2、国内一组报告12例中有5例发展为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痊愈,8例仍反复发作或关节炎继续发展,其中1例病程长达11年遗留膝关节畸形,另有4例遗留膝、腕、肘关节强直变形。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