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血液 > 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简介

相关问答

  血栓形成是指人体或动物在存活期间因某些诱因,血液有形成分在循环血中发生异常的血凝块,或者在心脏内壁或血管壁上发生血液沉积物。

 

【详情】

01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血栓栓塞性疾病在临床上甚为多见,涉及的病因相当广泛。近年来,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对血小板生物化学、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凝血因子化学结构以及超微结构研究的深入,对血栓形成过程有了更多的了解。目前认为血栓形成是复合因素所引起的,其中血管壁、血小板、血流速度、血液黏度和凝血活性等,均有重要作用。近来对于血液蛋白酶抑制物的研究,发现了一些先天性血栓性物质或先天性血栓倾向的病人,对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常见的病因如下:

  一、血栓性素质

  1抗凝物质缺乏:抗凝血酶Ⅲ缺乏、异常抗凝血酶Ⅲ症、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肝素辅助因子Ⅱ缺乏。

  2、纤维蛋白溶解异常:纤溶酶原缺乏、纤溶激活物质缺乏、纤溶抑制物增多、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三、静脉血栓形成

  1、血流淤滞:妊娠、肥胖、创伤、外科手术、充血性心力衰竭、卧床过久。

  2、凝血亢进:恶性肿瘤、骨髓增生性疾病。

  3、其他:口服避孕药、溶血危象。

  三、动脉血栓形成

  1、血管壁异常: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

  2、血液黏度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浆细胞病、烧伤。

  3、血小板功能异常: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四、微循环血栓形成

  1、栓塞:多见于动脉血栓。

  2、凝血活性增高:细菌性内毒素、病毒、溶血、坏死组织、肿瘤细胞、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清病、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02血栓形成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本病可引起局部器官的缺血性坏死。如脑动脉血栓引起脑梗死、心冠状动脉血栓引起心肌梗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引起患肢坏疽等。静脉血栓形成后,若未能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则引起局部淤血、水肿、出血,甚至坏死,如肠系膜静脉血栓可导致出血性梗死。肢体浅表静脉血栓,由于静脉有丰富的侧支循环,通常不引起临床症状。

03血栓形成有哪些典型症状

  血栓可以根据体内解剖部位分为静脉血栓、动脉血栓和微血栓。血栓患者的症状根据血栓类型不同而各有不同,具体情况如下:

     一、静脉血栓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血栓,通常由血流缓慢或淤滞所引起。静脉血栓特点是含有大量红细胞和纤维蛋白,血小板表现聚集和脱颗粒改变,其数量较少。血栓外观似试管内的全血凝块,颜色暗红,称红色血栓。静脉血栓形成常常引起血管腔闭塞,因而血栓近端以红细胞为主,尾端往往有新的血小板黏附在表面,这种血栓多发生于大静脉,常见的如腘静脉、股静脉、髋静脉,可表现为下肢水肿、疼痛、皮肤颜色改变。血栓脱落可随血流进肺动脉,引起肺栓塞。常见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表浅性血栓性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静脉输注浓度过高的刺激性药物等,易致血栓性静脉炎,导致局部皮肤发红,皮肤温度增高,病变呈条索状,有跳动性疼痛和压痛,严重者可发生静脉闭塞。

  2、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多数表现为腓肠肌疼痛和压痛,小腿肌肉有硬结,患侧下肢水肿和表浅静脉怒张;在妊娠,老年,卧床过久,外伤,外科术后多见。

  3、肺梗死:肺栓塞和梗死使体循环内血栓性静脉炎或静脉血栓脱落的栓子,或右心的栓子,沿血流进入肺循环,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临床表现除原发病的症状外,大多数为非特异性肺部症状,如突发性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或血性痰。半数病人的肺动脉瓣区第二音(P2)增强,肺栓塞不一定都发生肺梗死,因而本病症状与有否肺梗死,梗死的范围和病人心肺的原有疾病等都有关系。胸部X线检查是肺梗死的常规诊断方法之,肺动脉造影更是本病的诊断依据,如肺血管内出现残缺或肺动脉闭塞。

  4、其他:如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肝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等,这些部位的血栓形成,起病较缓慢,往往伴有血栓性静脉炎的病变及其他体征。

  二、动脉血栓形成又称白色血栓,主要是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组成。通常发生在血流较快而血管壁有损伤的部位,或血管异常部位,血小板只黏附在病变的血管壁上,形成血小板血栓。血液通过时可有纤维蛋白在局部形成,并附着于血小板血栓表面。纤维蛋白丝上残留的凝血酶又可以使血流中血小板附着于纤维蛋白丝上,结果形成血小板和纤维蛋白一层一层地反复覆盖。纤维蛋白丝也可以网住部分红细胞和白细胞,如果血栓的头、体、尾3部分明显即称混合血栓,及至血小板血栓逐渐长大,则可以闭塞血管,影响血流,引起该病变动脉所支配的组织缺血、缺氧、发生严重的缺血性损伤。常见的有心肌缺血、梗死、脑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及肢体动脉栓塞,表现为心绞痛,偏瘫,意识障碍,肢端疼痛及肢体缺血性坏死等。血栓脱落可随动脉血流进入较小的动脉内引起栓塞,常见于脑、脾、肾等器官、若栓塞发生在冠状动脉或脑动脉分支,常可危及生命。动脉血栓形成和栓塞是两种不同病因所致的动脉闭塞性病变,具体情况如下:

  1、动脉血栓形成:主要是动脉血管壁异常,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其病变多在血管分支开口的内侧或血管固定于周围组织的部位,因而易累及的中等动脉如冠状动脉及脑动脉,当其发生血栓形成即导致心肌梗死和脑血管血栓形成,病变在主动脉及其主干动脉则容易引起肠系膜动脉和肢体动脉血栓形成。

  2、动脉栓塞:是其他部位脱落的栓子,随动脉血流导致动脉分支的狭窄部位发生闭塞。病情严重的可在一至数小时内即出现典型症状,表现为突发性疼痛,皮肤苍白,知觉麻木,麻痹和血管搏动消失等,也可出现虚脱,闭塞时间过久可致远端组织坏死,组织坏死在体表的界限较为明显,易于诊断。

  三、微循环血栓以纤维蛋白的沉积为主的纤维蛋白血栓,或称透明血栓,微血管血栓可由于微循环障碍,引起血管内凝血。也可由脱落的栓子堵塞小血管,或因某些因素直接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导致纤维蛋白沉积,常见的有DIC,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04血栓形成应该如何预防

  血栓性疾病的防治目的在于改善高凝状态、再疏通或重建血流通路,以防止组织缺血、坏死防治措施近20年来已有很大的发展,在临床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多经验和教训防治措施大体上包括抗凝疗法、溶栓疗法、抗血小板疗法等,抗血栓治疗方法的选择与病期有密切关系,四肢动、静脉血栓形成不超过48h者可进行手术取出血栓溶栓疗法也主要用于新近形成的急性动、静脉血栓抗血小板和抗凝剂主要用作预防血栓形成,对已形成的血栓作用不大,具体情况如下:

  一、适应证

  1、DIC:大部分急性DIC早期病人,特别是高凝状态的病人,多以肝素治疗为主;溶栓疗法仅适用于DIC的晚期或DIC痊愈后伴有后遗症的病人

  2、血栓形成: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周围性动脉血栓形成、脑血管血栓形成等,抗凝和溶栓合并应用有一定疗效

  3、血栓栓塞:脱落的栓子均有可能引起急性血管栓塞,常见的有肺栓塞、脑栓塞、脾栓塞、肾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等,通常以溶栓疗法为主,抗凝疗法为辅

  4、心脏病:如心肌梗死以往以肝素治疗为主,近来主张在梗死的早期,可用溶栓药物作冠状动脉灌注治疗,有更高的疗效心脏瓣膜病变、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动脉修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等,可用抗凝(口服抗凝药)和抗血小板疗法,以预防术后发生血栓形成

  5、急性肾炎:目前尚无满意疗效,应用抗凝剂和抗血小板联合治疗,可有一些效果

  6、恶性肿瘤:释放组织凝血活酶有导致血栓形成的危险性,抗凝疗法对某些恶性肿瘤病人有预防转移的趋势,通常用口服抗凝剂治疗

  二、禁忌证

  1、肝素和抗凝血酶Ⅲ: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大型手术后创面止血不良、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肝素样物质增多等

  2、口服抗凝药:凝血障碍、高血压伴视网膜病变、出血性脑病及近期颅脑外伤及手术,严重肝病、妊娠分娩后等

  3、抗血小板疗法:活动性溃疡、活动性肺结核及伴空洞形成,血小板功能障碍、凝血障碍等

  4、溶栓疗法:出血性脑病、内脏有出血性损伤、术后创面止血不良,活动性溃疡、妊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凝血障碍等

  目前多着重于外科术后的病例据近年来病例较多的论文报道,应用抗凝药预防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梗死已取得较好的成果如小剂量肝素、右旋糖酐-40等我国在中医中药方面也开展了不少探索性预防血栓形成的研究工作,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药物有丹参、三七、银杏叶胶囊等,然未见大型的病例报道

05血栓形成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血栓栓塞性疾病在临床上甚为多见,涉及的病因相当广泛,通常采取的检查有:

  1、内皮素-1检测:内皮素-1(ET-1)是惟一由血管内皮合成和分泌的内皮素,ET-1有强烈的缩血管生物活性和刺激内皮细胞释放t-PA的功能,在人群分布中,老年ET-1的血浆水平较人群为高可能是老年易患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

  2、凝血酶调节蛋白增高:凝血酶调节蛋白或称血栓调节素(thrombomodulin,TM)是一种作为凝血酶之受体,存在于内皮细胞表面的单链抗凝糖蛋白,TM与凝血酶在内皮细胞表面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特异性地使蛋白C转变为活化蛋白C(APC),TM是反映内皮细胞受损的敏感的特异分子标志物之一,血浆或内皮细胞表面TM增高,表明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

  3、血小板检查:包括血小板黏附,聚集性增高。血浆中血小板释放物含量增高,特别是α颗粒中特异蛋白质β血栓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增高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增高,血浆中α血小板致密颗粒的释放物5-羟色胺含量增高而血小板内浓度下降。血浆TXA2的代谢产物TXB2增高和(或)前列环素化时产物(6-酮-PGF1α)减低;都反应血小板被激活。

  4、凝血因子活化增高:人体凝血因子促凝活性(F:A)及抗原性(F:Ag)的水平一般在100%,在血栓性疾病中,F:A及F:Ag可明显增高,凝血酶原片段1+2(F1+2)和片段2(F2)水平升高,F1+2是反映凝血酶的活性,F1和F2是反映内生凝血酶的活性,凝血时间和APTT缩短。

  5、血浆抗凝血因子减少: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HC-Ⅱ,APC敏感率及cl-抑制剂测定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特别是对遗传性,家族性血栓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6、纤溶活性减退: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测定可反应纤溶活性,FDP中D-二聚体增多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的标志,纤维蛋白肽A含量增高提示已有凝血酶形成,是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早期标志,血清蛋白副凝固试验阳性表示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含量增高,提示凝血酶和纤溶酶生成增多,此外尚有纤溶酶原活性测定,t-PA及PAI测定等也可作为纤溶观察指标。

  7、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血液流变学的改变通常应用血细胞比容(HCT)、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红细胞触变性和黏弹性等指标来反映血栓性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血栓栓塞性疾病中,全血或血浆黏度增高,红细胞触变性、黏弹性往往降低。

  8、血管造影术:是诊断血栓栓塞病较为准确可靠的方法之一,可了解血栓的部位、大小、形状、闭塞程度和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否。另外下肢逆行性静脉造影还可以诊断静脉瓣损伤程度及血液倒流情况,对本病的治疗措施和预后判断有较大的价值,但血管造影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方法,它的缺点有:

  (1)造影剂可引起过敏反应、轻度荨麻疹、瘙痒、呃逆、支气管痉挛,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

  (2)少数引起深、浅静脉炎,注射造影剂外渗,可引起局部血肿及造影后静脉血栓形成。

  (3)对下肢膝关节以下腓肠肌静脉血栓常有假阳性结果。

  9、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这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利用纤维蛋白原能渗入血栓及借其所标的放射性核素,在体表扫描计数,局部测定值持续升高24h以上者,提示该处有血栓形成。本试验操作简便,灵敏度及正确性高,常用来作筛选检查,其缺点是常因肢体炎症、外科切开、溃疡、骨折、蜂窝织炎等,可出现假阳性、对急性小腿,下肢远端及腘静脉血栓形成有诊断价值,但对股、骼股、骼总及下腔静脉的血栓形成诊断灵敏度较小。

  10、电阻抗体积描记法:检查原理是利用血液具有导电能力,及当血流量变化时能导致电阻(阻抗)的变化而影响电压,根据电压测定的结果来间接了解血容量的改变,其方法为大腿中部用压脉带加压后,使小腿深部静脉血容量增大,大腿减压时正常人小腿的血液迅速回流;如果有血栓形成,则小腿的血液回流缓慢或由侧支循环回流,结果在阻抗体积描记图上出现异常曲线,这是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对腘、股、骼静脉血栓形成有诊断价值,但对小腿静脉血栓形成的灵敏度较差。

  11、Doppler超声检查法:超声Doppler流量计是利用Doppler效应观察血流速度对频差的改变,当静脉血流通畅时,肢体加压可以增加血液流速,超声波信号增强;如果血管闭塞,则信号减弱或消失,可以判断血管有否血栓形成,此法简便,易行,对腘静脉,股静脉和骼静脉的血栓形成有诊断价值,特别是血管完全闭塞者诊断率甚高,已有侧支循环或表浅静脉血栓形成者,可能出现假阴性。

  12、DuplexScanning双显性扫描检查:这是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是目前一种快速,精确的证实动脉,静脉闭塞的有价值的方法,本法能精确地识辨动静脉血栓的解剖部位,还能测定静脉反流血量(m1/s),资料证明当静脉通流量低于10ml/s时,则不发生皮肤变化和溃疡形成,对血管造影剂有过敏而不能进行血管造影者,尤为适用。

  13、CT和MRI:可以确定脑病变部位并能区别于其他脑肿瘤,脑出血等疾病,但不能对肢体动静脉血栓清晰显像,正确诊断。

06血栓形成病人的饮食宜忌

  
  血栓形成的主要病变是血管闭塞、血流受阻引起相关的血管支配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产生相应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的症状,为改善这种情况,需要采取的食疗方为:

  蜂蜜桃仁汤
  [配方]蜂蜜15克,桃仁10克,草决明12克。
  [制作与用法]将桃仁、草决明加水煎熬,滤除药渣,取其液加蜂蜜调匀,每日2次,20天为一疗程。

07西医治疗血栓形成的常规方法

  属中医“股肿”范畴,乃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脉络滞塞不通,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而发。治疗当灵活辨证,以活血化瘀,通络利湿为要,或清热利湿,或益气健脾为法,随证加减。中医辨证早期多为湿热下注,后期以气虚湿阻为主,而血脉瘀阻则贯穿始终。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