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血液 > 老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老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介

相关问答

  老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cyticleukemia;CML)是一种好发于中年的获得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涉及髓系,表现为持续性进行性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脾脏肿大。病程较缓慢,大多数以急性病变而死亡。

 

【详情】

01老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老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因是什么?简述如下。

  1、发病原因

  病因不甚清楚,可能与放射有关。

  2、发病机制

  细胞增殖动力学研究结果证明CML骨髓造血前体细胞的体外集落形成能力并未超过正常。但外周血有较多处于增殖活跃期的造血前体细胞,而正常外周血中仅有极少量静止期的前体细胞。根据上述结果,有的学者认为CML是增殖与分化不协调的结果。近年来有的学者认为CML时,骨髓与外周血中髓系细胞增多,外周血中出现不同分化阶段粒细胞的原因可归结为bcr/abl基因本身是一种抗程序死亡基因,致使CML细胞不及时死亡,各系列不同分化阶段细胞大量蓄积于造血组织与血液中。或认为是CML干细胞黏附功能缺陷,致使干细胞过早地脱逸骨髓基质层,而发生增殖与分化不协调,并使不成熟细胞易于穿过骨髓屏障进入血液循环中。干扰素α的疗效机制在于它可纠正造血干细胞的这种黏附缺陷。

 

02老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老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并发症主要是出血、脾梗死、呼吸窘迫综合征、全身衰竭等,是危害老年人健康,影响老年人寿命的重症,因此一定要及时治疗。

03老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大多数病人的病情进展隐匿,症状与白细胞数成正比,外周血白细胞数在(30~50)×109/L(3~5万/mm3)以下时多无症状,往往因其他疾病检查或健康检查时发现白细胞数高于正常或脾大而被确诊,白细胞数>(50~100)×109/L多有乏力,体重减轻,上腹饱胀,部分病人有溃疡病症多由嗜碱细胞细胞增多所致,或自感左上腹有肿物。

  约90%病人脾肿大,肋下可及至巨脾及骨盆,程度不一,质硬常有明显切迹,50%病人有轻度~中度肝脏肿大,少数病人有轻度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及皮肤浸润。

  胸骨压痛较常见,多在胸骨体部,但压痛区范围较小,这是本病的重要特征;其疼痛程度与白血病细胞的浸润成正比。

  慢性期很少发热,白细胞过高时(如>200×109/L)易发生白细胞滞留症,可出现呼吸困难、头晕、血栓形成、神经精神症状、阴茎异常勃起等,脾区剧痛是脾梗死征象,急变时多有高热、剧烈骨关节疼痛或髓外浸润。

  日本学者Kamada和Uchino以广岛原子弹受害幸存者发生CML为例,推测CML在白细胞数>10×109/L前有相当长的基因不稳定期,而后形成Ph染色体,这段时间至少4~5年,甚至可长达20~30年,即Ph染色体出现在先,随后白细胞数增高,白细胞数达到100×109/L后症状多明显,确诊后按传统方法治疗者的平均寿命3~4年。

 

04老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应该如何预防

  老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如何预防,现简述如下

  首先要明白都有哪些危险因素可以导致白血病,然后再进行三级预防

  1、危险因素

  (1)电离辐射:离子照射是引起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重要因素,离子照射一般包括:X射线诊断与治疗、放射性药物摄入和放射治疗

  (2)化学因素:许多化学制剂是诱发白血病的物质常年接触苯类化合物与白血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由保泰松、氯霉素所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发生白血病的危险也随之加大此外,肿瘤患者应用烷化剂如白消安和环磷酰胺之后发生重叠癌的报道日益增多,放疗和化疗联合使用时发病率升高得更为显著

  (3)病毒因素:资料证实,在白血病肿瘤细胞中存在依赖于RNA的DNA聚合物(又叫反转录酶)进一步肯定了白血病的病毒学说RNA肿瘤病毒能改变细胞内DNA的遗传密码,一旦发生转录,病毒的DNA与宿主细胞核中的前转录基因结合,再翻译生成转变蛋白,使所寄生的细胞发生恶性转变

  (4)遗传因素:临床资料发现,同卵双生者都患白血病的几率比其他人群高5倍左右目前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对白血病产生的影响是肯定的,但白血病绝不是“家族遗传性”疾病

  2、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1)提倡环境保护,减少自然资源(如水、大气、土壤等)的污染

  (2)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合理膳食,适当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3)对放射性药物、化学制剂(尤其是烷剂)的应用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及药物剂量,避免滥用,同时或随后给予相应的保护药物,降低药物性慢粒的发生

  (4)对长期在放射性环境中工作的人们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如穿防射线的隔离服,定期疗养,补充多种维生素等对有放射性的仪器或物品妥善保管及隔离,避免对周围人的辐射

  (5)孕妇在受孕过程中应避免电离辐射及不必要的药物摄入

  二级预防:开展人群普查,老年应定期体验对可疑病例给予血象、骨髓象等进一步检验,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三级预防:对已确诊为慢粒的患者根据机体状况,病情进展,各重要脏器功能给予系统的相应治疗,控制病情,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05老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老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应该做的检查简述如下。

  1、血象

  外周血白细胞数显著增多,慢性期外周血白细胞可达(20~300)×109/L,分类中有不同成熟阶段的粒细胞,原粒加早幼粒细胞

  2、骨髓

  增生旺盛或极度增生,粒∶红比值可达15∶1~20∶1,粒系中各阶段比例均增多,慢性期时原粒加早幼粒细胞≤10%,嗜碱细胞与嗜酸细胞增多,巨核细胞可达几百个/片,随病情恶化,原粒加早幼粒细胞百分比渐增,在疾病晚期或急变时红系明显受抑,巨核细胞减小,血小板也相应减少,偶见戈谢细胞及Pelger-Hüet异常,少数患者合并有Alder-Reilly异常,提示预后不良,CML常继发不同程度的骨髓纤维化,造成骨髓干抽现象,对CML病人应作骨髓活检以确定骨髓纤维化程度,血或骨髓细胞碱性磷酸酶减少或消失是CML的特征之一。

  3、细胞化学及生物化学

  (1)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的活性在90%的患者明显减低,积分减少或染色阴性,但老年NAP活性可升高。

  (2)患者血浆叶酸的活力显著降低,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增高,运氰钴胺蛋白Ⅰ与Ⅱ的比例改变;外周血血清溶菌酶活性增高,并有溶菌酶尿,出现后者的患者一般预后较差,外周血嗜碱粒细胞增多,血组织胺增高,血清中尿酸可中度升高,并可发生痛风,但尿酸性肾病较少发生,血清白蛋白正常,γ球蛋白中度升高,但很少见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峰。

  (3)慢粒慢性期,加速期及急性变期,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均升高,尤其是LDH-3同工酶的升高,阳性率高达75%~100%,而缓解期阳性率仅13%,本实验可作为CML患者疾病活动与否和肿瘤负荷的一个观察指标。

  4、染色体检查

  85%~94%的慢粒患者有Ph染色体,Nowell和Hungerford首先描述了这种异常,并命名为Ph染色体,Ph染色体是第22号染色体的长臂发生易位,90%是易位到第9号染色体的长臂上[t(9q+;22q-)],余下的10%患者则可易位到其他任何号染色体上,较多的是第2,10,13,17,19和第21号染色体。

  由此可见,Ph染色体的关键是第22号染色体长臂的丢失或缩短,Ph染色体不见于体细胞,只见于分裂中的骨髓细胞,这一现象说明CML是从多能造血干细胞变异后演化而来,慢粒白血病急变过程中,尚可有其他异常,例如8号染色体三体性(+8),额外的Ph染色体或17号染色体长臂的等臂染色体等。

  5、bcr/abl融合基因检测

  Ph染色体阳性患者可检测出bcr/abl融合基因,Ph染色体的本质是正常定位于第9号染色体上的C-abl原癌基因在其第2外显子的5端发生断裂,并易位到第22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功能未明基因bcr(断裂点集簇区域)第2或第3外显子的3端(M-bcr)内,在断裂处,C-abl和M-bcr拼接成一个新的嵌合原因,即bcr/abl基因,共编码的蛋白为P210,P210比C-abl编码的P145具有更强的酪氨酸激酶(PTK)活性,能在体外转化造血细胞,诱发CML,故bcr/abl嵌合基因的形成是慢粒发病的关键环节。

  少数患者Ph染色体阴性,也存在bcr/abl融合基因,一般认为,CML患者无论是否存在Ph染色体,只要存在bcr/abl融合基因,就可以归入Ph(+)CML范畴。

  6、X线检查

  骨骼X线检查在大部分患者是正常的,甚至在有明显的骨痛和关节痛的患者,少数患者可见单个或多个的溶骨性改变,此与白血病的浸润破坏有关,在溶骨性改变区作活检,可发现粒细胞明显增生,较大的溶骨性改变提示患者将有急变的可能。

06老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的饮食宜忌

  老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吃什么好?简述如下。

  1、多摄入含铁质丰富的食物。根据临床资料证明,恶性肿瘤患者中约有70~90%的人体内有不同程度的维生素缺乏,所以要多吃入含铁质丰富的食物。

  2、根据病情对症调理饮食。这一点也相当重要的,病人可能会因为病情原因,导致病人食纳不佳、消化不良,可供给半流质或软饭,如二米粥、肝末粥、蒸蛋羹、酸奶、豆腐脑、小笼包子等。

  3、少食多餐,容易消化。因为白血病人本来就是相当虚弱,再加上化疗等治疗的副作用导致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此时可采取少食多餐的进食方法。

 

07西医治疗老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常规方法

  老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中医治疗简述如下。

  1、治法与方药

  (1)气滞血瘀。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方中延胡索、乌药、枳壳疏肝理气;红花、当归、莪术、三棱、五灵脂活血化瘀;丹皮、赤芍具有活血止血双重作用,以防活血过量引起出血。可佐以青黛、雄黄解毒祛瘀;甘草调和诸药。如纳差加砂仁。

  (2)正虚瘀结。

  治法:益气养血,活血散瘀。

  方药:八珍汤加味。八珍汤为益气养血之代表方,方中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当归、首乌、阿胶补血;三棱、莪术、红花、延胡索活血散瘀;佐以青黛、雄黄解毒祛瘀。如阴血不足,加地黄、麦冬、枸杞子滋阴,出汗多加用五味子敛阴。

  (3)热毒炽盛。

  治法:清热凉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或清营汤加减。方中犀角(以水牛角代替)、生地、丹皮、赤芍、清热凉血;金银花、黄芩、黄连清热解毒,佐以青黛、白花蛇舌草、龙葵以解毒。壮热不退加生石膏、知母、生甘草。便血加用白芨粉、三七粉;尿血选大蓟、小蓟;齿龈出血加藕节、白茅根等。

  2、中成药

  (1)当归龙荟丸:6~10g,日2~3次。

  (2)青黛:分装胶囊,每次2~4g,每日3次,饭后吞服。

  (3)青黄散:青黛9份,雄黄1份,混匀装胶囊,每次3~5g,一日3次,饭后服,维持量3~6g/日,服药1~3个月后排砷1次,用二巯基丁二钠1.0溶于4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注射,连用3天。

  (4)六神丸:每次30粒,一日3次口服。

  (5)梅花点蛇丹:每次10粒,一日3次口服。

  (6)牛黄解毒片:每次3~4片,一日3次。

  (7)大黄蛰虫丸:每次1丸,一日2~3次。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