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血液 > 老年低血糖症

老年低血糖症简介

相关问答

  老年低血糖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浆葡萄糖浓度过低,使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兴奋及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症候群。一般认为血糖低于2.8mmol/L(50mg/dl)时出现症状。老年易发生低血糖性脑功能障碍。低血糖分为空腹低血糖和餐后低血糖(即反应性低血糖),前者多为病理性,后者多为功能性。

 

【详情】

01老年低血糖症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老年低血糖症是怎么引起的?现简单分析如下。

  一、发病原因

  1、引起老年空腹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有:胰岛B细胞瘤(胰岛素瘤),胰岛外肿瘤,外源性胰岛素如口服降糖药,严重肝病,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

  2、引起老年餐后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有:胃大部切除后(滋养性低血糖),2型糖尿病早期,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

  二、发病机制

  大脑及神经细胞内无糖原贮存,且不能利用循环中的游离脂肪酸,所以其能量供应完全依赖血循环中的葡萄糖,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波动在一个狭小范围内,清晨空腹血糖为3.3~5.0mmol/L(60~90mg/dl),混合饮食餐后血糖为6.7~7.2mmol/L(120~130mg/dl),葡萄糖负荷后血糖不超过8.9mmol/L(160mg/dl)。空腹血糖主要来自肝糖输出(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餐后血糖主要来自肠道吸收。胰岛素分泌增加或葡萄糖吸收减少,血糖低于正常下限时,兴奋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皮质醇、生长激素和胰高糖素分泌增加,以代偿性提高血糖水平。如低血糖持续存在,涉及脑细胞功能受损,严重而持续时间长者,可发展成不可逆性损害,昏迷,直至死亡。

 

02老年低血糖症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老年低血糖症可并发心律失常、脑萎缩、脑梗死等。低血糖若不能缓解,血糖浓度持续降低超过6h,可引起脑细胞发生不可逆转的形态学改变,如充血、多发性点状出血、脑组织受损。如果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可发生脑水肿、缺血性点状坏死、脑软化、痴呆、昏迷、休克甚至死亡。低血糖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许多原因可引起低血糖,确诊之后还应检查低血糖的病因。

03老年低血糖症有哪些典型症状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症状轻重与血糖下降的速度、程度和个体差异有很大关系,低血糖首先兴奋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然后损害脑功能,老年对低血糖耐受性差,且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反应性低下或缺如,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脑细胞功能损害。

  1、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兴奋

  表现为饥饿、心慌、软弱、颤抖、出汗、皮肤苍白、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这些反应具有“报警”作用。

  2、脑功能障碍

  脑功能受损发生的部位先后顺序为皮质、皮质下中枢(基底节,下丘脑)、脑干(中脑,延髓)。首先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头痛、易激动、思维迟钝、精神错乱;然后可出现痛觉过敏、阵挛和舞蹈样动作、瞳孔散大、癫痫样大发作;最后进入昏迷阶段:各种反射消失,瞳孔缩小,肌张力低下,呼吸减弱,血压下降。如低血糖被及时纠正,则可依次序逆返恢复。

04老年低血糖症应该如何预防

  寻找致低血糖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同时消除致病因素能减轻和防止低血糖的发作

  1、按时进食,生活规律,注意不要吃太多的甜食水果

  2、不可随便增加药量

  3、每次用胰岛素均应仔细核对剂量

  4、运动量恒定,注意适当运动

  5、常测血糖血糖应控制在3.9-6.0范围内

  6、随身带糖果以备用

 

05老年低血糖症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老年低血糖症应该做哪些检查,简述如下。

  一、血糖

  血糖低于2.8mmol/L可确定为低血糖症,但低血糖常为发作性的,一两次血糖正常并不能排除此病,故应多次检查空腹、发作时的血糖来确定低血糖症。

  二、血浆胰岛素

  血浆胰岛素水平是病因诊断的重要依据,在低血糖发作时应同时抽血检测胰岛素水平,在血糖低而胰岛素水平高时有临床意义。

  1、血胰岛素(μU/ml)/血糖(mg/dl)比值:正常人此值<0.3,在血糖<50mg/dl时,若此比值>0.4,则表示胰岛素不适当分泌过多,常见于胰岛细胞瘤,应注意一次阴性结果不具有否定意义,对可疑者应多次检查和计算。

  2、胰岛素释放指数=[血胰岛素(μU/ml)×100]/[血糖(mg/dl)-30],用扩大血胰岛素值、缩小血糖值来增加对低血糖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对一些血糖很低而胰岛素不很高的患者更适用,正常人指数小于50,肥胖者小于80,而指数大于80时表示胰岛素不适当分泌,特别是胰岛细胞瘤高于100甚至150,表示释放严重偏离正常。

  三、血胰岛素原/总胰岛素

  血胰岛素原/总胰岛素的比值正常人小于15%,而胰岛素瘤患者由于胰岛素合成旺盛,较多的胰岛素来不及分解成胰岛素就被释放入血中,故此值升高。

  四、糖耐量试验

  可了解血糖和胰岛素的动态变化,方法有两种即5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3h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时口服葡萄糖粉1.75g/kg,总量不超过75g,测服糖前及服糖后30min和1、2、3、4、5h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整个试验5h,采血7次,此法常用。

  3h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空腹静脉注射葡萄糖0.5g/kg,总量不超过50g,于注射前及注射后30min和1、2、3h测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整个试验3h,采血5次,不同病因的低血糖症糖耐量血糖曲线特点。

  五、饥饿试验

  对没有典型低血糖发作者,可行此试验来诱发低血糖,正常人或功能性低血糖者能耐受此试验,而90%以上的胰岛素瘤患者在禁食24h后或终止前2h增加运动,可激发低血糖,少数的胰岛素瘤患者需要延迟到48~72h才发作,在低血糖出现时血糖<50mg/dl,而胰岛素水平不下降,计算胰岛素/血糖比值升高(>0.4),此项实验简便易行,但须在医生的监护下做此试验,试验过程中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应立即取血分别测血糖和胰岛素,同时给病人进食或注射高糖以终止试验。

  六、刺激试验

  包括D860和胰升糖素试验。

  (1)甲苯磺丁脲(D860)试验:①口服法。试验前3日,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300g,试验前一日晚餐后禁食,试验日晨口服D8602.0g,于空腹和服药后0.5、1、2、3h抽血测血糖及胰岛素,病人在0.5~1h血糖下降到空腹的40%以下,至2~3h仍不能恢复,常诱发低血糖;②静脉法。用D8601g钠盐溶于20ml注射用水,2min内静脉注入,每5min取血测血糖、胰岛素共3次,如胰岛素>195μU/ml则提示有胰岛素瘤的可能。

  (2)胰升糖素刺激试验:于空腹或进食后6~8h,先采血测血糖,然后用胰高血糖素1mg静脉注射后,每5min测胰岛素,如大于135μU/ml,提示胰岛素瘤的可能。

  上述激发试验由于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而诱发低血糖,对病人比较危险,因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并且在医生监护下进行。

  七、C肽抑制试验

  静注胰岛素(0.1U/kg)后,引起低血糖从而抑制C肽释放,抑制率≥50%为正常,若不受抑制,则提示有自主分泌的胰岛素瘤。

  八、影像学检查

  对于胰岛大的腺瘤可采用超声波和CT来进行肿瘤定位,但大部分肿瘤瘤体较小(多数直径在5.5~10mm之间),可采用选择性胰动脉造影和门静脉、脾静脉导管取血,测定胰岛素和C肽含量来进行术前定位。

 

06老年低血糖症病人的饮食宜忌

  老年低血糖症的饮食原则简述如下:

  1、饮食应该力求均衡,最少包含50%—60%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尿病患者同样的饮食原则),包括蔬菜、糙米、酪梨、魔芋、种子、核果、谷类、瘦肉、鱼、酸乳、生乳酪。

  2、高纤饮食有助于稳定血糖浓度。当血糖下降时,可将纤维与蛋白质食品合用(例如,麦麸饼子加生乳酪或杏仁果酱)。可新鲜苹果取代苹果酱,苹果中的纤维能抑制血糖的波动,也可加一杯果汁,以迅速提升血糖浓度。

07西医治疗老年低血糖症的常规方法

  老年低血糖症的治疗方法,简述如下。

  一、治疗

  包括控制低血糖症状和病因治疗两方面。

  1、缓解低血糖症状。轻者口服糖水或糖果即可缓解,重者需静脉注50%的葡萄糖40~80ml。严重者需持续静滴5%~10%葡萄糖数天,必要时可加氢化可的松100~200mg/d,静滴,或胰升糖素1~2mg,肌注。

  2、病因治疗。胰岛素瘤经手术切除可根治,如不能完全切除,可试用药物二氮嗪(氯苯甲噻二嗪)100~200mg,2~3次/d,此外也可试用奥曲肽(octreotide)、苯妥英钠、普萘洛尔和钙离子通道阻滞药等;B细胞癌可试用链脲佐菌素,每次20~30mg/kg,每周2次,总剂量为8~12g,此药肝肾毒性大,仅作为术后辅助化疗;胰岛外肿瘤则治疗原发病;严重肝病则治疗肝病为主;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补充糖皮质激素;胃大部切除者应少吃多餐,进食消化较慢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混合餐,避免含糖流质;乙醇性低血糖患者应避免空腹饮酒过多,尤其是肝病患者不宜饮酒;早期糖尿病反应性低血糖患者应控制饮食,禁食单糖类食品,主食应富含纤维类,必要时加用磺脲类药物,使胰岛素释放峰值提前。

  二、预后

  低血糖经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