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血液 > 内脏利什曼病

内脏利什曼病简介

相关问答

  利什曼病系利什曼原虫所引起的寄生虫病,由不同虫种引起的利什曼病的临床表现也不同,可分为内脏利什曼病(VL),皮肤利什曼病(CL)和黏膜皮肤利什曼病(ML)三种。内脏利什曼病也称黑热病(kala-azar),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以长期发热、肝脾肿大、末梢血白细胞数减少和血浆球蛋白增高为其主要临床特征。

【详情】

01内脏利什曼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引起内脏利什曼病的病原体是杜氏利什曼原虫指名亚种、杜氏利什曼原虫婴儿亚种和杜氏利什曼原虫恰氏亚种,也有学者认为这三种均是独立的虫种。近来也有报告热带利什曼原虫偶也可引起内脏利什曼病。利什曼病原虫的生活史包括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以前称利朵体)两期,前者见于白蛉体内及培养基内,后者见于哺乳动物宿主体内。前鞭毛体呈锥形,前端较宽,后端较尖细,大小为15~25μm×1.5~3.5μm,有鞭毛一根自前部顶端伸出体外,核位于中央,动基体位于前部。无鞭毛体呈椭圆形,大小为2.9~5.7μm×1.8~4.0μm,内有核及动基体。当白蛉叮咬时,病人或储存宿主体内的无鞭毛体进入白蛉胃内,转化为前鞭毛体,经7天左右的发育和繁殖后,前鞭毛体进入白蛉喙部。此时白蛉如再叮咬人或其他动物宿主时,前鞭毛体进入其体内,为吞噬细胞所吞噬,转变为无鞭毛体并进行繁殖,且被带至网状内皮系统各器官继续繁殖。各种利什曼原虫的形态除大小外,并无明显差异,只能依据同工酶电泳和DNA分析等方法来鉴别虫种。

02内脏利什曼病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内脏利什曼病严重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种:

  1.走马疳或称坏死性口腔炎:患者口腔粘膜及其附近组织呈快速坏死,常由齿龈与颊粘膜开始,迅速波及鼻、上腭、下颌、眼眶及咽部,甚至可能穿孔。

  2.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急性颗粒性白细胞缺乏症的出现,与黑热病病程长短、严重程度、肝脾肿大程度或已经存在的贫血和白细胞减少程度均不呈平行关系。

  3.肺炎:多见于儿童患者。临床表现虽如一般肺炎,但起病多凶猛,发热可达4l℃,其中呼吸困难、紫绀、循环衰竭、昏迷、惊厥皆不少见。

03内脏利什曼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内脏利什曼病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典型者呈双峰热型,也可呈弛张热型或稽留热型,常伴有出汗、疲乏、全身不适及无力,全身淋巴结轻度肿大及肝、脾肿大,后者尤为明显,有时皮肤可出现斑丘疹,红斑或色素减退斑,刮片可找到无鞭毛体,皮疹也可在治疗后出现,末梢血液白细胞明显减少,继之出现贫血、鼻出血、齿龈出血或皮肤瘀点,感染较重的患者面部,四肢等处皮肤逐渐呈暗黑色,因而本病也被称为黑热病。

04内脏利什曼病应该如何预防

  内脏利什曼病预防与早期诊断、早期特效治疗有很大关系预防措施包括普查普治病人,消灭贮存宿主犬,以及喷洒杀虫剂消灭白蛉,对控制人源型及犬源型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具有较好的效果对野生动物源型内脏利什曼病的控制比较困难,主要在于消灭野生白蛉媒介及提高个体抵抗力

05内脏利什曼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内脏利什曼病的检查主要为血液免疫学检查和分子诊断,具体内容如下:

  1.血清免疫学检查

  常用的有直接凝集试验(DAT),补体结合试验(CFT),间接荧光抗体技术(IFAT)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其中以DAT,IFAT及ELISA较为敏感,ELISA与麻风患者有交叉反应,血清循环抗原(CAg)的检测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考核具有重要价值。

  2.分子生物学检查

  以PCR检测患者体内利什曼原虫的KDNA,其有特异性与敏感性均高,且可有早期诊断与考核疗效的价值。

06内脏利什曼病病人的饮食宜忌

  内脏利什曼病病患宜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应加强口腔卫生及护理。患者的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此外,患者还需注意忌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

07西医治疗内脏利什曼病的常规方法

  内脏利什曼病患者应卧床休息,增强营养,保持液体和电解质的平衡,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以及高热时的对症处理如物理降温等。

  针对病原性治疗,目前仍以五价锑剂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常用者为葡萄糖酸锑钠。成人总剂量为100mg/kg,儿童为120~150mg/kg,分6天静脉或肌内注射,成人1次/d,儿童则可分为2次/d注射。国外用药剂量较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20mg/(kg·d)的20天疗法。脂质体葡萄糖酸锑钠的杀虫效果较好,但因对猴有较大毒性而停产。副反应有咳嗽、恶心、鼻出血、腹痛、腹泻、腿痛等。严重心、肝、肾脏病患者禁用。抗锑剂或锑剂过敏的患者则可应用喷他脒(pentamidine),剂量为4mg/(kg·d),总量成人为2.1~6.5g,儿童为0.7~1.4g。本药的副反应较多,肌注有局部疼痛、硬块,静脉注射易引起血压下降、面部潮红,此外尚有头痛、心悸、胸痛、腹痛、恶心等。偶可引起肝、肾功能损害(可逆性),低血糖症或高血糖症,也可诱发糖尿病。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