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疼痛科 > 疼痛

疼痛简介

相关问答

  疼痛(pain)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都是由各种伤害或疾病引起。它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躯体运动性反应和/或内脏植物性反应,常伴随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痛觉可作为机体受到伤害的一种警告,引起机体一系列防御性保护反应;但疼痛作为报警也有其局限性,如癌症等出现疼痛时,已为时太晚。而某些长期的剧烈疼痛,对机体已成为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医学界把疼痛分为8级,最大的一级就是分娩的疼痛。

  也有些分为如下等级的:

  1、不引人注意的痛,如蚊虫叮咬。

  2、刚刚注意到的疼痛,如打麻药后准备做手术。

  3、很弱的痛,被小刀划伤。

  4、弱痛,如被人用巴掌打耳光。

  5、轻度痛,如撞门上,或被门夹了一下。

  6、中度痛,如饮食不洁引发的肠胃炎、肚子痛。

  7、强痛,如被棍棒殴打。

  8、剧烈痛,如女性痛经。

  9、很强烈的痛,如颈肩疼痛、神经痛。

  10、严重痛,如手指被割断。

  11、极剧烈的痛,如阑尾炎痛等内脏痛。

  12、难以忍受的痛,如分娩时疼痛。

  13、由于受到某事或外界打击而引起的心理上难以承受的痛楚。

【详情】

01疼痛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疼痛通常由导致组织损伤的伤害性刺激引起。刀割、棒击等机械 性刺激,电流、高温和强酸、强碱等物理化学因素均可成为伤害性刺激。组织细胞发炎或损伤时释入细胞外液中的钾离子、5-羟色胺、乙酰胆碱、缓激肽、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亦可引起疼痛或痛觉过敏。受损局部前列腺素的存在极大地加强这些化学物质的致痛作用,而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则具有止痛作用。全身皮肤和有关组织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游离神经末梢,作为伤害性感受器,将各种能量形式的伤害性刺激转换成一定编码型式的神经冲动,沿着慢传导的直径较细的有髓鞘和最细的无髓鞘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神经节传到脊髓后角或三叉神经脊束核中的有关神经元,再经由对侧的腹外侧索传至较高级的疼痛中枢──丘脑、其他脑区以及大脑皮质,引起疼痛的感觉和反应。与此同时,快传导的直径较粗的传入神经纤维所传导的触、压等非痛信息已先期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关脑区,并与细纤维传导的痛信息发生相互作用。

02疼痛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疼痛易导致如下并发症:

  意识障碍:意识是指人们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状态,可通过言语及行动来表达。意识障碍系指人们对自身和环境的感知发生障碍,或人们赖以感知环境的精神活动发生障碍的一种状态。意识障碍又是病情危重的表现。病人毫无反应,完全丧失醒觉,原因是高级神经受到严重抑制。

  眩晕: 眩晕(vertigo)或前庭系统性眩晕是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或平衡感觉障碍,是一种自身或外景运动错觉或幻觉。发作时多数患者感觉周围事物在旋转,少数患者出现视物摆动或摇晃(他动感眩晕);也可有自身在一定平面上转动、倾倒、沉浮或摇晃(自动感眩晕)。临床上可分为前庭系统性眩晕(真性眩晕)和非前庭系统性眩晕(头昏),病因较复杂。

  高血压: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衰竭。“心律紊乱”或“心律不齐”等词的含义偏重于表示节律的失常,心律失常既包括节律又包括频率的异常,更为确切和恰当。

  低血压:低血压是体循环动脉压低于正常的总称。一般来说按常规测量法,测得成人肱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12.0/0.8kPa)时,可称为低血压。

03疼痛有哪些典型症状

  说到疼痛,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和感觉,描述起来也是千奇百怪:有些疼痛轻微短暂,如蜻蜓点水,患者刚感觉到就结束了;有些疼痛来得猛烈,如翻江倒海,患者或汗流浃背,或号淘大哭,或满地打滚;有些疼痛则反复缠绵,患者知道它何时来、怎么痛、痛多久,却没办法摆脱它;还有很多种痛,如刺痛、灼痛、酸痛、胀痛、绞痛、撕裂痛、阵痛、敲打痛等等,复杂的感觉只有患者才能详尽描述了。
  随着现代医学对疼痛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疼痛已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症状,很多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疼痛可根据持续时间的长短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一般持续时间小于1个月的疼痛称为急性疼痛,而时间超过了1~3个月通常称为慢性疼痛。急性疼痛大多作为一个报警信号,提醒人们及时就医或避开危险。大多数急性疼痛随着原发疾病的痊愈而缓解。但对于慢性疼痛,就不仅仅是一个警告的作用了,其本身往往就是一种疾病,需要到医院的疼痛专科去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除了疼痛,并无其他表现,多数患者痛不欲生,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明显下降,此病仅有疼痛,疼痛消除了,病就痊愈了。

04疼痛应该如何预防

  疼痛理论机制研究的每一进展,均给疼痛的防治实践带来新的策略和措施任何减弱细纤维传入和(或)加强粗纤维传入的措施均有助于治疗或缓解疼痛除用传统局麻药封闭或阻断传入通路的细纤维活动外,推拿、按摩、热疗、电疗等物理疗法也可缓解疼痛针灸和轻度电刺激神经等疗法,在疼痛特别是慢性痛治疗上已被广泛应用药物治疗中,除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非麻醉性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和与阿片受体结合的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等常用于止痛外,一些非固醇类抗炎药也已开始应用参与下行抑制通路的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以及某些多肽等的发现,也为疼痛控制提供了新的应用前景基于心理因素在疼痛产生与防治上的影响,安慰剂、催眠、暗示、松弛训练和生物反馈等加强正性情绪活动等心理疗法,以及其他增强信心和减轻恐惧的任何药物或处理,均有助于缓解或减轻疼痛甚至分娩的喜悦、注意的集中、激烈的战斗,以及某些特殊的仪式,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的感觉和痛苦在一些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的永久性破坏或中断疼痛上行解剖通路的 疼痛外科手术疗法,很难达到长时缓解疼痛的目的外科医生因而日益倾向于非损伤治疗,用仪器对内源性疼痛抑制系统的有关部位(如粗纤维在其中上行的脊髓后索)进行电刺激这种刺激疗法可产生令人鼓舞的效果

  由于疼痛对身体健康具有防御和保护意义,并非一切疼痛都是严重疾病的后果,因此并非所有疼痛均须止痛对于如果消除疼痛,疾病确诊便会产生疑问的病例,在确诊前不应轻率地使用镇痛药为了解除长期迁延的慢性痛的痛苦,病人也宜首先建立战胜疼痛的信心,学会在疼痛和痛苦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正常生活乃至维持工作的艺术,必要时配合适当的休息和物理疗法体表结构的浅表性疼痛,一般用非麻醉性止痛药即可缓解躯体深部痛以及内脏痛常需使用成瘾性较弱的人工合成镇痛药,如哌替啶晚期癌症所致的顽痛常不得不求助于止痛作用最强的吗啡,此时不必顾及其成瘾性;必要时亦可采用止痛性外科手术对于精神紧张或心理因素较强的疼痛患者,可应用镇静药和配合进行心理疗法

05疼痛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化验检查是提取身体内的血液、尿液、大便、淋巴液等等,在化验室里经过检验仪器和方法测定出正常还是发生改变,从而为诊断疾病提供依据。对于疼痛病人,最为常做的血液化验项目有以下几种。

  1.“血沉”

  血沉是“红细胞沉降率”的简称,医生有时在化验单上用它的英文缩写“ESR”。正常值成人男性为1-10毫米/小时,女性为O-16毫米/小时。注意,虽然用了“/”号,但并非指每小时沉降多少,而是指到1小时末沉降多少。引起血沉值加快的常见疼痛疾病有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腰椎骨髓炎、椎间隙感染和胸腰椎恶性肿瘤等。

  但不能认为疼痛病人血沉快就一定患了这些病。还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体征来下结论。因为血沉增快还有如下原因:妇女月经期、妊娠、贫血及患传染病和有些药物干扰,都可引起血沉加快。同时也可能既有疼痛又有其他疾病存在。引起血沉加快,应全面进行检查,以免误诊。

  2.类风湿因子凝集试验医生常用它的英文缩写“RF”来称呼它。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抗体。正常一般为阴性。据研究类风湿因子不光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有1%-4%的正常人也可出现阳性,下面列举出类风湿因子在多种疾病时的检出率,作为参考。

  3.抗溶血性链球菌“O”试验医生在化验单上的英文缩写为“ASO”,正常值小于400U。此试验是证明近期有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一种免疫学检查,如抗溶血性链球菌“O”试验大于500U且多次检查结果递进增高者,有助于活动性风湿病的确诊。同时患多发性骨髓瘤、肾炎等亦可增高。

06疼痛病人的饮食宜忌

  1、尽量避免触动“扳机点”:用温水洗脸和刷牙、避免冷水刺激。注意气候变化,避免风吹、和寒冷气候对颜面部的刺激,出门戴口罩

  2、“三分治疗七分养”:戒烟、酒,少吃辛辣、海鲜类食物,吃质软、易嚼食物,避免硬物刺激,避免化学刺激诱发疼痛。

  3、“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做好心理调节,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急燥、焦虑等情绪诱发疼痛

  4、保持情绪稳定、乐观: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不良的疼痛心理暗示。

  5、自我按摩要坚持:每天按摩左右手的第2掌骨、左右脚部的太冲、太溪穴各5-10分钟

  6、口服VB1/VB12保养神经。维生素B1可有效地保护神经,维生素B12是唯一含必须矿物质的维生素,是体内多种代谢过程中所必需的辅酶,参与蛋白质、脂肪、糖的代谢。对于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功能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

07西医治疗疼痛的常规方法

  疼痛属于中医的痹证,采用以外治法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对治疗疼痛可以起到立竿见影之效。对于具体的疼痛疾病,应根据具体病情,选用适合的外治疗法,或配合内服中药调理,能收到很好的临床疗效。

  火疗法

  根据中医理论,采用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活血化瘀、补肝肾、强筋骨等多味中药,诸如马钱子、红花、川芎、桃仁、桑寄生、鸡血藤、赤芍、白芍、狗脊等药物浸制在精馏酒中配成药液,然后直接施于患处,利用局部燃烧火苗形成高温,提高局部渗透力,通过穴位将药物快速渗透并作用于人体经络腧穴,从而起到祛风散寒、舒通经络、活血止痛作用。火疗法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的各种痛痹证,如急慢性腰肌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性骨关节病、肩周炎、颈椎病等各种痛证、寒证。治疗时间一般每日一次,一次10分钟,5次一个疗程,休息2~3天后继续第二个疗程。

  平衡针灸

  平衡针灸治疗是在祖国医学基础上创新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平衡针灸是依据信息传递及中枢调控的原理,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机体各系统的功能,利用针刺激人体经络腧穴,达到疏通经脉,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使机体失衡状态得到调整,从而使人体达到新的平衡以治愈疾病。在临床中,我们应用平衡针灸治疗各种疼痛获得了很好疗效。如急性腰肌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痛,取腰痛穴为主穴,臀痛穴、膝痛穴及踝痛穴为辅穴;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及膝部韧带损伤所致膝关节痛症,取膝痛穴为主穴,肘痛穴为辅;落枕、颈椎病及外伤性颈部综合征所致颈部疼痛,取颈痛穴、肩痛穴。每日1次,21天为一个疗程。

  拔罐疗法

  拔罐法是以玻璃罐为工具,利用酒精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患病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在此基础上可根据患者舌脉及证酌情应用活血止痛中药涂抹于患处或施罐的皮肤表面。通过拔罐的方法使患病部位的皮肤充血、瘀血,促进机体产生免疫力,促进炎症及自由基吸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其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可治疗绝大多数疼痛,如腹痛、胃脘痛、腰背痛、关节痛、痛经、头痛等。隔日1次,7天为一个疗程。癌症所致的疼痛及皮肤病的患者,不推荐此方法。

  中药泡洗法

  中药泡洗治疗疼痛是将滋补肝肾、活血化瘀、通络的中药(如桃仁、红花、透骨草、威灵仙、狗脊等药物)煎煮成药液,置于容器,待温度适合时,将患病的上肢或下肢浸泡在药液中熏洗,从而达到治疗疼痛的目的。该方法主要用于手肘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的各种急慢性疼痛,如网球肘、骨折术后、腱鞘炎、关节炎等所致疼痛,亦可用于下肢动脉闭塞所致的腿疼。每次浸泡30分钟,保持合适温度,每日1次,10天为一个疗程。

  雷火灸疗法

  雷火灸疗法源于传统中医火热灸。它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等药物(如骨碎补、川断、青风藤、海风藤、红花、桃仁等)和艾叶卷制成灸条,燃烧灸条,悬灸相应穴位而治疗疾病。灸条燃烧时具有独特的热力与红外线辐射作用,最高温度可达到240℃左右。灸条在燃烧时由于其药力峻猛、渗透力强,各种不同配制的药物分子因未被破坏,能被迅速吸附在人体表层。通过一定时间的熏烤,在皮肤周围形成高浓度药区,渗透到腧穴内,通过人体经络传导,作用于疼痛的病患部位,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治疗时间一般每日一次,一次30分钟,10次一个疗程。休息2~3天后可继续第二疗程,临床疗效显着。

  中药内服

  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外治法的基础上,可配合口服药物使效果更佳,如二妙丸、大活络丸、小活络丸、肾骨胶囊、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杞菊地黄丸等,或中药汤剂辨证施治。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