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头部 > 急性脑内血肿

急性脑内血肿简介

相关问答

  急性脑内血肿是指脑实质内的血肿,可发生在脑组织的任何部位,好发于额叶及颞叶前端,占总数的80%,其次是顶叶和枕叶约占10%左右,其余则分别位于脑深部、脑基底节、脑干及小脑内等处。位于额、颞前份和底部的浅层脑内血肿,往往与脑挫裂伤及硬脑膜下血肿相伴发,临床表现急促。深部血肿,多于脑白质内,系因脑受力变形或剪力作用致使深部血管撕裂出血而致,出血较少、血肿较小时,临床表现亦较缓。血肿较大时,位于脑基底节、丘脑或脑室壁附近的血肿,可向脑室溃破造成脑室内出血,病情往往重笃,预后不良。

 

【详情】

01急性脑内血肿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发病原因

  急性脑内血肿即伤后3天内血肿形成并产生临床症状及体征,以额叶及颞叶前部和底侧最为常见,多与脑挫裂伤及硬膜下血肿并存,系因顶后及枕部着力外伤致额极、颞极和额颞叶底面严重脑挫裂伤,皮质下动静脉撕裂出血所致。因着力点处直接打击所致冲击伤或凹陷骨折所致脑内血肿较少见,约占10%,可见于额叶、顶叶、颞叶、小脑等处。因脑受力变形或因剪力作用致脑深部血管撕裂出血所致基底节区、脑干及脑深部血肿罕见。

  2、发病机制

  血肿形成的初期仅为一血凝块,浅部者周围常与挫碎的脑组织相混杂,深部者周围亦有受压坏死、水肿的组织环绕。约4~5天之后血肿开始液化,变为棕褐色陈旧血液,周围有胶质细胞增生,此时,手术切除血肿可见周界清楚,几乎不出血。至2~3周之后,血肿表面有包膜形成,内贮黄色液体,并逐渐成为囊性病变,相邻脑组织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着,局部脑回变平、加宽、变软,有波动感,但临床上已无颅内压增高表现。

 

02急性脑内血肿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1、如进行手术治疗后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复发性及迟发性血肿,应及时处理。

  2、继发性脑肿胀和脑水肿。

  3、重症患者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应早期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预防。

  4、长期昏迷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下丘脑功能紊乱、营养不良、褥疮等,在加强护理措施的同时,应及时予以相应的处理。

03急性脑内血肿有哪些典型症状

  1、急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的临床表现,与血肿的部位及合并损伤的程度相关,额叶,颞叶血肿多因合并严重脑挫伤或硬膜下血肿,多表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及意识障碍,而缺少定位症状与体征,脑叶血肿及挫伤累及主要功能区或基底节区血肿可表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小脑血肿表现同侧肢体共济及平衡功能障碍,脑干血肿表现严重意识障碍及中枢性瘫痪,顶枕及颞后着力的对冲性颅脑损伤所致脑内血肿患者,伤后意识障碍较重且进行性加重,部分有中间意识好转期或清醒期,病情恶化迅速,易形成小脑幕切迹疝,颅骨凹陷骨折及冲击伤所致脑内血肿,脑挫伤相对局限,意识障碍少见且多较轻,除表现局部脑功能损害症状外,常有头疼,呕吐,眼底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征象,尤其是老年病人因血管脆性增加,较易发生脑内血肿。

  2、急性脑内血肿与脑挫裂伤硬脑膜下血肿相似,病人于颅脑损伤后,随即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及脑受压征象时,即应进行CT扫描,以明确诊断,由于这类血肿多属复合性血肿,且常为多发性,故而根据受伤机制分析判断血肿的部位及影像学的检查,十分重要,否则,于术中容易遗漏血肿,应予注意,急性期90%以上的脑内血肿均可在CT平扫上显示高密度团块,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带,但2~4周时血肿变为等密度,易于漏诊,至4周以上时则呈低密度,又复可见,此外,迟发性脑内血肿是迟发性血肿较多见者,应提高警惕,必要时应作CT复查。

04急性脑内血肿应该如何预防

  急性及亚急性脑内血肿的预防措施分以下两点:

  1、本病为外伤性疾病,无预防措施注意安全,避免外伤一旦脑外伤应尽早明确诊断,早治疗

  2、血肿较大时,位于脑基底节、丘脑或脑室壁附近的血肿,可向脑室溃破造成脑室内出血,病情往往重笃,预后不良

 

05急性脑内血肿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CT扫描

  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均一高密度肿块,CT值为50~90Hu,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带,伴有脑室池形态改变,中线结构移位等占位效应,常伴有脑挫裂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表现。

  2、MRI

  多不用于急性期脑内血肿的检查,多表现为T1等信号,T2低信号,以T2低信号更易显示病变。

06急性脑内血肿病人的饮食宜忌

  急性脑内血肿的食疗方:

  1、川芎糖茶:川芎6克、茶叶6克、红糖适量,水煎川芎,取滚沸药汁沏茶,并调入红糖,代茶饮。

  2、豆鼓黄酒汤:豆鼓15克加水l小碗,煎煮30分钟,再加入洗净的葱须30克,继续煎煮50分钟,最后加黄酒50毫升,出锅,趁热顿服。

 

07西医治疗急性脑内血肿的常规方法

  一、治疗

  1、对急性脑内血肿的治疗与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相同,均属脑挫裂伤复合血肿,两者还时常相伴发。手术方法多采用骨窗或骨瓣开颅术,于清除硬脑膜下血肿及挫碎糜烂脑组织后,应随即探查额、颞叶脑内血肿,予以清除。如遇有清除血肿后颅内压缓解不明显,或仍有其他可疑之处,如脑表面挫伤、脑回膨隆变宽,扪之有波动时,应行穿刺。对疑有脑室穿破者,尚应行脑室穿刺引流。对单纯性脑内血肿,发展较缓的亚急性病人,则应视颅内压增高的情况而定,如为进行性加重,有形成脑疝之趋势者,仍以手术治疗为宜。至于手术方法是采用开颅或是钻孔冲洗引流,则应根据血肿的液态部分多寡而定,如果固态成分为多时,仍以手术切开彻底排出血肿为妥。

  2、近年来,由于CT的日益普及和穿刺技术的不断改进,穿刺治疗脑内血肿被越来越多的医生采用,成功率不断提高,脑内血肿量及合并伤程度相同的病人,应用穿刺治疗成功后,其后遗症较开颅手术者轻,治愈率高。

  3、有少部分脑内血肿虽属急性,但脑挫裂伤不重,年龄大,血肿较小,不足20ml,临床症状轻,神志清楚,位于非主要功能区,无神经系统体征,病情稳定,或颅内压测定不超过3.33kPa(25mmHg)者,亦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对少数慢性脑内血肿,已有囊变者,颅内压正常,则无需特殊处理,除非有难治性癫痫外,一般不考虑手术治疗。

  二、预后

  脑内血肿量大或合并损伤严重者,病情恶化迅速,手术前神志清楚的病人术后病死率为6%,而术前昏迷的病人则高达45%。高龄病人及颞叶血肿病人病死率相对较高。单纯性血肿、病情进展较慢者,及时手术或穿刺治疗,预后多较好。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