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头部 >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简介

相关问答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ubacutesclerosingpanencephalitis,SSPE)又称道森(Dawson)脑炎,是一种罕见的并与麻疹病毒或麻疹病毒变异株有关的儿童和青少年的进行性痴呆疾病。其特点为隐匿性发病,亚急性或慢性进展和致死性结局。

  1924年Schilder首先描述了本病的特征,1933年Dawson在2例死亡病例的脑组织中发现了包涵体,称为亚急性包涵体脑炎,肯定它与病毒病原有关。在1965年电镜观察到副黏液病毒样颗粒。并在病人脑脊液及血清中检出高滴度的抗麻疹病毒抗体,1969年从病人脑细胞培养中分离到麻疹病毒。

 

【详情】

01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一、发病原因

  现认为本病为麻疹病毒的慢性感染。而麻疹病毒是否会变为缺损型并持续感染机体又与该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缺陷有关。

  研究发现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抗麻疹病毒抗体滴度增高,在脑皮质中存在麻疹病毒抗原。脑活检电镜检查可发现细胞内包涵体,并有麻疹病毒样的致密颗粒积聚。将患者脑组织与非神经细胞进行联合培养,约半数可获得病毒。用患者脑组织接种于动物,可使动物成功地感染。以上情况均支持本病与麻疹病毒感染有关。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SSPE的发病机制尚未充分阐明,推测SSPE的分子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最初的麻疹病毒在体内增殖过程中发生变异或感染的是有缺陷的麻疹病毒,故不能被清除。

  多组研究发现引起SSPE麻疹病毒的膜蛋白即基质蛋白(matrix蛋白,M蛋白)、融合蛋白(fusion蛋白,F蛋白)和血液凝集素蛋白(hemagglutinate蛋白,H蛋白)均有表达缺陷,影响了病毒的出芽和细胞外释放,导致病毒在脑细胞内聚集,形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持续感染。

  另一推测是机体对麻疹病毒的免疫反应有缺陷,致使麻疹病毒感染脑部后长期潜伏,在某种条件下发病,此乃SSPE的免疫发病机制。因SSPE多发生在幼龄时期(尤在1岁以内)感染过麻疹的患儿,认为病毒作用于免疫功能发育未成熟的幼龄宿主,从而导致病毒以不完整或缺陷型持续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据推测由于病毒M多肽缺损是因为信息RNA到M多肽的翻译过程发生故障。并认为产生游离病毒的完全型麻疹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演变为不产生游离病毒的M蛋白多肽缺损型病毒,造成持续性感染可能是SSPE发病原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缺损型病毒在脑内是以核衣壳的形式向邻近细胞传递,从而导致脑细胞的进行性损害。

  综上所述,SSPE的发病可能与病毒的特点及宿主的免疫状态有关。

  2、病理其病理损害遍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质和灰质。

  肉眼观可见弥漫性脑萎缩,触之可感到过分坚硬。镜检显示皮质与白质内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呈袖套状浸润。大脑灰质呈不同程度的神经细胞脱失。白质及白质深层有斑片状脱髓鞘和神经胶质增生(硬化性脑炎),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核内及胞浆内可见嗜伊红包涵体。电镜检查显示包涵体是由与副黏病毒的核衣壳相似的空心小管组成。用荧光抗体染色显示麻疹病毒阳性。急性期或病程较短者包涵体较常见,较慢性的病例可见较多的白质髓鞘脱失。

 

02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可并发继发感染、循环衰竭、恶病质等。

  1、意识障碍,最后渐进昏迷。

  2、去皮质或去大脑强直,可有角弓反张。

  3、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4、合并感染或循环衰竭。

  5、恶病质显著消瘦、贫血、精神衰颓等全身机能衰竭的现象,多由严重慢性病引起,此症的发生多指机体处于严重的机能失调状态。

03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隐袭起病,缓慢发展,无发热,根据病情演变大致可分为4期:

  第1期为行为与精神障碍期:以健忘,学习成绩下降,情绪不稳,人格改变及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此期约经数周至数月。

  第2期为运动障碍期: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进行性智能减退伴广泛的肌阵挛,共济失调,癫痫发作及进行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导致的视力障碍,约持续1~3个月。

  第3期为昏迷、角弓反张期:出现肢体肌强直,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去皮质或去大脑强直,可有角弓反张,最后渐进昏迷,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历时数月。

  第4期为终末期:大脑皮质功能完全丧失,眼球浮动,肌张力低下,肌阵挛消失,患者最终死于合并感染或循环衰竭。

  总病程多为1~3年,3个月内死亡及存活4年以上者各约占10%。

04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应该如何预防

  麻疹疫苗注射是预防本病的最有效的方法,自从减毒活疫苗应用后,SSPE的发病绿呈明显降低趋势在本病早期用声、光和触觉刺激,能诱发患者及早出现特异性“动作性痉挛”和脑电图改变(尤其睡眠时更易诱发)认为这种诱发试验对早期诊断有重要帮助注意积极预防;

  1、注意增强体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新生儿及儿童按要求积极实施计划免疫接种

  3、早期综合治疗,减轻并发症,延长存活期

 

05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脑脊液:压力及常规检查正常,或细胞数轻度升高,蛋白含量亦可增高,胶金曲线呈典型的麻痹型。

  2、血清和脑脊液中麻疹病毒抗体测定:血清中有持续高滴度麻疹病毒抗体,脑脊液亦有持续存在的麻疹病毒抗体,目前认为在血清抗体持续高水平的基础上,脑脊液中查到麻疹病毒抗体,有重大诊断价值。

  3、CT检查:疾病早期颅脑CT可无阳性发现,随着疾病发展,可显示皮质萎缩,脑室扩大及局灶性或多发性白质低密度病灶。

  4、颅脑MRI:在疾病早期有时可显示局灶性T2加权像的高信号区,先累及皮质,皮质下白质,随后波及脑室周围白质,并可见进行性广泛性脑萎缩,严重时白质可完全丧失,胼胝体也变薄,基底节病变通常发生在疾病早,中期,以豆状核损害多见。

  5、脑电图检查:其典型改变显示在正常背景活动中各导联周期性地出现数个刻板样高波幅(200~600μV)慢波,持续约0。5~3s,每4~20s暴发1次,即“R综合波”,这样异常改变对SSPE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常与临床的肌阵挛同步出现。

06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病人的饮食宜忌

  饮食清淡富于营养,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免造成病情反复的情况,比如说,海鲜、鸡肉、狗肉等。与此同时,也不要禁食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07西医治疗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常规方法

  一、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为主。近年来多采用α-干扰素脑室或鞘内注入,或合并口服异丙肌苷,均取得一定改善。一些作者认为应用金刚烷胺和异丙肌苷可改善病情,延长存活期,但有待进一步证实。

  二、预后

  本病的病程可持续数月至3年,约80%于病后1年死亡,约10%死于病后3个月,不到10%存活4~10年。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