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头部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简介

相关问答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由多种病因所导致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脑脊液吸收障碍为特征的一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发生率不足所有卒中的1%。通常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而儿童患者中又以感染引起的侧窦和海绵窦多见。化脓性中耳炎和乳突炎患者易并发横窦和乙状窦的血栓形成,统称为侧窦血栓形成。

【详情】

01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根据是否炎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致病因素分别为:

  炎性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均继发于感染病灶,最常发生在海绵窦和乙状窦,常见病灶有:

  1、颜面部病灶特别是危险三角内的疖、痈等化脓性病变易通过眼静脉进入海绵窦。

  2、耳部病灶如中耳炎或乳突炎可引起乙状窦血栓形成。

  3、蝶窦或筛窦炎症,通过筛静脉或破坏蝶窦壁而入海绵窦。

  4、颈深部或扁桃体周围脓肿、上颌骨骨髓炎等可沿翼静脉丛或侵入颈静脉而累及横窦岩窦海绵窦。

  5、脑膜炎、脑脓肿可经皮质静脉累及上矢状窦。

  6、全身性感染如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

  非炎性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病因及危险因素中,有各种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的疾病或综合征。

  1、全身衰竭、脱水、慢性消耗性疾患。

  2、妊娠及产褥期。

  3、脑外伤。

  4、血液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机制障碍(抗凝血酶Ⅲ缺乏蛋白C、蛋白S缺乏、凝血因子Vleiden突变及活性蛋白C抵抗等)

  5、自身免疫性疾病,如Bechet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溃疡性结肠炎、抗磷脂抗体(包括狼疮抗凝抗体和抗心脂抗体等)综合征。

  6、外科手术。

  7、心脏病,包括先天性或获得性。

  8、长期口服避孕药。

  9、仍有20-25%患者无病因或危险因素。

  一般来说静脉血栓形成有以下三大因素,但机体不同部位的静脉血栓,其影响因素不同。

  1、静脉血流滞缓。

  2、静脉管壁损伤。

  3、血液成分改变。

  

02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常见并发症包括:脑膜炎、脑脓肿、颈内动脉炎及垂体感染、坏死及功能减退、水潴留及低钠血症。

  非炎性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同时可出现原发病表现,如非特异性炎症、胶原组织病、巨细胞性血管炎、慢性感染性疾病等相关症状体征。

03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有哪些典型症状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缺乏特异性,其症状体征表现各异,急性起病,也可历经数周缓慢起病。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视盘水肿等。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类型:

  1、进行性颅内压增高。

  2、突然发病的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酷似动脉性卒中但无癫痫发作。

  3、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有或无癫痫发作和颅内压增高病情在数天内进展或数周、数月内进展。

  4、突然起病的头痛,类似蛛网膜下隙出血。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04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应该如何预防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预防关键为尽早治疗原发病对有明确危险因素,如颅内感染、颜面部病灶特别是危险三角内的疖、痈等化脓性病变、耳部病灶如中耳炎或乳突炎、蝶窦或筛窦炎症、颈深部或扁桃体周围脓肿、上颌骨骨髓炎糖尿病、心房纤颤血液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机制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应尽早进行病因治疗

  预防性治疗可用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50~100mg/d、噻氯匹定250mg/d,对二级预防有肯定效果,推荐应用;长期用药中要有间断期出血倾向者慎用

05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分别有如下特点: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血电解质。

  2、血糖、免疫项目、脑脊液检查,如异常则有鉴别诊断意义。

  二、影像学检查

  1、头部CT和CTACT特征性改变为静脉窦内异常高密度灶或脑静脉内高密度灶即条索征,增强扫描后上矢状窦后可见一空的三角形影,即δ征。CT改变还包括脑水肿、出血及梗死和脑室系统改变的影像,但20-30%的患者CT扫描显示为正常。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间接征象为双侧丘脑、基底核梗死或出血性梗死的影像。CTA示血栓的静脉窦及静脉显像很差,但侧支静脉显像良好。

  2、头部MRI和MRA急性期(发病〈1周),T1、T2加权相上静脉窦或静脉内正常血管流空现象消失,T1等信号,T2低信号;亚急性期(发病1~2周),T1、T2均示高信号;慢性期(发病2周~3个月),血管流空现象重新出现,T1、T2信号减弱。有些患者发病4个月后MRI示管腔内等密度信号,无正常流空现象,表明为持续闭塞。MRI的间接征象与CT一样出现脑水肿、出血、梗死及脑室系统改变的影像。MRA可确认主要的静脉和静脉窦的闭塞,如上、下矢状窦、直窦、横窦、Galen静脉等,其内血流信号消失。

  3、血管造影能显示静脉窦和静脉部分或完全阻塞,引流区皮质静脉螺旋状扩张,还显示静脉反流现象,但缺点是有创伤性、费用高,适用于MPIMRA不能确诊者。

06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人的饮食宜忌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饮食上应注意:

  1、饮食宜清淡多汁,容易消化且营养丰富,忌食辛辣、肥腻之物,如辣椒、花椒、大蒜、胡椒等。

  2、经常食用大量新鲜水果、蔬菜、生坚果、植物籽、大豆制品及全谷食物,以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3、宜多食用生姜,可促进血液循环、净化血管、稳定血压。

  4、多喝银杏茶水,可以改善微循环及大脑功能,具有抗氧化作用。

  5、戒烟戒酒,限糖限盐和限制脂肪摄入量,控制总热量。

07西医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常规方法

  根据是否为炎性病变,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分别为:

  一、炎性血栓

  积极处理感染灶,对患者血及脑脊液进行细菌培养选择敏感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抗生素对病原菌不清楚者应联合应用抗生素。热退之后还应继续使用足够时间抗生素,一般抗生素应用时间不应少于1个月。

  二、非炎性血栓

  1、外科治疗:直接进行静脉窦血栓摘除术球囊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等。

  2、内科治疗:主要原则是抗凝治疗及溶栓治疗。但给药物的途径剂量、时间、联合用药及其对血流再通的作用及副作用等尚无统一认识。

  (1)抗凝治疗:已普遍应用并公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无论有无出血性梗死都应进行抗凝治疗。

  普通肝素(SH):用量和给药途径原则上,应根据血栓大小、范围有无并发、颅内出血等综合考虑。一般首剂静脉注射3000~5000U,之后2。5万~5万U/d持续静脉滴注1天,检测2次部分凝血激酶时间(PTT)和纤维蛋白原水平。PTT延长2倍但不超过120s,疗程7~10天。

  低分子肝素(LMWH):能够抑制凝血过程中的中心环节Xa因子活性对体内、外动、静脉血栓形成均有抑制作用,对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很小,不需监测PTT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极低,推荐剂量为4。1ku2次/d皮下注射,根据神经功能恢复状态和血流再通情况,决定用药疗程。一般用7~10天,而后改为华法林(华法令)维持治疗。

  (2)溶栓治疗:常采用经股静脉路径进行选择性插管,能较迅速进入到静脉窦或颅内静脉,与经前囟穿刺经额钻颅或切开穿刺相比,具有损伤小、成功率高、治疗后血管再通率高等优点。神经功能恢复与血流再通相一致。治疗前有出血性梗死者,治疗后出血范围未扩大。

  溶栓药物有尿激酶(UK)、链激酶(SK)或阿替普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尿激酶(UK)对血栓的特异性溶解作用差溶栓需要时间长(平均71h),用量大(平均614万U),全身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高;阿替普酶(rt-PA)对血栓的特异性高,直接作用于血凝块,避免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全身出血并发症少,溶栓需时间短(平均29h),用量小(平均43mg),但两者之间的疗效和安全性缺乏交叉对照研究。

  (3)联合用药治疗:多采用血管内溶栓合用肝素治疗方法,目的在于加强溶栓剂的溶栓效果和减少溶栓剂用量,预防血栓复发。具体治疗方法是在血管内用阿替普酶(rt-PA)溶栓的同时加用LMWH皮下注射,直至血流再通或神经功能恢复维持抗凝,采用口服华法林(华法令)时间在10周以上。

相关问答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