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头部 > 颌下间隙感染

颌下间隙感染简介

相关问答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是口腔、颜面及颌骨周围组织化脓性炎症的总称。感染可以波及颌面皮肤、粘膜、筋膜、脂肪、结缔组织、肌肉、神经、血管、淋巴结及涎腺。在正常的颌面解剖结构中存在着潜在的筋膜间隙,各间隙为脂肪与结缔组织所充满。当感染侵入人体后,破坏了脂肪与结缔组织,在间隙中充满着炎症产物,此时形成了间隙感染,感染可以局限于一个间隙,也可循组织结构中阻力薄弱的方向散,波及邻近几个间隙,形成了弥散性蜂窝织炎。颌面及颈部多间隙的互相构通,使感染复杂化,可以产生各种严重的并发症。

  化脓性炎症弥散时称为蜂窝织炎,局限时称为脓肿。正常颌面部各层组织之间存在潜在的筋膜间隙,当感染侵入这些间隙时,化脓性炎症使疏松结缔组织溶解液化,炎症产物充满其中,此时才出现明显的间隙。感染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循阻力薄弱的组织扩散,形成弥散性的多个间隙感染,如口底。

  口腔、颌骨周围、颜面及颈上部肌肉,筋膜、皮下组织中的弥散性急性化脓性炎症,称为间隙感染,此也称为蜂窝织炎。如感染局限称为脓肿。其中有眶下、颊、咬肌、翼颌、咽旁、颞下、颞、颌下、口底等间隙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食欲不振、局部红、肿、热、痛及张口受限或吞咽困难、白细胞增高,可引起脑、肺部等并发症。

  本病成年人发病率较高,主要为急性炎症表现,感染主要来自牙源性,少数为腺源性或血源性。口底蜂窝织炎是口腔颌面部最严重的感染,未及时接受治疗可发生败血症、中毒性休克或窒息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

【详情】

01颌下间隙感染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颌下间隙(submandibularspace)位于颌下三角内,间隙中包含有颌下腺,颌下淋巴结,并有颌外动脉,面前静脉,舌神经,舌下神经通过,该间隙向上经下颌舌骨肌后缘与舌下间隙相续;向后内毗邻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向前通颏下间隙;向下借疏松结缔组织与颈动脉三角和颈前间隙相连,因此颌下间隙感染可蔓延成口底多间隙感染。

  多见于下颌智齿冠周炎,下颌后牙尖周炎,牙槽脓肿等牙源性炎症的扩散,其次为颌下淋巴结炎的扩散,化脓性颌下腺炎有时亦可继发颌下间隙感染。

02颌下间隙感染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下颌智齿冠周炎,下颌后牙尖周炎,牙槽脓肿等牙源性炎症的扩散,其次为颌下淋巴结炎的扩散,积极治疗化脓性颌下腺炎避免继发颌下间隙感染。

  口底肿胀可使舌抬高,舌体活动受限,口呈半张状态。患者语言、吞咽困难,严重情况时流汁也不能咽下。感染向舌根扩散,舌根水肿压迫会厌出现呼吸困难。此时患者多呈半坐位,可出现烦燥、呼吸短促、嘴唇青紫。全身症状很严重,可有高烧、寒战,白细胞增高可(20~30)×109/L。在腐败坏死性感染时,体温可以不很高,但机体中毒现象严重,如不及时抢救,可造成窒息、败血症或纵隔感染而死亡。

03颌下间隙感染有哪些典型症状

  多数颌下间隙感染是以颌下淋巴结炎为其早期表现,临床表现为颌下区丰满,检查有明确边界的淋巴结肿大,压痛,化脓性颌下淋巴结炎向结外扩散形成蜂窝组织炎,颌下间隙蜂窝组织炎临床表现为颌下三角区肿胀,下颌骨下缘轮廓消失,皮肤紧张,压痛,按压有凹陷性水肿,脓肿形成后,中心区皮肤充血,可触及明显波动,颌下间隙因与舌下间隙相续,感染极易向舌下间隙扩散,此时可伴有口底后份肿胀,舌运疼痛,吞咽不适等症状。

04颌下间隙感染应该如何预防

  颌下间隙感染的预防:

  防止下颌智齿冠周炎、下颌后牙尖周炎、牙槽脓肿等牙源性炎症的扩散,其次为颌下淋巴结炎的扩散,积极治疗化脓性颌下腺炎避免继发颌下间隙感染

05颌下间隙感染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颌下间隙感染在确诊时,除依靠其临床表现外,还需借助辅助检查。主要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1、视诊

  视诊发现下颌骨下缘的轮廓常因肿胀而消失。

  2、触诊

  触诊时有波动感。

  3、穿刺检查

  穿刺有脓液。

06颌下间隙感染病人的饮食宜忌

  1、清蒸百合

  鲜百合洗净,蒸熟食用,可连续服用。

  2、茅根甘蔗水

  甘蔗500克(切片),白茅根150克,水煎代茶饮。

  3、枣肉圆肉枸杞粥

  枣肉15克,圆肉20克,枸杞20克,粳米100克,煮粥,粥煮好后加适量白糖调味服用。每日2次。

  4、熟地海参汤

  熟地30克,海参60克,同放入炖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炖2小时调味食用。

07西医治疗颌下间隙感染的常规方法

  颌下间隙感染西医治疗方法

  颌下间隙形成脓肿时范围较广,脓腔较大,但若为淋巴结炎引起的蜂窝组织炎,脓肿可局限于一个或数个淋巴结内,则切开引流时必须分开形成脓肿的淋巴结包膜始能达到引起的目的。颌下间隙切开引流的切口部位、长度,应参照脓肿部位、皮肤变薄的区域决定。一般在下颌骨体部下缘以下2cm做与下颌下缘平行之切口;切开皮肤、颈阔肌后,血管钳钝性分离进入脓腔。如系淋巴结内脓肿应分开淋巴结包膜,同时注意多个淋巴结脓肿的可能,术中应仔细检查,予以分别引流。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