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儿科 > 小儿尿感

小儿尿感简介

相关问答

  泌尿系感染简称尿感,是由细菌直接侵入尿路而引起的炎症。感染可累及上、下泌尿道,因定位困难统称为尿感。症状上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前者起病急,症状较典型,易于诊断。慢性及反复感染者可导致肾损害。

【详情】

01小儿尿感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小儿尿感病因较多,具体叙述如下:

  一、小儿易于发生尿感的原因

  1、生理特点

  婴儿使用尿布,尿道口常受粪便污染,加上局部防卫能力差,易引起上行感染。小婴儿机体抗菌能力差,易患菌血症,可导致下行感染。

  2、先天畸形及尿路梗阻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肾盂积水、后尿道瓣膜、多囊肾均可使引流不畅而继发感染。尿路梗阻可由神经性膀胱、结石、肿瘤等引起。

  3、膀胱输尿管尿液返流(简称尿返流)

  婴幼儿期常见。尿返流的危害在于导致反流性肾病及肾脏瘢痕形成,多发生在5岁以下小儿。返流的程度与肾脏瘢痕成正比。轻度返流可随年龄增长而消失,但重度返流多需手术矫治。因此,对泌尿系感染患儿查明有无返流对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二、致病菌

  80%~90%的患儿由肠道杆菌致病。在首发的原发性尿感病例中,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其次为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及副大肠杆菌等。少数为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偶由病毒、支原体或真菌引起。

  三、感染途径

  1、上行感染多见于女孩。

  2、血行感染多发生在新生儿及小婴儿,常见于脓疱病、肺炎、败血症病程中。

  3、少数可由淋巴通路及邻接器官或组织直接波及所致。

  4、尿路器械检查也可为感染途径。


02小儿尿感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小儿尿感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迁延日久,更会引发其他疾病。本病主要的并发症有以下两种:

  1、肾积脓

  肾积脓,又称脓肾,是指化脓性感染引起肾实质广泛的破坏,从而形成脓腔。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脓尿及全身消耗症状,如易疲乏、无力、体重减轻、营养不良、贫血以及发热等。

  2、肾周炎

  肾周炎,又称肾周脓肿,在儿科虽不多见,但各年龄均可发病。感染的部位在肾周围的脂肪组织,多为单侧性。病原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症状轻重不一。重者起病即有高热、寒战、恶心、呕吐、腰痛及上腹痛。有时疼痛可牵及腹壁或下肢。病变刺激腰大肌,引起腰大肌痉挛而使髋关节屈曲,因而下肢不能伸直。当本病与肾盂炎同时存在时,还会有尿频及脓尿等症状。


03小儿尿感有哪些典型症状

  小儿尿感在婴幼儿期排尿症状多不明显,易误诊。年长儿症状与成人相似,局部排尿症状明显,易诊断。小儿尿感分为急性尿路感染和慢性尿路感染两种。具体表现如下:

  一、急性尿路感染

  急性尿路感染是指病程在6个月内者。症状因年龄及感染累及部位而异。年龄越小全身症状越明显。局部排尿刺激症状多较轻或易被忽视。

  1、新生儿期

  尿感多由血行感染所致。症状轻重不等,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吃奶差、苍白、呕吐、腹泻、腹胀等非特异性表现。多数小儿可有生长发育停滞、体重增长缓慢。部分病儿可有抽风、嗜睡,有时可见黄疸。但一般局部排尿症状多不明显。

  2、婴幼儿期

  婴幼儿期仍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轻咳、反复腹泻等。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症状随年龄增长逐渐明显。

  3、儿童期

  下尿路感染时多仅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有时可有终末血尿及遗尿,而全身症状多不明显。上尿路感染时全身症状多较明显,表现为发热、寒战、全身不适,可伴腰痛及肾区扣击痛,还可伴有排尿刺激症状。部分病人可有血尿,但蛋白尿及水肿多不明显。一般不影响肾功能。

  二、慢性尿路感染

  慢性尿路感染指病程6个月以上,病情迁延者。症状轻重不等,可从无明显症状直至肾功能衰竭(首先出现浓缩功能受损)。反复发作可表现为间歇性发热、腰酸、乏力、消瘦、进行性贫血等。局部下尿路刺激症状可无或间歇出现。脓尿及细胞尿可有或不明显。

04小儿尿感应该如何预防

  小儿尿感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迁延日久,更会引发其他疾病所以,预防本病尤为重要预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每天清洗外阴,勤换内裤不可用洗脚的水清洗外阴部

  2、婴儿每天大便后应清洗肛门尿布清洗后要用开水烫,有条件的最好煮沸消毒婴儿用的毛巾与脸盆应和大人的分开

  3、彻底治疗蛲虫症

  4、莫让小儿憋尿因尿液在膀胱内时间过长,一方面容易使细菌繁殖,另一方面膀胱长期充盈,会降低膀胱肌肉的收缩能力,而使尿液不易排空,从而引起尿路感染

  5、尽可能缩短小儿穿开档裤的时间

  6、发现小儿有泌尿系统先天畸形,应及时外科手术治疗

  7、增强小儿抵抗力,减少各种感染机会

05小儿尿感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小儿尿感的检查方法主要是尿液检查。尿沉渣中白细胞>5个/HP应考虑可能为泌尿系感染。如白细胞聚集成堆或见白细胞管型及蛋白尿者则诊断价值更大。白细胞管型及蛋白尿说明肾脏受累。尿培养及菌落计数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菌落计数10万/ml以上可确诊为尿感,1~10万/ml为可是疑,少于1万/ml多系污染。亚硝酸盐还原试验,可作为本病过筛检查。阳性率可达80%~90%。如尿中缺乏硝酸盐,大量利尿或使用抗生素时可为阴性。

06小儿尿感病人的饮食宜忌

  小儿尿感患者在饮食方面,应注意忌食以下食物:

  1、忌胀气之物。

  胀气之物,如豆浆、牛奶、蔗糖等,可使腹部胀满,致使排尿更加困难。

  2、忌发物。

  蘑菇、螃蟹、猪头肉、鸡肉、带鱼、竹笋、桃子等发物,可加重炎症、发热等。

  3、忌辛辣刺激之物。

  辛辣刺激之物,可加重尿路刺激症状,使排尿困难,甚至引起尿道口红肿及炎症部位充血肿痛,故应忌食。

07西医治疗小儿尿感的常规方法

  小儿尿感会严重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所以应积极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是以下三种:

  一、一般治疗

  急性感染时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勤排尿,减少细菌在膀胱内停留时间。女孩应注意外阴部清洁,积极治疗蛲虫。

  二、抗菌疗法

  本病应在早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对肾盂肾炎应选择血浓度高的药物,而下尿路感染则应选择尿浓度高的药物,如呋喃类或磺胺。急性初次感染经磺胺药、吡哌酸、呋喃坦啶、氟哌酸、氨基苄青霉素、先锋霉素等药物治疗,症状多于2~3天内好转,菌尿消失。如治疗2~3天,症状仍不见好转,或菌尿持续存在,多表明细菌对该药可能耐药,应及早调整,必要时可两种药物联合应用。

  三、积极治疗尿路结构异常

  小儿尿路感染约半数可伴有各种诱因。在慢性或反复再发的尿感,多同时伴有尿路结构异常,必须积极查找,尽早治疗,防止肾实质损害。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