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上腹 > 小儿贲门失弛缓症

小儿贲门失弛缓症简介

相关问答

  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其特征是吞咽时下食管括约肌(loweresophagealsphincter,LES)松弛障碍,平滑肌段食管缺乏蠕动性收缩,从而导致食管功能性梗阻。最初认识本症是在300多年以前,当时被称为贲门痉挛。随着动力研究进展,1937年Lendrum提出,这种功能性食管梗阻是由于LES松弛障碍所致,并定病名为贲门失弛缓症。

【详情】

01小儿贲门失弛缓症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一、发病原因

  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有认为病毒感染、毒素、营养缺乏及局部炎症可能是本病的病因,但在迷走神经和壁内神经丛的电镜检查中未能发现病毒颗粒,不支持病毒感染学说。某些患儿有家族病史,提示发病与基因有关。临床研究发现,精神顾虑可使患儿症状加重,考虑是否由于精神刺激引起皮质神经功能障碍,导致中枢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发病。近年研究发现HLADQw抗原与本病密切相关及在病人的血清中发现一种拮抗胃肠道神经的自身抗体,提示本症有自身免疫因素。

  二、发病机制

  贲门失弛缓症的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其基本缺陷是神经肌肉异常。病理所见为食管体部及食管下括约肌均有不同程度的肌肉神经丛病变存在。Auerbach丛内单核细胞浸润到整个神经节细胞为纤维组织所替代。迷走神经有Wallerian变性,背运动核内丧失神经细胞体。食管平滑肌在光镜下正常,但在电镜下表现为微丝丛表面膜脱落及细胞萎缩,但这些变化是原发或继发还不清楚。总之,经组织学、超微结构及药物学研究的结果表示失弛缓症的食管已失神经支配。病变位于脑干、迷走神经纤维、Auerbach神经丛及肌内神经纤维,但不能澄清原发病灶在何处,可能是有弥漫性神经退行性变或向神经毒性物质影响了从脑到肌纤维的所有神经系统。

  贲门失弛缓的病理生理机制如下:

  1、神经原性病变

  患者食管肌间神经丛(Auerbach神经丛)神经节细胞减少、缺如、退行性变、神经纤维化。无病理改变者提示外源性神经病变。患者食管体部和LES区的肌索对作用于神经节水平的刺激无反应,而乙酰胆碱直接作用能引起收缩反应。另有报道患者食管对胆碱能剂有强反应性,即出现强烈节段性收缩。根据Cannon定律,即失去自主神经的组织对该神经传导递质的反应更敏感,说明病变主要在神经。

  2、抑制性神经元受累

  LES区神经有兴奋性(胆碱能)和抑制性(非胆碱能非肾上腺素能NANC)两种。血管活性肠肽(VIP)和一氧化氮(NO)是NANC抑制性神经递质,介导平滑肌舒张。贲门失弛缓患者食管下段VIP和NO等神经纤维明显减少。胆囊收缩素(CCK)对患者LES的异常收缩作用也提示抑制性神经受损。此外,患者LES对阿片肽等药物的反应不同于常人,也提示有神经或肌细胞受体的异常。

  3、迷走神经功能异常

  本症患者有明显的胃酸分泌障碍,与迷走神经切除术后症状类似,提示有去迷走神经功能障碍。

  综上可知,由于迷走中枢及食管壁神经丛病变、抑制性神经递质缺乏、食管去神经性萎缩和迷走神经功能障碍等因素导致LES静息压升高;吞咽时LES松弛不全或完全不能松弛;食管体部失蠕动和运动不协调,对食物无推动作用。使食物滞留于食管内,当食管内压超过LES压力时,由于重力作用,少量食物才能缓慢通过。长期的食管内容物残留,导致食管扩张、延长和弯曲、食管炎症、溃疡或癌变。近年研究发现有些患儿经治疗解除LES梗阻后,食管又出现蠕动性收缩。故认为食管体部非蠕动性收缩并非原发性,而是与LES梗阻有关。

02小儿贲门失弛缓症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1、呼吸道并发症

  约在10%的病人中发生,儿童中更明显,因反流呕吐发生吸入性肺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及肺纤维化为最常见。吸入非典型分枝杆菌合并食管内潴留的油脂可诱发慢性肺部改变,类似临床及X线的结核病。在痰中找到抗酸菌,可能为非典型分枝杆菌,不要误认为结核杆菌。

  2、癌肿

  据报道2%~7%的病人可合并食管癌,尤其病程在10年以上、食管扩张明显、潴留严重者。主因食物潴留发生食管炎的慢性炎症刺激因素造成。食管肌层切开或扩张术后并不能预防癌肿的发生,有手术成功后多年仍可发生癌肿的报道。因此,应仔细观察有无并发食管癌,遇有可疑情况,进行活体组织学检查。黄国俊及张炜等分别报道失弛缓病合并食管癌患者性别发生率与食管癌相似,以男性为主,但癌并发失弛缓症的发病年龄较食管癌病人为轻。有失弛缓症者平均年龄为48~51岁,无失弛缓症人年龄62~67岁。肿瘤多见发生于食管中段,其次为食管下段及上段。

  3、食管炎

  由于失弛缓症的食管内食物潴留,内镜检查可见到有食管炎及其造成的黏膜溃疡,溃疡可发生出血,少数发生自发性穿孔,食管气管瘘。身体衰弱或已接受抗生素治疗或粒细胞减少者可合并念珠菌感染。内镜中见在炎性黏膜上有白斑。标本涂片及活检可以确诊。治疗应首先行扩张解除食管潴留,病情不能耐受强力扩张者可用吸引引流以保持食管排空,同时应用抗生素。

  4、其他并发症

  由于失弛缓症的食管扩张,使管腔内张力增加,发生膈上膨出型憩室的并发症,可随失弛缓治疗的同时处理。少数病人发生类似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并发症,治疗失弛缓症后症状可缓解。

03小儿贲门失弛缓症有哪些典型症状

  1、吞咽困难

  无痛性吞咽困难是本病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症状,占80%~95%以上。起病症状表现多较缓慢,但亦可较急,初起可轻微,仅在餐后有饱胀感觉而已。吞咽困难多呈间歇性发作,常因情绪波动、发怒、忧虑、惊骇或进食生冷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而诱发。病初咽下困难时有时无,时轻时重,后期则转为持续性。少数患者咽下液体较固体食物更困难,有人以此征象与其他食管器质性狭窄所产生的吞咽困难相鉴别。但大多数病人咽下固体比液体更困难,或咽下固体和液体食物同样困难。

  2、食物反流和呕吐

  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食物反流和呕吐发生率可达90%。随着吞咽困难的加重,食管的进一步扩张,相当量的内容物可潴留在食管内至数小时或数日之久,而在体位改变时反流出来。呕吐多在进食后20~30分钟内发生,可将前一餐或隔夜食物呕出。从食管反流出来的内容物因未进入过胃腔,故无胃内呕吐物的特点,但可混有大量粘液和唾液。在并发食管炎、食管溃疡时,反流物可含有血液。

  患者可因食物反流、误吸而引起反复发作的肺炎、气管炎,甚至支气管扩张或肺脓肿。

  3、疼痛

  约占40%~90%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有疼痛的症状,性质不一,可为闷痛、灼痛、针刺痛、割痛或锥痛。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后及中上腹;也可在胸背部、右侧胸部、右胸骨缘以及左季肋部。疼痛发作有时酷似心绞痛,甚至舌下含硝酸甘油片后可获缓解。疼痛发生的机理可能由于食管平滑肌强烈收缩,或食物滞留性食管炎所致。随着吞咽困难的逐渐加剧,梗阻以上食管的进一步扩张,疼痛反可逐渐减轻。

  4、体重减轻

  体重减轻与吞咽困难影响食物的摄取有关。对于吞咽困难,患者虽多采取选食、慢食、进食时或食后多饱汤水将食物冲下,或食后伸直胸背部、用力深呼吸或摒气等方法以协助咽下动作,使食物进入胃部,保证营养摄入。但病程长久者仍可有体重减轻,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等表现,而呈恶病质者罕见。

  5、其他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常可有贫血,偶有由食管炎所致的出血。在后期病例,极度扩张的食管可压迫胸腔内器官而产生干咳、气急、紫绀和声音嘶哑等。

04小儿贲门失弛缓症应该如何预防

  本症病因尚未明确,因此目前尚无可靠预防措施少食多餐、饮食细嚼,避免过冷过热和刺激性饮食对精神神经紧张者可予以心理治疗和外表剂部分患者采用Valsalva动作,以促使食物从食管进入胃内,解除胸骨后不适舌下含硝酸甘油可解除食管痉挛性疼痛,如速食管排空贲门痉挛又称贲门失弛缓症(esophagealachalasia)、巨食管,是食管壁间神经丛的节细胞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可累及整个胸段食管,但以食管中下部最为明显

05小儿贲门失弛缓症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血常规

  外周血可发现贫血,有吸入性肺炎时可有感染血象,白细胞计数增高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2、X线检查

  本病初期,胸片可无异常。随着食管扩张,可在后前位胸片见到纵隔右上边缘膨出。在食管高度扩张、伸延与弯曲时,可见纵隔增宽而超过心脏右缘,有时可被误诊为纵隔肿瘤。当食管内潴留大量食物和气体时,胃内气泡消失,食管内可见液平。大部分病例可见胃泡消失。

  3、钡餐检查

  食管钡餐造影在失弛缓病例中是一项重要的诊断性检查。检查时要注意食管体部及远端括约肌的形态学及功能特征。失弛缓症的X线主要特征为食管体部蠕动消失,吞咽时远端括约肌失松弛反应,钡在胃食管接合部停留。该部管壁光滑,管腔突然狭窄呈鸟嘴样改变。

  4、内镜检查

  内镜对本病的诊断帮助不大,但可用于本病与食管贲门癌等病之间的鉴别诊断。

  食管扩张越严重者,黏膜炎症也越明显。食管下段黏膜明显变白、增厚、粗糙,可有“龟裂”征象。严重者呈结节状改变,可有糜烂及浅溃疡。当出现结节、糜烂、溃疡时,应警惕并发食管癌。

  5、食管测压

  能从病理生理角度反映食管的运动病理,可证实或确诊本病,同时可作为药物疗效、扩张术及食管肌切开术后食管功能评价的一种量化指标。

  6、食管排空检查

  包括核素食管通过时间、食管钡剂排空指数测定及饮水试验等,均有助于判断食管的排空功能,也用于评估治疗对食管功能的疗效。

  7、乙酰甲胆碱试验

  正常人皮下注射乙酰甲胆碱5~10mg后,食管蠕动增加压力无显著增加。但在本病患者则注射后1~2分钟起,即可产生食管强力的收缩;食管内压力骤增,从而产生剧烈疼痛和呕吐。

06小儿贲门失弛缓症病人的饮食宜忌

  小儿贲门失弛缓症食疗:
  ①玫瑰花6克,公丁香3克,银耳30克,冰糖少许。银耳蒸1小时,人玫瑰花、公丁香、冰糖,稍煮,分次服。用于间歇性咽下困难及食物反流者。
  ②牛奶200毫升,烧沸后空腹食。早晚各1次。用于间歇性咽下困难者。
  ③生萝卜200克,捣汁,沸水烫温,分数次温服。用于气滞痰凝者。
  ④醋蛋疗法:半夏15克,白芍30克,醋15克,煮后去渣取汁,加鲜鸡蛋1个,搅匀后饮。
  小儿贲门失弛缓症饮食原则:
  少食多餐,饮食细嚼,避免进食过快、过冷和刺激性食物。

07西医治疗小儿贲门失弛缓症的常规方法

  一、治疗

  本病的治疗目的主要是降低LES压力、改善LES松弛功能、使食物能依靠重力和食管内压力而进入胃中,从而解除症状。治疗包括:

  1、一般治疗

  应保持乐观、稳定情绪,避免刺激,如有精神、心理障碍,应给以心理治疗及必要的镇静剂。避免进食冷饮,尽量食用无刺激性的易被排空的软食。应注意睡眠时的体位,保持头高脚低,以减少食物反流以及反流物误吸而引起的窒息,尤其是婴幼儿患者。对于呕吐重、喂养困难患儿,应给予足够的热卡和液体,预防及治疗营养不良。

  2、药物治疗

  (1)硝酸盐类:含服硝酸盐类药物能使LES压力下降,可能与NO释放有关。主要药物有硝酸甘油和二硝酸异山梨醇,可能起部分缓解症状的作用。

  (2)钙通道阻滞药:此类药物阻滞钙离子内流而松弛LES。常用药物有硝苯吡啶、硫氮草酮及异搏定。与第一类药合用,较单一种药物疗效好。

  (3)抗焦虑药:有镇静、抗焦虑中枢及肌肉松弛作用。

  (4)平滑肌松弛剂:解除平滑肌痉挛,促进食管排空。可用丁溴酸东莨菪碱等药物。

  3、食管扩张

  疗法可用常规扩张器或气囊扩张,前者疗效不如后者。扩张术在禁食12h后进行,需用X线透视引导将气囊置LES处,扩张压力因人而异,扩张时间15~60s,可重复1~2次。也有用内镜引导气囊,可不用X线监测。该手术合并食管穿孔发生率为1%~5%。术后应常规食管X线检查,用水溶性造影剂确定有无穿孔。气囊扩张是肯定有效的治疗,有报道气囊扩张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建议考虑作为一线治疗措施。手术疗效判断的最好方法是LES压力测定,如术后压力明显下降,在成人中

  4、外科手术治疗

  多次内科治疗无效;食管迂曲、扩张;扩张器不能通过;不能除外合并食管癌;不能耐受扩张术者;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缩窄扩大的食管腔;缩短屈曲延长的食管;扩张LES区,食管胃部分切除或转流术;贲门成形术及食管肌切开术等。目前多采用的是改良Heller术,即将狭窄段的括约肌纵行切开,保持黏膜完整,同时行胃底折叠术。手术成功率为80%~90%,而且可防止胃食管反流。Morris等报道10例接受经腹手术患儿,长期随访10年,8例痊愈、2例好转。提议儿童期贲门失迟缓的管理,应包括经腹贲门肌切开术并合并抗反流胃底折叠(Nissen)术。

  5、括约肌局部注射术

  内镜直视下LES区域注射肉毒杆菌毒素已在近年应用于临床。肉毒杆菌毒素是一种神经肌肉胆碱能阻断药,可降低括约肌的兴奋性胆碱能神经支配,而缓解症状。注射剂量为20U/每个方向,四个方向共80U。手术合并穿孔发生率为零。有报道初期有效率90%,长期(>6月)有效率71%,初治后平均有效时间为1.3年。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发现,下括约肌肉毒杆菌毒素注射与气囊扩张有相似程度的症状缓解。有人提议该术可用于不能接受扩张治疗和外科手术者。

  二、预后

  随访中发现虽然贲门阻塞解除,进食改善,食管排空良好,无滞留现象,但已经扩大的食管不能恢复至原来的口径,蠕动波仍然保持缓慢的推进和收缩,并依然扭曲膨大。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