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上腹 > 胆胀

胆胀简介

相关问答

  胆胀是指胆腑气郁,胆失通降所引起的以右胁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胆胀为肝胆系病证中常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慢性胆囊炎、慢性胆管炎、胆石症等相似。胆胀多发生于40岁至65岁年龄组,女性多于男性,且以偏肥胖体型为多见。当今胆胀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原因可能与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有关。中医药治疗本病效果较好,远期疗效尤其是减少复发的疗效更为显着。

【详情】

01胆胀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胆胀是由于胆腑内藏精汁。若胆道通降功能正常,在肝胆疏泄作用下,胆液经胆道排人肠中,助脾胃腐熟消化水谷。若因饮食偏嗜、忧思暴怒、外感湿热、虚损劳倦、胆石等原因导致胆腑气机郁滞,或郁而化火,胆液失于通降即可发生胆胀。

  1、胆腑气郁,忧思暴怒,情志不遂,肝脏疏泄失常,累及胆腑,气机郁滞,或郁而化火,胆液通达降泄失常,郁滞于胆,则发为胆胀。

  2、湿热蕴结,饮食偏嗜,过食肥甘厚腻,久则生湿蕴热,或邪热外袭,或感受湿邪化热,或湿热内侵,蕴结胆腑,气机郁滞,胆液通降失常而为之郁滞,气郁胆郁则引起胀痛,痛胀发于右胁,而为胆胀。

  3、胆石阻滞,湿热久蕴,煎熬胆液,聚而为石,阻滞胆道,胆腑气郁,胆液通降失常,郁滞则胀,不通则痛,形成胆胀。

  4、由瘀血积块阻滞胆道而致者,其机理同胆石阻滞。

  胆胀病病机主要是气滞、湿热、胆石、瘀血等导致胆腑气郁,胆液失于通降。病位在胆腑,与肝胃关系最为密切。日久不愈,反复发作,邪伤正气,正气日虚,加之邪恋不去,痰浊湿热,损伤脾胃,脾胃生化不足,正气愈虚,最后可致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的正虚邪实之候。

02胆胀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胆胀为肝胆系病证中常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慢性胆囊炎、慢性胆管炎、胆石症等相似,下面以胆总管结石为例,介绍下胆胀的并发症:

  胆总管结石的常见并发症为不同程度的胆管炎和胆管的细菌感染。其次,为胆石性胰腺炎、肝脓肿、败血症及胆石性肠梗阻等。因胆石压迫招致胆总管黏膜溃疡,进而引起胆总管狭窄者罕见。在我国,时而可见因胆石压迫引起胆管黏膜溃疡、坏死及出血,而西方国家,胆总管结石患者罕见胆道出血。此外,胆总管结石引起长期反复发作胆管炎及黄疸者可进一步发展成胆汁性肝硬化。

03胆胀有哪些典型症状

  胆胀以右胁胀痛为主,也可兼有刺痛、灼热痛,久病者也可表现为隐痛,常伴有脘腹胀满、恶心口苦、嗳气、善太息等胆胃气逆之症,病情重者可伴往来寒热、呕吐、右胁剧烈胀痛、痛引肩背等症。本病一般起病缓慢,多反复发作,时作时止,部分病例为急性起病。复发者多有诸如过食油腻、恼怒、劳累等诱因。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

04胆胀应该如何预防

  积极治疗胁痛、黄疽等肝胆疾病及虫病,疗程要足,除邪务尽,病证治愈后要注重调摄,皆为预防胆胀的重要措施患者平时应注意调养心神,保持恬静愉快的心理状态;调节劳逸,做到动静适宜,以使气血流通;调剂饮食,宜清痰主,多食蔬菜、水果,如萝卜、苦瓜、佛手、苹果等,有利于利胆祛湿,切忌暴饮暴食及食用膏粱厚味,勿酗酒、贪凉、饮冷注意保暖

05胆胀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胆胀患者应做十二指肠引流、B超检查、腹部X线平片、Cr等理化检查。

  1、十二指肠引流:十二指肠液引流术是用十二指肠引流管将十二指肠液及胆汁引流出体外的检查方法,此术可协助诊断胆囊和胆管的炎症、梗阻、结石及胆系运动功能异常,也可协助肝胆寄生虫病的诊断,如华支睾吸虫(肝吸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等,此外还能测定十二指肠液的胰酶,以了解胰腺功能,十二指肠引流本身对胆系感染也有治疗作用。

  2、B超检查:B超检查是超声波检查的一种,是一种非手术的诊断性检查,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已成为现代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

06胆胀病人的饮食宜忌

  胆胀患者除了一般治疗外,还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来缓解症状。

  1、多吃富含维生素A、B族及维生素C的食物,如橘子、苹果、西红柿等水果蔬菜。

  2、保护消化系统功能可用甜菜、杨梅、山药、薏苡仁、萝卜等。

  3、多食有益于利胆的食品,如荞麦、薏苡仁、猴头菇、豆腐渣、金针菜、海参、无花果、芝麻、沙棘等。

  4、多吃清淡,富含营养的食物,如鱼、瘦肉、蛋白、豆腐等,米、面等碳水化合物。

07西医治疗胆胀的常规方法

  胆胀的西医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对于症状轻、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患者,可选用非手术治疗,低脂饮食,长期口服利胆药物,如消炎利胆片、熊胆胶囊、利胆素等,腹痛时可用颠茄类解痉药物对症治疗。患者症状重或反复发作胆绞痛,伴有胆囊结石者,可选则手术治疗。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