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上腹 > 脾肿瘤

脾肿瘤简介

相关问答

  脾脏是人体重要的淋巴器官,位于膈下,被周围的骨骼保护,所以脾肿瘤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不容易被人们发现,从而就延误了疾病的治疗。

【详情】

01脾肿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脾脏是由结缔组织支架、淋巴组织、血管和淋巴管以及造血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所共同组成。脾脏分为白髓和红髓两部分,中间有过度区,即边缘带,为红髓接受动脉血区域。白髓是由密集的淋巴组织构成,是T淋巴细胞的主要分布区,与淋巴小泡的结构相似,但其血循环丰富。从小梁动脉分出的小动脉,其周围有大量的淋巴硝,称为淋巴鞘的中央动脉。淋巴鞘内有密集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中央动脉与其分支小动脉呈垂直位,因此分支小动脉内大部分是血浆,血细胞很少,有利于脾脏发挥免疫作用。血液中的抗原物质经过分支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直接与淋巴鞘内的淋巴和浆细胞接触,刺激生成更多的免疫活性细胞。由于抗原刺激,白髓中可出现生发中心,其内部有分化增殖的B细胞,可产生相应抗体。

02脾肿瘤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脾肿瘤除了一般腹部手术后并发症外,尤需注意下列并发症:

  1.腹腔内大出血 一般发生在术后24~48小时内。常见原因是脾窝创面严重渗血,脾蒂结扎线脱落,或术中遗漏结扎的血管出血。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并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者,应迅速再次剖腹止血。术前注意纠正可能存在的凝血障碍,术中严格止血是防止此类并发症的关键。

  2.膈下感染 术中严格止血,避免损伤胰尾,术后膈下置管有效引流,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3.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但如发生在视网膜动脉、肠系膜静脉、门静脉主干等,会造成严重后果。一般认为其发生与脾切除术后血小板骤升有关,故多主张术后血小板计数>1000×109/L时应用肝素等抗凝剂预防治疗。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PSI)是脾切除术后远期的一个特殊问题。脾切除后机体免疫功能削弱和抗感染能力下降,不仅易感性增高,而且可发生OPSI,主要是婴幼儿。故对脾损伤和某些脾疾病而有保留部分脾适应证者,有选用部分脾切除术或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的。OPSI临床特点是起病隐匿,开始可能有轻度感冒样症状。发病突然,来势凶猛,骤起寒战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腹泻,乃至昏迷、休克,常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OPSI发病率虽不高,但死亡率高。50%病人的致病菌为肺炎球菌。治疗应及早应用大剂量抗生素,维护支持重要脏器功能等。

03脾肿瘤有哪些典型症状

  脾肿瘤的临床症状有:

  1、脾肿大多数伴有左上腹不适、疼痛及压迫症状,如腹胀、恶心、便秘、呼吸困难等。

  2、脾功能亢进与脾肿大有一定关系,但症状与脾肿大程度并不成比例,对于难以解释的脾功能亢进伴脾肿大应高度怀疑肿瘤的存在特别是血管瘤。

  3、全身症状多见于脾脏恶性肿瘤,表现为低热、贫血、乏力、周身不适、消瘦、恶病质等。

  4、脾肿瘤自发性破裂临床少见,表现为突发腹痛、腹膜炎,可有出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如果脾破裂伴有早期转移则是预后最差的影响因素。自发性脾破裂有继发于嗜血细胞综合征、血管外皮瘤和浆膜多发血管瘤、T细胞白血病等。一部分可伴发腹腔种植性转移,多见于脾血管瘤、血管肉瘤自发性破裂。

04脾肿瘤应该如何预防

  积极预防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硬化(尤以血吸虫病性肝硬化),慢性感染如疟疾、结核病、恶性肿瘤如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以及慢性溶血性贫血和少见的网状内皮细胞病,对脾肿瘤的预防有意义

05脾肿瘤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脾肿瘤检查主要包括超声波检查和血液检查,具体如下:

  1、超声波检查:几乎大部分病例的脾脏均肿大。但脾脏肿大与脾功能亢进的程度并不一定成比例。对于肋下未触到脾脏者,应进一步通过其它检查,证实是否肿大。应用99m锝、198金或113m铟胶体注射后脾区扫描,有助于对脾脏大小及形态的估计。电脑断层扫描,也能测定脾大小及脾内病变。

  2、外周血检查:外周血中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可以单独或同时减少。一般早期病例,只有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晚期病例发生全血细胞减少。血细胞减少与脾脏肿大不成比例。

06脾肿瘤病人的饮食宜忌

  脾肿瘤患者宜吃营养丰富、易消化、性平味甘的食物。患者的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此外,患者还需注意忌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

07西医治疗脾肿瘤的常规方法

  若确诊为脾肿瘤,切除脾脏及X线放射治疗并不能解除引起脾亢的原发病,所以一般应先治疗原发疾病,若不能收效,则在切脾后再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