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全腹 > 假膜性肠炎

假膜性肠炎简介

相关问答

  假膜性肠炎又称难辨梭状厌氧芽胞杆菌性肠炎、手术后肠炎、抗生素肠炎、抗生素诱发的难辨梭状厌氧芽胞杆菌性肠炎等。该病常发生于大手术后及引起危重和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使用广谱抗生素,特别是口服洁霉素后,促使肠道菌群失调,难辨梭状厌氧芽胞杆菌异常繁殖,产生霉素而引起肠道粘膜急性休克性炎症,在坏死的粘膜上形成假膜。

【详情】

01假膜性肠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假膜性肠炎是由以下两种菌群产生毒素致病。

  1、难辨梭状芽胞杆菌
  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是与抗生素相关的假膜性肠炎的重要发病原因。这种细菌是体内常驻细菌存在于正常人的肠道中。在未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中,难辨性梭状芽胞杆菌数量仅占厌氧菌的2%~3%,细菌产生的毒素少,甚至不产生对人体致病的毒素。人群中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的检出率为5%~13%,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菌互相制约,不能大量繁殖,也不会导致发病。长期使用大量抗生素,能抑制肠道内各类细菌的生长,不受抗生素影响的耐药性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则迅速繁殖。大便中的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可高达厌氧菌的10%~20%,产生大量的外毒素,引起黏膜坏死、渗出性炎症伴假膜形成,在所有假膜性肠炎的大便中都几乎可找到这种外毒素。

  2、溶血性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当使用大量广谱抗生素后(如土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等),抑制了肠道内包括大肠杆菌在内的各种菌群,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导致假膜性肠炎的发生。把这类患者的粪便涂片做革兰染色可找到成堆的球菌,如将这种细菌产生的毒素给动物注射也可以发生假膜性肠炎。

02假膜性肠炎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假膜性肠炎重症可并发不可逆性休克,迅速脱水、酸中毒;或并发中毒性巨结肠、结肠穿孔或腹膜炎;也可并发急性肠梗阻、低蛋白血症、多发性关节炎等。

03假膜性肠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假膜性肠炎一般发生于肿瘤、慢性消耗性疾病及大手术后应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大多数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发病时间最早的可在开始用药后几小时,但也可在停药后3周左右。约有20%的患者在停抗生素后2~10天内起病。

  1、发热
  10%~20%的病人有发热、白细胞升高。轻型患者多呈中等发热,重型病人可出现高热。

  2、腹泻
  腹泻是本病突出的症状。由于黏膜炎症及外毒素刺激损害了病变肠管的吸收功能,影响肠道对肠内容物的吸收使肠壁向肠腔内分泌的水、钠增加,液体渗入肠腔造成大量肠液积聚引起腹泻。腹泻的程度取决于细菌的数量、毒力的大小以及患者的抵抗力。

  3、腹痛、腹胀
  在炎症及肠液毒素的刺激下肠管呈痉挛性收缩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腹痛,重者可很剧烈并伴有早期的肠鸣音亢进。肠管蠕动功能紊乱后,不能有效地排空积聚肠内的液体和气体导致腹胀。严重者可有典型的中毒性巨结肠症症状。

  4、毒血症和休克
  重症患者晚期的表现。大量毒素吸收后出现食欲明显减退、高热、心动过速、精神萎靡、谵妄、定向力差、意识障碍等,最后导致肝、肾功能不全而陷入不可逆性休克。

04假膜性肠炎应该如何预防

  预防假膜性肠炎,临床上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防止滥用对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尤应从严掌握氯林可霉素为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脆弱类杆菌的药物,但对上述细菌感染时,除非其他药物无效或没有条件应用外,一般不宜使用氯林可霉素和林可霉素氨苄青霉素也易衣发伪膜性肠炎,临床使用时应予以注意
  临床工作者,要严密观察使用抗生素的并发症,及早识别和确诊,以免延误治疗患者出现腹泻,应及时停药进行粪便检查,必要时重复乙状结肠镜检查,尤其对临床疑为伪膜性结肠炎患者或肠道大手术后有不能解释的发热患者

05假膜性肠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假膜性肠炎的诊断除了依靠临床表现外,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常用的检查如下:

  1、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检查
  可见电解质紊乱,常有低钾、低钠等;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要低于3%;白细胞计数可高达20×109/L以上,且以中性细胞为主。

  2、X线检查
  腹部X线平片无特殊发现,可显示肠麻痹或肠曲扩张,可见液平面。由于结肠水肿,可出现拇指样印迹,偶而可出现自发性巨结肠。钡剂X线,在早期或轻型患者无特殊改变;晚期和重病者,可见结肠蠕动增快、粘膜增厚、肠曲痉挛、粘膜溃疡等。钡剂灌肠常可使病情加重,一般不主张施行。

  3、粪便检查
  将粪便涂片镜检,若发现革兰阳性杆菌及其芽孢将对临床判断很有帮助。随后可进行分阶段细菌培养,检查有无大量革兰阳性菌。

  4、细菌学检查
  90%的病例在发病时粪便中可培养到难辨梭状芽孢杆菌。送检时为了减少与空气的接触,必须采取至少多于容器容量的新鲜粪便,连同容器置于加盖密封的广口瓶内,于20min内速送检验。

  5、结肠镜检
  假膜性肠炎同时侵犯结肠,尤其是乙状结肠可借助结肠镜进行检查。典型的表现为黏膜发红水肿,上面有斑块或融合的假膜。活检可见黏膜有急性炎症,假膜内含有坏死上皮、纤维蛋白、炎性细菌等。

  6、超声诊断
  超声能发现局部肠壁假膜、黏膜及黏膜下水肿导致的重度增厚,肠腔变窄或消失。仔细探查可于右下腹发现似肠结核或肿瘤的假肾征。条件好的超声诊断仪还能更准确地分辨病变相关的层次。除此之外,超声诊断能发现疾病伴发的腹水等。

  7、CT诊断
  CT的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偶可发现低衰减的增厚的肠壁。

06假膜性肠炎病人的饮食宜忌

  轻症伪膜性肠炎患者可清淡饮食,进食比较容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同时可进食含有益菌群的酸奶。严重病例或恶心呕吐剧烈者需禁食,给予胃肠外营养,待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07西医治疗假膜性肠炎的常规方法

  假膜性肠炎治疗的目标是消除细菌、消除或减弱细菌毒素的作用、扶植肠道正常菌群、改善全身和腹部消化道的症状。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

  一、病因治疗
  极为重要,临床用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对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的要严密观察消化道的变化。一旦怀疑本病或已明确诊断应立即停用正在使用的抗生素。停用抗生素以后有利于肠道其他细菌特别是需氧菌的生长,抑制厌氧菌生长,恢复正常的肠道内环境。

  二、抗生素的应用
  在大便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得出结果之前应及时改用抗生素,可使用针对性强的窄谱抗生素。

  三、扶持正常菌群
  由于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肠道定植阻力的丧失是假膜性肠炎病理中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从理论上讲,可以用重建正常菌群的方法治疗。
  1、药物治疗:乳酶生、维生素C、叶酸、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B12、谷氨酸等能促进肠内球菌正常菌群的繁殖;乳糖、蜂蜜、麦芽糖等促进大肠杆菌的繁殖。
  2、健康人粪便用:健康人肠道含正常菌群粪便为供体,用粪便灌肠方式治疗假膜性肠炎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对症及全身支持治疗
  1、抗休克和对毒血症的治疗:补充血容量并给予全血、血浆或白蛋白,增强抵抗力及抗休克的能力。对毒血症的治疗可以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期达到减轻毒血症的作用,有利于纠正休克。但没有必要大剂量、长期使用。血压偏低可用多巴胺、间羟胺等血管活性药物。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腹泻可以导致脱水,一般为等渗性脱水,应根据生化检查和尿量补充丢失的水和钾、钠盐。使用碱性药物纠正酸中毒。单纯以静脉补充液体常难以补足血容量,肠道尚有正常黏膜可以吸收水分时,可以通过口服途径补充葡萄糖盐水,葡萄糖在被吸收的同时作为载体将钠离子吸收,有利于补充钠的丢失和酸碱平衡的恢复。
  3、肠外营养(PN):治疗本病有严重的腹泻,病程中影响进食,病程长,常易导致氮的负平衡。因此,PN治疗可以增强机体的抗御疾病的能力,加速组织的修复。
  4、治疗基础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对于基础疾病的治疗,纠正心力衰竭,改善肝功能等。

  五、手术治疗
  在非手术的积极治疗下,病程无改善,怀疑肠坏死、肠穿孔或发生中毒性巨结肠的可在纠正酸中毒、补足血容量的同时积极手术探查。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