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全腹 > 类圆线虫病

类圆线虫病简介

相关问答

  类圆线虫病(strongyloidiasis)是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寄生于人体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主要感染人体,亦可寄生于猫、狗等动物,多数为慢性无症状感染,弥漫性(侵及肠道外各脏器)重型病例则常危及生命。

【详情】

01类圆线虫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粪类圆线虫最早是Normand(1876)从越南一名患慢性腹泻的法国士兵粪便中检出,曾命名为Anguillulastercoralis,经许多学者悉心研究,已明确了粪类圆线虫的形态,生态及致病性。

  1、形态粪类圆线虫:分两个生活期,寄生期(parasiticstage)和自生期(auto-livingstage),寄生期只有雌虫,行孤雌生殖,自生期则有雌有雄。

  寄生期雌虫(parasiticfemale)长2.2~2.5mm,宽0.03~0.05mm,有漏斗状口腔,圆筒形长食管(占体长的1/3~2/5),尾端尖锐,肛门位于其前腹面,阴门在中后1/3体长处之腹面,体内有卵巢,输卵管,子宫与阴道及阴门相连,虫卵壳薄而透明,产出后70μm×43μm,可迅速发育为幼虫而孵化(5~6h),除腹泻严重或服泻药者外,通常不易在粪便中找到虫卵。

  自生期的雌雄成虫均较寄生期的雌虫为小,食管亦短,呈双球状,雄虫0.7mm×(0.035~0.05)mm,有棕色交合刺两个,引带相连,雌虫1.0mm×0.05mm,尾尖,阴门开口于体中部,虫卵与寄生期时相似。

  2、生活史寄生期雌虫:主要寄生在小肠(尤其十二指肠),亦偶可见于大肠、胆管、胰管、肺、泌尿道、食管等处,在黏膜深处产卵,迅速孵化为杆状蚴而至肠腔,该蚴在肠腔内发育,增大变长,随粪排出,在土壤中发育,蜕皮(molt)变成具感染性的丝状蚴,丝状蚴在适当的机会侵入人体皮肤或黏膜,进入血流至肺,经气管,咽部,食管,胃而进入肠道,在黏膜内发育为雌虫(人体内周期约l7天),有的杆状蚴在排出人体之前即蜕皮成为丝状蚴,直接侵入肠黏膜或肛门皮肤而引起自身感染,若寄生期的杆状蚴到达体外,不发育为丝状蚴而发育为自生期的雌虫与雄虫,则参与自生期的生活环,自生期的雌雄成虫交配产卵,孵化为杆状蚴,再蜕皮变为成虫,周而复始营自生生活,在条件不利时,自可变为丝状蚴而感染人体,进入寄生期。

02类圆线虫病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类圆线虫病的并发症主要发生于重症患者,并发症常是死亡的原因,如休克、呼吸衰竭、支气管肺炎、败血症等,病死率约为26%,在全身播散性感染患者中高达50%-86%。

03类圆线虫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约2/3的类圆线虫病感染患者无症状,据报道有感染本虫40年而无症状者,本病的显性表现轻重不一。

  1、幼虫移行症状

  为最常见的早期表现,66-84%患者在臀部肛门周围或其他感染部位出现斑丘疹或匐行疹,约5%患者有肺部浸润引起的咳嗽,哮喘,低热或过敏性肺炎,仅极个别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发绀,咯血和并发细菌性支气管肺炎等。

  2、消化道症状

  中度和重度患者常有腹痛,腹泻,呕吐,厌食或便秘,腹痛部位不一,通常为上腹部烧灼感或绞痛,有时与溃疡病或急腹症相混淆,腹泻常为水泻或稀便,可出现血性黏液性腹泻,有的发生麻痹性肠梗阻,腹胀及电解质紊乱,脱水,循环衰竭等。

  3、其他

  随着侵犯器官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如脑膜炎、尿路感染等,有的患者由于虫体代谢产物或虫体的崩解而引起发热、全身不适、烦躁、抑郁、失眠等神经衰弱综合征,有的并发细菌或真菌性败血症,当患者处于免疫功能低下时,例如艾滋病患者,类圆线虫可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或死亡。

04类圆线虫病应该如何预防

  类圆线虫病类似于钩虫病,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个体皮肤防护,患者应彻底治疗,避免重复自身感染

  有学者已获得有保护作用的IgG抗体,为制备特异免疫疫苗打下了实验基础

05类圆线虫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类圆线虫病可通过以下检查加以确诊:

  一、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急性感染时,白细胞可达(8~30)×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值常在0.25~0.35之间,偶可高达0。85,急性期过后恢复正常,严重感染者嗜酸性粒细胞可正常或减低,示预后不佳。

  二、粪便病原检查

  对腹泻患者可能查到幼虫所产的虫卵,但主要查幼虫,但该病因幼虫量少,且幼虫排出缺乏规律性,用常规大便检测方法,漏诊率可高达70%,查粪便中幼虫的方法有:

  1、直接涂片找幼虫。

  2、醛醚离心法。

  3、Baermann漏斗分离法,取圆形铜丝纱一片,四边折成篮子状,底部衬纱布两层,置于口径15cm的漏斗内,漏斗出口接一可控橡皮管,将患者粪便适量置于上述纱布层上,加入适量40~46℃之温水浸润粪便,幼虫即可移行至水中并集中于漏斗底部,数小时后可开管收液镜检。

  4、琼脂板孵育法,粪便中幼虫检出率可达96.8%,并可在琼脂板上发现特有的幼虫行迹现象,也可采集十二指肠液镜检查找幼虫。

  三、病原血清学检查

半数以上患者血清IgE水平升高,但全身播散性感染患者特异性IgE水平却显著低于非播散性感染患者,约90%患者,血清中存在针对丝状蚴抗原的IgG与IgE抗体,美国CDC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检测76例经大便幼虫确诊的患者,敏感性达94.6%。

  四、成虫抗原皮内试验和间接荧光试验可辅助诊断。

  五、其他检查

06类圆线虫病病人的饮食宜忌

  类圆线虫病患者的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此外,患者还需注意忌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患者饮食上还应注意:

  1、多喝开水。

  2、食物要煮熟吃。

  3、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07西医治疗类圆线虫病的常规方法

  类圆线虫病通过驱虫药物的治疗效果较好,具体包括如下:

  1、甲苯达唑100mg/次,2次/d,连服4天。

  2、阿苯达唑400mg,顿服,共3天或14~15mg/(kg·d),5~7天疗法,治愈率68-86%。

  3、噻苯达唑(thiabendazole,TBZ)25mg/(kg·次),2次/d,连服2~4天,以混悬液效果较好,如为片剂,宜嚼碎吞服,治愈率可达90%左右,但副作用较大,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

  4、伊维菌素本品治疗效果好,患者耐受性强,可望作为抗粪类圆线虫感染的一线药物。

  5、其他治疗重症患者,病情复杂,除杀虫药物外,积极采取对症及支持疗法,如抗休克,纠正失水及电解质紊乱,控制继发感染等。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