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心脏 > 心脏转移瘤

心脏转移瘤简介

相关问答

  心脏转移性肿瘤是指全身恶性肿瘤经各种途径转移至心脏并在此生长所形成的肿瘤1893年由Heketoen首次报道。与肝肺或脑相比,肿瘤转移到心脏的概率较少,临床表现也常不明显,但其意义尚关系到它们能酷似更常见的心脏疾病及有时因心脏转移的原因而致命。流行病学:由于心脏转移瘤生前诊断

【详情】

01心脏转移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一、发病原因

  所有恶性肿瘤均可发生心脏转移。最常见的肿瘤是肺癌,其他较常见的依次是乳腺癌、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等。最易发生心脏转移的肿瘤是黑色素瘤,最常见的细胞类型是腺癌。近年,由于艾滋病的发病率的升高,艾滋病所致的淋巴瘤和Kaposi肉瘤的心脏转移亦占有重要地位。主要的原发病有:

  1、急性白血病RobertsWC等报道,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心肌白血病浸润率为37%。浸润各心腔的心壁,心包及心包下的脂肪组织。白血病的沉积,几乎都呈灶性,常位于心内膜内。其浸润常伴有出血,但也有不同于这两种局部情况者。在许多病人这些浸润和(或)出血不产生可辨认的症状或体征。心肌白血病细胞浸润的程度和心电图改变似有联系。

  2、黑素瘤GlancyDL等报道,转移性肿瘤中,黑素瘤累及心脏的发生率最高。心脏转移中,转移到心肌者比心外膜者多,这提示转移到心脏是通过血路途径。

  3、淋巴瘤恶性淋巴瘤的转移,据McDonnellp等报道,在各种肿瘤转移到心脏或外周的心包膜中,约占9%。淋巴瘤累及心脏的临床表现,一般是非特异性的,或在病人活着时不足以识别。肿瘤侵犯心脏远较临床怀疑的广泛。PerryMC发现累及心脏有三种类型:心包膜,心外膜-外膜,以及弥散的间质-血管周围。认为这三种类型分别与直接蔓延,通过心脏淋巴路的逆流,以及血路扩散相关。

  4、肺癌或乳腺癌肺癌和乳腺癌累及心脏是通过直接扩散或通过淋巴路的逆流转移,到心脏和心包膜。后一途径可能导致多个小结节的转移灶;而直接蔓延通常是一个部位的侵入。BurnettRC等认为,血路转移仍是最常见的途径。

  5、肾上腺样瘤肾上腺样瘤因有时扩散到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甚或右心室而著称。ChohJH等认为,积极的手术方法可能获得成功的切除。

  二、发病机制

  1、肿瘤转移的途径

  (1)直接浸润:多为胸壁、肺及纵隔肿瘤,主要侵犯心包,也可累及心肌。

  (2)淋巴道扩散:可不同程度侵犯心肌,最常见于淋巴瘤和霍奇金病。

  (3)血行转移:经血行,经冠状动脉进入心肌,病灶常多发性,见于黑色素瘤,淋巴瘤等。

  (4)种植:主要种植到心包,可导致渗液,栓钉,或缩窄性心包炎。

  2、肿瘤转移部位

  (1)心包转移:最常见占34%,转移到心包可导致心包渗液,心包填塞,或缩窄性心包炎。

  (2)心肌转移:占21%,心外肿瘤转移到右心房,可相似于心房黏液瘤和累及三尖瓣。许多种类的肿瘤,如肉瘤、淋巴瘤,Wilms’肿瘤(维尔姆斯瘤)、肾上腺样瘤、睾丸癌以及嗜铬细胞瘤等心脏转移都可产生这些表现。继发于转移癌的右心室梗阻,可发生右室流出道梗阻而伴有气短,以及由于右心室过度负荷而猝死。在一些病人,转移的损害是由孤立性病灶引起,可使诊断更为困难。Calaroney等报道,转移性肿瘤左心房受累,也可产生间歇性瓣膜梗阻,与心房黏液瘤相似;或破碎后引起动脉栓塞。转移到左心室腔内,可引起左室流出道梗阻,Hanley曾通过取心内肿瘤组织做活组织检查做出诊断。

  (3)心内膜转移:占5%,心外肿瘤转移直接到心内膜或心瓣膜表面极少见,可能与这些组织血管较少有关。典型的病例,累及心内膜的表现酷似二尖瓣或三尖瓣狭窄。Perry报道,诸如来自肾、睾丸、肝、肺或甲状腺等癌肿转移到的心内膜瘤栓,可产生血流动力学梗阻,心脏杂音,以及体循环栓塞。

  (4)心包及心肌同时受累:占40%,心脏的各房室均可受累。

  心脏转移性肿瘤比较少见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心肌强烈的搓揉活动,心内膜血管较少,心脏横纹状的肌肉系统使用特殊的代谢途径,血流迅速通过心腔,以及心脏和周围结构缺乏淋巴管交通从而使该种扩散方式困难。另外,冠状动脉从主动脉发出时呈直角,使得肿瘤细胞经此血路扩散比较困难。

02心脏转移瘤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可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

  1、呼吸困难和乏力多数心力衰竭病人因运动耐力下降而出现呼吸困难或乏力症状而就医。休息状况下,严重者也有症状,还可以出现夜间憋醒。

  2、下肢水肿患者可能出现体液潴留症状,如腿部或腹部水肿等,并以此为首要或惟一症状就医。这些病人的运动耐量降低是逐渐发生的。

  3、无症状或其他心脏病或非心脏病所致的症状在检查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肺部或躯体血栓栓塞性疾病等其他疾病时,才发现这些病人有心脏扩大或功能不全表现。

  4、心衰加重的早期表现左心功能降低的早期征兆是:在原来心功能正常时,出现不明原因的疲乏或运动耐力降低以及心率增加15~20次/分。继续发展则出现睡觉需用枕头抬高头部、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查体可见左心室增大、闻及舒张早期或中期奔马律,两肺尤其肺底部有湿啰音,还可有干啰音和哮鸣音,提示左心功能障碍。

  5、急性肺水肿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烦躁不安伴有恐惧感,呼吸频率可达30~50次/分;频繁咳嗽并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听诊心率快,心尖部常可闻及奔马律;两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

03心脏转移瘤有哪些典型症状

  心脏转移肿瘤的发病年龄为2.5~58岁,21~40岁占77.7%,男女发病比为2.7∶1,本病常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依原发肿瘤的部位,类型及心脏转移的部位,范围而异,常见的表现有。

  1、充血性心力衰竭:只有肿瘤在心脏广泛浸润时才出现,且呈顽固性和难治性。

  2、心律失常:肿瘤侵犯心肌,可发生各种类型的异位搏动和快速性心律失常,累及室间隔和传导系统则出现房室或室内传导障碍,严重的可发生猝死。

  3、心包填塞:多见于心包转移瘤,亦可见于心肌转移瘤。

  4、转移肿瘤:若发生在房室瓣口或心室流出道,则可出现相应部位梗阻的症状和体征,此外,部分病例可出现顽固的心绞痛,少数可出现心肌梗死和心脏破裂。

04心脏转移瘤应该如何预防

  1、预后:预后不佳,少有存活时间较长者恶性黑色素瘤转移不只是心脏,大多数是多脏器转移死亡常是由于转移瘤的并发症,而不是单纯由于转移的心脏肿瘤,如出现恶病质、出血、感染等恶性黑色素瘤心脏转移率最高,病势凶险,难以控制,生存时间短,必须引起重视

  2、预防:恶性黑色素瘤属于高度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虽然不高,但由于医生和病人对其严重性认识不足,治疗效果也极不满意手术切除时必须广泛,距原发灶3~5cm以上,即或如此仍有复发和转移一般不应该作切取活检,如取活检应与根治性手术的时间尽量缩短,以避免或减少复发和转移

05心脏转移瘤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心电图:无心肌缺血的病人,一旦出现缺血性ST-T改变,诊断肿瘤心脏转移的特异性达96%,且可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心室肥大。

  2、心脏X片:可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影不规则突出,心影与邻近肿块相连。

  3、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心脏扩大,局部或多部位增厚,心壁活动度降低,以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为优(图1B)。

  4、心脏CT:能了解肿瘤大小,部位,肿瘤与其他胸腔结构的关系。

  5、磁共振成像:有作者认为是首选的无创性检查,可观察心脏与邻近组织,鉴别继发或原发肿瘤,了解肿瘤的部位,范围,且有高清晰度和高分辨力的特点。

  6、心脏造影:冠状动脉造影多为阴性,心室造影可见心脏扩大,变形,充盈缺损,心壁局部运动改变。

06心脏转移瘤病人的饮食宜忌

  注意饮食搭配,科学进餐:应进食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并添加肉、鱼、蛋、奶、蔬菜、水果等。饮食不要过量,禁忌烟酒、咖啡及刺激性食物。心功能较差的病人要限制钠盐的摄入;应用利尿药的病人,注意观察尿量及体重的变化,保持摄入量与尿量基本平衡。原则上,多吃一些含高蛋白及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对身体恢复很重要。注意控制高血脂、高血糖,是预防和减缓冠状动脉本身或术后桥血管再堵塞的重要措施之一。

07西医治疗心脏转移瘤的常规方法

  一、治疗

  1、由于心脏转移肿瘤是恶性肿瘤全身转移扩散的结果,属于疾病的晚期阶段,此时病因治疗常无实际意义。大多数病例给予支持治疗、对症处理,以减轻痛苦和延长生命。

  2、心力衰竭仍可使用洋地黄、利尿及扩血管药物,但疗效差或病情易反复。增加洋地黄用量有加大中毒的危险。

  3、对心律失常,心肌浸润所致的心律失常常难以控制,且多数抗心律失常药有致心律失常作用,故对一般非致命心律失常不主张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致命的或潜在的恶性心律失常可予药物或电学治疗。

  4、出现心包填塞时行心包穿刺抽液减压,可同时心包腔注入某些抗肿瘤药物。

  二、预后

  转移性心脏肿瘤总体预后不良,常于临床诊断作出前即死于原发病及其并发症。但积极合理地处理好原发病灶和心脏转移病灶,并辅于其他治疗,也有存活数年的病例报道。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