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心脏 > 心瘅

心瘅简介

相关问答

   1、心瘅:又名心热病。在《汉书艺文志》之前已有心瘅之病名,因其《方技略》谓古代有“五脏六府瘅十二病方”,其五脏瘅中当有心瘅,可惜已佚。《外台秘要》卷四:“心瘅,烦心,心中热。”

   2、心瘅:指因外感温热病邪,或因手术等创伤,温毒之邪乘虚侵入,内舍于心,损伤心之肌肉、内膜。以发热,心悸,胸闷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瘅(热)病类疾病。

【详情】

01心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心瘅指因外感温热病邪,或因手术等创伤,温毒之邪乘虚侵入,内舍于心,损伤心之肌肉、内膜。以发热,心悸,胸闷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瘅(热)病类疾病。

02心瘅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1、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于任何阶段。与其他并发症相比,心力衰竭可严重影响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后及其疗效,也是主要致死原因。瓣膜严重损坏、心肌脓肿和栓塞性心肌梗死是引致心衰的主要原因。

  2、栓塞约有:2/3急性心内膜炎并发动脉栓塞,而亚急性患者约占1/3。按照其发生率的次序为脑、肺、心脏、脾及四肢动脉。由于老年常患有动脉粥样硬化,也易发生动脉栓塞,栓塞的后果取决于栓子大小和栓塞部位。

  3、其他:此外尚有心肌梗死,传导障碍,心律失常,心肌炎和心肌脓肿等。少见的并发症还有细菌性动脉瘤,肾功能障碍以及转移性感染等。

03心瘅有哪些典型症状

  1、起病前:1~3周有发热、因痛或腹泻病史;或原有心痹、先天性心脏病史,复患感冒、热淋,或因手术、器械检查后发病。

  2、表现为:胸闷,乏力,心悸,气短,多汗,或持续发热,消瘦,面色苍白,头晕,严重者可有唇甲青紫,烦躁不安等症状。

  3、体检:可有心脏扩大,心尖区收缩期杂音,心音减弱,心律失常,心包摩擦音等;或见皮肤粘膜瘀点,杵状指(趾),脾肿大,原有心脏杂音性质改变,甚至出现新的杂音。

  4、心电图:有ST―T改变,各种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有心脏扩大,甚至心包积液表现,或发现心脏赘生物。

04心瘅应该如何预防

  心瘅应该如何预防:

  1、强调充分休息和补充营养,急性期卧床休息至体温正常后3~4周注意防止反复感冒

  2、原有心痹、先天性心脏病者,应注意其原发病情况,并作相应处理

  3、体针疗法:选合谷、曲池等穴,用平补平泻法

  4、西药可选择有效抗生素,或抗病毒药如病毒唑等进行治疗

05心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心瘅患者应该做以下相关检查:肥达氏反应,心电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尿常规,血常规,便常规。或者进行中医检查。

06心瘅病人的饮食宜忌

  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2、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3、充分休息和补充营养,急性期卧床休息至体温正常后3~4周。注意防止反复感冒。

07西医治疗心瘅的常规方法

  心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1、风热外袭证:发热恶风,或低热不退,胸闷心悸,或咳嗽,汗出口微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结代。解表清热。治疗秘方:A-766号。

  2、气分(热盛)证:身壮热,不恶寒,但恶热,口渴欲饮,汗多,心悸心烦,气粗,大便秘结,小便短黄,面赤,舌红,苔黄少津,脉洪数。辛寒清热

  3、热入心营证:身热夜甚,心烦不寐,甚或神识模糊,渴不多饮,斑疹隐隐,或见出血,尿黄便结,舌绛无苔,脉细数。清心凉营。

  4、正虚邪恋证:发热之后,余热尚存,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尿少便结,舌瘦而红,苔少或有裂纹,脉细弱而数。益气养阴、清泄虚热。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