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心脏 >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简介

相关问答

  窦性心律不齐是窦性周期长短不一,最长周期减去最短周期其差超过120毫秒,窦性心律不齐常见于年轻人,尤其是心率较慢或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时(例如服洋地黄或吗啡之后)。窦性心律不齐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偶发、频发、“复杂”的室性早搏和无症状的非持续性室速,一般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随心脏病严重程度加重而增多。这些病例多没有独立的预后意义,但可能是心脏病的早期表现。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窦性心动过速:窦房结自律除极的频率增加,超过正常窦性心律的上限,即成人超过100次/分,儿童则高于相应年龄的正常范围,即称为窦性心动过速。

  2.窦性心动过缓:当窦性心律频率低于60次/分时,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

  3.窦房结暂停:窦房结在一个或多个心动周期中不能产生冲动,以致未能激动心房或整个心脏时,称为窦房结暂停。

  4.窦性心律不齐:指窦房结不规则地发出激动所引起的心房及心室的节律改变,称之为窦性心律不齐。

  5.窦房传导阻滞: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不能通过窦房结与心房肌组织的连接区,便称为窦房传导阻滞。

【详情】

01窦性心律不齐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窦性心律不齐是一种常见病,有不少病可以心律失常的形式为突出表现,但不一定都是心脏病,因一些正常人也可出现心律失常。曾有学者对正常人的心脏进行24小时的动态心电观察,发现有70%左右的正常人出现早搏,但均无任何临床症状。常见出现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有:

  1.正常心脏:疲劳、喝浓茶、烟酒剌激、情绪激动及冷饮等,常可出现心律失常。

  2.器质性心脏病:如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后遗症,以及可以引起一过性心律失常的风湿性心肌炎、白喉及流感等急性感染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等。

  3.药物作用:如洋地黄、奎尼丁、锑剂、氯化喹啉、灭虫宁、安眠药中毒等均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

  4.严重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如严重高血压、低血钙,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产生室内传导阻滞而导致心脏骤停。严重低血钾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而导致心室颤动。严重酸中毒可直接抑制心肌而使收缩无力,并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导致心脏骤停。

  5.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引起心动过速或心房纤维性颤动。

02窦性心律不齐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窦性心律不齐会导致哪些并发症:

  1.窦性心律不齐可使血液循环失常:当发生心律失常时,心房和心室收缩程序改变,能使心排血量下降30%左右,引起病人心虚、胸闷、无力等症状。心前区剧烈疼痛:可见于心肌梗塞合并严重心律失常。

  2.窦性心律不齐较严重可致窦性停博、窦房阻滞和心动过缓,出现心动过速综合症(又称慢-快综合症)

  3.窦性心律不齐可导致瘁死:发生瘁死最多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传导阻滞引起瘁死的发生率最高。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可出现心前区剧烈疼痛、抽搐、晕厥及猝死。

  4.晕厥:可见于阿—斯氏综合征、室性心动过速、快速心房纤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高度窦房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5.抽搐:可见于阿—斯氏综合征。

  6.猝死: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室颤动、未经治疗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室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室停搏、预激综合征等所引起的心脏停跳。

03窦性心律不齐有哪些典型症状

  窦性心律不齐很少出现症状,但有时两次心搏之间相差较长时,可致心悸感。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一般无症状;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常可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等症状。

  窦性心律不齐可见于任何年龄,老年患者更多见。心动过速发作呈阵发性,即突然发生、突然终止,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不等,发作时心率为100-200次/分,多数,100-130次/分。常因情绪激动、紧张、运动等诱发,部分病例无明显诱因。其临床症状与心动过速时的心率、持续时间有关,心率较慢时可无症状或症状较轻,而心率较快时(尤其120>次/分)可出现心悸、气短、头晕,甚至晕厥前兆等表现。

  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50次/分,一般无明显症状。当严重心动过缓引起心排出量下降,并造成各脏器和组织供血不足时,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悸、胸闷等症状,甚至出现黑蒙、晕厥、或诱发心绞痛心功能不全。

04窦性心律不齐应该如何预防

有效预防窦性心律不齐的措施如下:

1.积极防治原发病,及时消除原发病因和诱因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2.如窦性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动过缓为主,要警惕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发生,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3.注意生活和情志调理,应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05窦性心律不齐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心电图显示窦性P波,P波速率低于每分钟60次,PR间期大于0.12秒。1.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2.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诊断标准:

  ①在正常窦性心律中,突然出现显著的长间歇。

  ②长间歇中无P-QRS-T波群出现。

  ③长间歇的P-P间歇与正常的窦性P-P间期不成倍数。

  ④在长的P-P间歇后,可出现逸搏或逸搏心律,以房室交接区逸搏或逸搏心律较常见,室性或房性逸搏较少见。

  ⑤凡遇交界性逸搏心律为单一心律时,应考虑持久性窦性停搏(窦性静止)的可能。

  在较正常PP间期显著长的间期内无P波发生,或P波与QRS波群均不出现,长的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长间歇后可有交界性或室性逸搏。

  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标准为:

  ①临床上有突发突止的发作特点但心动过速持续时间较短持续性者(>30秒)少见。

  ②P′的形态心房激动顺序与窦性P波者相似。

  ③可做食管电生理检查:可经SS或RS程序刺激诱发和终止心动过速。

  ④无创性检查诊断和鉴别有困难时可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后者有确定诊断的价值主要观察和测定心动过速诱发后心房激动的顺序当顺序符合由上向下由右向左并与窦性心律的心房激动顺序完全一致时则可确诊。

06窦性心律不齐病人的饮食宜忌

  窦性心律不齐患者主要应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少食用含脂肪和胆固醇高的饮食,其次还需控制食盐的摄入量,以免给心脏造成负担。窦性心律不齐吃什么,专家建议,为预防和治疗心律不齐,应多吃一些富含钾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新鲜肉类;多喝果汁也能大大增加钾的日常摄入量。一只中等大小的香蕉中含有451毫克钾;一杯切成小块的哈密瓜中含有494毫克钾;一碗熟卷心菜中则含有146毫克钾。

  在一星期内的1-3餐中,用鲑鱼和鲭鱼代替牛肉、鸡肉和乳制品,可减少膳食中饱和脂肪的摄入量;同时,增加了Ω-3脂肪酸的摄入量,而Ω-3脂肪酸有助于预防可导致心脏病发作的严重心律不齐问题;另外,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些专家认为,每天摄入少量咖啡因(不超过300毫克,大约等于3杯煮好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不会引起严重的心脏问题;但如果超过这个饮用量,就有可能引发心律不齐。而酗酒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酗酒者不但比普通人更可能患心律不齐,而且由于患严重心律不齐而发生猝死的几率,也比普通人要高出许多。

07西医治疗窦性心律不齐的常规方法

  一般不需治疗,消除病因或诱因后,症状可消失。有明确的原发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症状明显时可给β受体阻滞剂或镇静剂等药对症处理。药物治疗缓慢心律失常时,一般选用增强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药物,如拟交感神经药(异丙肾上腺素等)、迷走神经抑制药物(阿托品)或碱化剂(克分子乳酸钠或碳酸氢钠)。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则选用减慢传导和延长不应期的药物,如迷走神经兴奋剂(新斯的明、洋地黄制剂)、拟交感神经药间接兴奋迷走神经(甲氧明、苯福林)或抗心律失常药物。

  目前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已有50种以上,常按药物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作用来分类。

  第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又称膜抑制剂。有膜稳定作用,能阻滞钠通道。

  第二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即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其间接作用为β-受体阻断作用,而直接作用系细胞膜效应,这类药物有:心得安,氨酰心安,美多心安,心得平,心得舒,心得静。

  第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系指延长动作电位间期药物,可能系通过肾上腺素能效应而起作用。具有延长动作电位间期和有效不应期的作用。其药物有:溴苄铵、乙胺碘呋酮。

  第四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系钙通道阻滞剂。主要通过阻断钙离子内流而对慢反应心肌电活动超抑制作用。其药物有:异搏定、心可定等。

  第五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即洋地黄类药物,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主要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而起作用的。其代表药物有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K+、地高辛等。

  除以上五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外,还有司巴丁、卡泊酸、门冬氨酸钾镁、阿马灵、安地唑啉、常咯啉、醋丁酰心安、心得宁等。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