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医生,你快帮我看看,我最近手总抖,大家都说我得了帕金森,我才31岁啊!”
帕金森病的患者早期确实多出现手抖的症状,那这位小伙子真的这么年轻就得了帕金森病吗?帕金森病的早期到底都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帕金森病的患者中确实以震颤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比较多,但是这种震颤为静止性的震颤,也就是说患者处于静止的状态时震颤的明显,而运动时减轻或停止,同时在紧张或激动时震颤加重,而睡觉时消失,而且帕金森病的震颤症状多由一侧上肢发生,逐渐才会波及到同侧下肢及对侧上下肢。
帕金森病患者早期的运动症状除了静止性震颤外,还有运动缓慢及减少的表现,比如走路拖沓、系扣子、系鞋带等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减少,如面具脸等表现。
除此之外,部分帕金森病患者早期即出现嗅觉减退、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所以不是震颤就是帕金森病哦!
在和这位小伙子沟通中,我发现他的手抖是双侧,而且除了手抖他没有其他症状,同时据他说震颤的症状在饮酒后有减轻的倾向,所以我考虑他并不是帕金森病,而是特发性震颤。
虽然帕金森病还不能治愈,但是提倡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有可能达到延缓病情进展的效果,所以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一旦出现了震颤、动作缓慢或少动的患者,一定及时就诊,帕金森病属于神经系统变性病,所以应就诊科室神经内科,其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人,所以也可以就诊于老年病科。
对于怀疑帕金森病的患者,可以通过分子影像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或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等进行诊断,同时嗅觉测试可以发现早期患者的嗅觉减退,而经颅超声可能发现绝大多数帕金森患者的黑质回声异常增强,有时也通过心脏间碘苄胍(MIBG)照相术来显示心脏交感神经元的功能,部分早期帕金森患者的总MIBG摄取量是减少的。当然在临床上,有些患者的症状非常典型,根据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老人检查身体这天门诊,一位老人由家属搀扶着颤颤悠悠的走进诊室,看着他走路的姿势,颤抖的手,呆滞的表情,我初步考虑他是一位帕金森病的患者,下一步我将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印证我的诊断。作为神经内科的医生,帕金森病的患者在我们科并不少见,而一位帕金森病的患者来到诊室,怎么尽快明确患者的诊断以便于尽快治疗,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我们当然也有一套自己的流程。第一步,了解发病过程:对于患者病史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上面提到的这位老人,通过家属的描述我得知老人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不自主震颤,后来逐渐发展到右下肢,现在左侧的肢体也都出现震颤,2年前出现吃饭、穿衣、走路等动作缓慢,开始时系扣子、鞋带等动作慢,后来做什么都变慢,而且感觉自己肢体僵硬,1年前出现尿频、尿急,无尿失禁,目前走路总是慌慌张张的,有时站不稳,还摔倒过3次。第二步,了解既往病史及其他伴随症状:患者既往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甲减等病史,也没有长期口服的药物,除了上面说的震颤、动作缓慢、尿频、尿急的症状,家属说其实他开始发病之前就睡眠很差,而且据他说除非特别刺激的味道,否则一般的味道都闻不到,平时大便也不太通畅,经常便秘。除了这些一位,没有发现其他的不适。第三步,体格检查:在查体中发现患者嗅觉减退,面具脸,记忆力减退,慌张步态,无肢带动作,转身慢,双上肢静止性震颤,四肢肌张力高。后拉试验(+),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未引出。其实在通过前三步,我已经基本上明确了患者帕金森病的诊断,其发病过程非常典型,以震颤为首发,同时伴有动作缓慢、肌强直等典型运动症状;在了解病史的过程中,又发现其伴随有嗅觉减退、睡眠障碍、二便障碍等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还排除了其他病史,如感染、外伤、脑血管病等;后来又在查体过程中发现了面具脸、记忆力减退、肌张力高、后拉试验阳性等典型体征。但下一步还是得需要通过一些辅助检查来帮助排除一些诊断,同时也需要做一些检查来明确诊断,还与要对患者目前的病情进行评估,给予针对性治疗方案。第四步,辅助检查:在为患者选择辅助检查时,首先头颅影响检查必不可少,其头颅核磁结果回报有小面积缺血灶,但这些缺血灶面积小、数量也不多,所以不考虑脑血管病所致。在查体时已经发现嗅觉减退,所以并没有做嗅棒检查,但在心脏间碘苄胍(MIBG)照相术时提示其总MIBG摄取量是减少的,同时11C-CFT核素显像中可见多巴胺转运体明显的减少。故此我们明确了帕金森病的诊断。在明确诊断后,我们还将会通过一些评估手段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从而明确目前的分期及主要症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康复。
消化不良帕金森的病人为什么会出现便秘、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应该怎样预防和治疗呢?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变性病,所以它并不只是影响运动系统,还会影响呼吸、消化、泌尿、精神等多个系统,这篇文章我们主要来说说帕金森病对患者消化系统的影响。帕金森病所导致的消化系统不适症状的发生概率大概在50%-67%,其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不但与其导致震颤和肌肉僵硬有关,更主要是通过其导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因为帕金森患者会出现震颤和肌肉僵硬的症状,而这些导致患者出现下颌抖动、咀嚼肌僵硬及咽部协调功能障碍,从而导致患者吞咽困难、咀嚼缓慢,从而可能出现呛咳、噎塞的症状。而帕金病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以导致胃肠平滑肌肉僵硬、运动缓慢,同时相互间的协调出现障碍。而将胃的蠕动和消化功能障碍,将出现食物不能及时被消化和排空,过多的食物堆积在胃里,将会引起饱胀、恶心甚至呕吐的症状;而小肠和结肠功能不良,导致重吸收障碍及蠕动功能下降,也将导致胀气、便秘等症状的出现。对于帕金森引发的消化系统症状,首先患者需要注意在咀嚼食物是不要着急,尽量嚼烂、嚼碎,如果真的吞咽困难很严重,那么可以再医生进行评估后选择是否留置胃管或行胃造瘘手术来帮助进食。其次,对于帕金森病的患者来说,注意多饮水同时饮食中多摄入高纤维素的食物对于预防便秘是非常有效果的。除此之外,也注意在情况允许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胃肠功能障碍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最后,对于消化道症状严重的患者,通过生活习惯的注意不能改善的,可以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一些增强胃肠动力、改善腹胀、恶心等不适症状及治疗便秘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护理老人起居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多系统并发症,那么这些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的有哪些?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帕金森病不仅导致患者出现运动并发症,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感觉障碍、精神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多系统并发症,在这些并发症中,发生率比较高的是运动并发症(症状波动、异动症、冻结步态等)、泌尿系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障碍及睡眠、感觉、精神障碍等。运动并发症:(1)症状波动:症状波动主要有两种情况,即疗效减退(剂末现象)和开-关现象,疗效减退指每次用药的有效时间缩短,此时可以增加用药次数或剂量,也可改用缓释剂型或加用其他药物。开-关现象主要表现是症状存在突然缓解和加重的情况,此时可改用长效剂型,如在医院可使用微量泵持续用药。(2)异动症: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舞蹈样或肌张力障碍样动作,其发作包括剂峰异动症、双向异动症和肌张力障碍,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治疗。(3)冻结步态:帕金森的患者有些会出现开步及转身困难,此时很容易出现摔跤甚至骨折,对于这一运动并发症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试用MAO-B抑制剂等,但只要还是靠日常的注意,走路时注意调整重心,可以采用踏步走、大步走或想象跨越物体的跨步走,同时对于比较严重的患者,需应用拐杖等助行器或轮椅等,主要是做好防护,预防摔倒。2、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病对于自主神经的影响可能导致多系统的功能障碍(1)消化系统:患者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腹胀、恶心及便秘等症状,此时饮食上需注意多饮水、多进食高纤维食物对于缓解便秘比较有效,除此之外必要时可适当口服助消化、增强胃动力及通便的药物。(2)尿频、尿急:帕金森患者早期就可能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如果只是伴有尿频、尿急的症状患者可以在晚餐后限制饮水量,以避免频繁起夜影响睡眠,对于同时伴有前列腺问题的男性患者,可适当使用索利那新等药物。(3)体位性低血压:对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帕金森患者,可以在饮食中适当增加盐和水的摄入,睡觉时抬高头位,同时需注意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避免摔倒。3、感觉障碍:早期帕金森患者就可能出现嗅觉减退,对此并没有特殊的处理方法。除此之外比较常见的感觉障碍肢体的麻木、疼痛及不安腿综合征,此时需要医生的帮助,适当调整治疗方案,多数可得到改善。4、感染:感染多出现在帕金森中晚期的患者,也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一大主要并发症。(1)帕金森患者晚期多存在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的情况,很容也发生异物进入呼吸道而导致肺感染,而且晚期患者多处于卧床状态,此时更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所以对于晚期患者的护理,需注意饮食均衡、营养丰富,这样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抵抗力,除此之外按时翻身、拍背非常重要,这样不仅有效预防肺感染,同时还可以预防另外一大卧床的并发症-褥疮。(2)褥疮:褥疮对于卧床患者是常见的但又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除了上面提到的定时翻身,家属还要注意患者身体压着的地方有没有发红、皮肤变薄的情况,及时按摩、涂药,以免加重发生破溃,一旦出现破溃将比较难愈合,此时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3)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尿道炎等都是帕金森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出现这些情况,患者需注意多饮水、勤排尿,同时注意私密处的清洁和卫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5、精神障碍:帕金森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多种多样,如抑郁、焦虑、梦境、欣快、躁狂甚至思维错乱、意识模糊等,除此之外患者还会出现认知障碍和痴呆,对于精神系统的并发症,需要家属给予耐心的陪伴及心理疏导,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不同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对于严重的幻觉、精神错乱、意识模糊等可加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奥氮平等,对于认知障碍和痴呆可加用抗胆碱药物如多奈哌齐、加兰他敏等。帕金森可怕,它的并发症同样不容小觑,患者及家属在平时的生活中需要注意防范,一旦出现也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以免加重。
老人检查身体“医生,医生,你快帮我看看,我最近手总抖,大家都说我得了帕金森,我才31岁啊!”帕金森病的患者早期确实多出现手抖的症状,那这位小伙子真的这么年轻就得了帕金森病吗?帕金森病的早期到底都会出现什么症状呢?帕金森病的患者中确实以震颤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比较多,但是这种震颤为静止性的震颤,也就是说患者处于静止的状态时震颤的明显,而运动时减轻或停止,同时在紧张或激动时震颤加重,而睡觉时消失,而且帕金森病的震颤症状多由一侧上肢发生,逐渐才会波及到同侧下肢及对侧上下肢。帕金森病患者早期的运动症状除了静止性震颤外,还有运动缓慢及减少的表现,比如走路拖沓、系扣子、系鞋带等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减少,如面具脸等表现。除此之外,部分帕金森病患者早期即出现嗅觉减退、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所以不是震颤就是帕金森病哦!在和这位小伙子沟通中,我发现他的手抖是双侧,而且除了手抖他没有其他症状,同时据他说震颤的症状在饮酒后有减轻的倾向,所以我考虑他并不是帕金森病,而是特发性震颤。虽然帕金森病还不能治愈,但是提倡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有可能达到延缓病情进展的效果,所以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一旦出现了震颤、动作缓慢或少动的患者,一定及时就诊,帕金森病属于神经系统变性病,所以应就诊科室神经内科,其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人,所以也可以就诊于老年病科。对于怀疑帕金森病的患者,可以通过分子影像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或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等进行诊断,同时嗅觉测试可以发现早期患者的嗅觉减退,而经颅超声可能发现绝大多数帕金森患者的黑质回声异常增强,有时也通过心脏间碘苄胍(MIBG)照相术来显示心脏交感神经元的功能,部分早期帕金森患者的总MIBG摄取量是减少的。当然在临床上,有些患者的症状非常典型,根据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老人进行运动得了帕金森病,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方面作为帕金森患者的家属,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正确的护理方法而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让他们生活的尽量舒服想知道日常该做些什么,那么就看看这篇文章吧!无论是在查房时还是在门诊时,我经常会和帕金森的患者及家属交流一些帕金森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和正确的护理方法,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这些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及改善病情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对于帕金森的患者和家属来说,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和护理方法也是基于帕金森病症状和可能导致的并发症来说的。饮食:帕金森患者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所以饮食中需注意进食高纤维的食物,同时注意多饮水,但如果是伴有尿频、尿急的患者需要限制饮水量,尤其晚餐后少饮水,以免频繁起夜影响睡眠。除此之外,饮食需注意均衡、营养,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体质,尤其对于晚期出现进食困难的患者,营养均衡可保证患者正常的生理需求。1、情绪:帕金森患者尤其较早发病的患者,多会因疾病导致自卑及心理负担,长此以往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此时家属应注意其情绪的变化,多多给予鼓励与支持,同时要有耐性林聆听患者心理想法,让患者感觉爱和温暖,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能够更好的配合医生治疗。2、运动:帕金森患者的主要症状是运动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步态、异常、平衡障碍的情况,可能导致摔倒的发生,此时家人应注意陪同,同时家里可以通过设置扶手、防滑垫等减少摔倒的发生几率。3、康复及锻炼:所以帕金森患者的运动障碍及智力减退等情况,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需要联合康复训练和日常的锻炼,这样不但可以改善肌肉僵直和平衡的障碍,提高生活能力,还可以通过多与人交流、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改善抑郁及智力减退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帕金森患者来说可以尝试瑜伽、太极、散步、游泳等比较适宜的活动。但在锻炼时要注意动作慢一些,避免摔倒和受伤。4、日常护理:首先作为帕金森患者的家属要注意监督患者用药,注意患者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和医生沟通,定期带患者复查。其次要注意上面说的饮食、情绪、运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有时帕金森患者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情况,对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可适当增加盐和水的摄入,睡眠时抬高头位,穿弹力裤,改变体位时不宜太快,以免发生摔倒的情况。最后,帕金森是进展性疾病,晚期的患者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而卧床,此时更加需要患者家属的耐心,对于卧床的患者要注意定时翻身、拍背,同时也要注意预防褥疮等并发症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