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发展的五个“信号”,教您早发现?

老人坐轮椅

经常会被帕金森病的病人或家属问道:“医生,我这个病会不会进展啊?”“医生,我怎么发现我的病进展了啊?”“医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么观察自己的病有没有进展啊?”

您是否也有这些疑问呢?通过这篇文章我们来了解一下帕金森病发展到底有哪些“信号”!

帕金森病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尚没有找到可以阻止其病情发展和治愈该病的方法,但对于帕金森的病人和家属来说,掌握病情进展的信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病情的变化,对于及时治疗,改善症状甚至通过治疗可能延缓一些病情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帕金森的病程是缓慢进展的,一般发病早期进展相较晚期更快,如果治疗及时有效的话,早期可能会持续3-5年的时间,而到了中晚期病情进展相对较慢,如果护理得当、没有其他基础疾病的话,可以持续10-20年的时间。临床上通常选用Hoehn-Yahr分级法来对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期,而帕金森的患者和家属也可以根据这个分级方法来注意观察患者病情的进展。在Hoehn-Yahr分级法的原表中只有1-5期,而近年来医学专家们结合临床表现又添加进了0期、1.5期和2.5期。

0期:没有症状。

1期:单边/侧身体受影响,但没有影响平衡。

1.5期:身体单侧受影响,并影响平衡。

2期:身体双边/侧受影响,但没有影响平衡。

2.5期:身体双边/侧受影响,但是在后拉试验下能够自行恢复平衡。

3期:平衡受影响,轻度到中度疾病,但患者可以独立生活。

4期:严重影响活动能力,但患者可以自行走动和站立。

5期: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只能卧床或坐轮椅。

在Hoehn-Yahr分级法中,1-2期的患者属于帕金森病的早期,此时患者的症状相对较轻,通过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多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而2.5-5期的患者则处于疾病的中晚期,病情逐渐进展,从活动困难到慢慢失去活动能力,最终只能在家属的帮助下进行生活。

在这个分期法中,我们可以看到,帕金森的起病多是由一侧起病,然后逐渐累及对侧,这几期的主要区别在于受累肢体的多少、平衡障碍有无影响以独立生活能力是否存在,所以对于帕金森患者和家属来说,也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症状特点,来发现病情的进展,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

相关文章

帕金森病与其他疾病易混淆,需专业诊断

老人头晕有帕金森病的症状就一定是帕金森病吗?那除了帕金森病还有哪些病会出现类似的症状呢?自古以来都有“对症下药”一说,对于帕金森病也是一样,咱们得先明确了,再来说治疗!在临床工作中,虽然帕金森病是比较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病,而且多数患者也具有典型的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肌强直及姿势平衡症状等帕金森病的症状,但是除了原发性的帕金森病外,还有很多种疾病能够使患者出现帕金森的症状,所以还需要对这些疾病进行鉴别,再明确最后的诊断。帕金森病之所以有一定的误诊率,主要还是由于除了原发性的帕金森病外,还有许多神经系统的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帕金森的症状,容易与帕金森病相混淆的疾病继发性的帕金森综合征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1、继发性的帕金森综合征可发生于脑炎、脑中风(脑卒中)、服用某种药物、接触某些毒物及外伤等情况以后,此时患者多有相关的病史和接触史,同时除了帕金森症状外,在查体时常可发现脑膜刺激征、病理征等阳性的体征,而头颅的影像学检查、脑脊液检查等常常对我们排除这类疾病有很大帮助。2、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其实就是伴发于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帕金森症状,这类疾病主要有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皮质基底节变性、路易体病、小脑性共济失调、肝豆状核变性、多系统萎缩等,对于帕金森患者和家属来说可能很难进行鉴别,但对于有经验的神经科医生来说可以通过患者其他的表现和有意义的辅助检查来帮助患者确诊。上述这些疾病,除了可导致帕金森症状外,多具有自身的特点,如路易体病多早期出现初痴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可出现眼球凝视障碍,肝豆状核变性可发现角膜色素环等。3、除了上面说的这些疾病外,对于帕金森的主要的早期症状静止性震颤,也需要与原发性震颤和抑郁症导致的震颤相鉴别,原发性震颤的患者除了震颤的症状外一般没有其他症状,而且震颤症状在饮酒或服用普萘洛尔后可显著减轻。而抑郁症的患者多是在表情及随意运动减少等方面易与帕金森病混淆,但其往往不会合并肌强直和震颤的症状,我们可以通过患者的症状及相关的量表来进行诊断和评估。帕金森病虽有其典型的症状,但明确诊断仍需全面考虑,在专业的指导下排除其他容易混淆的疾病,从而明确其针对,进行针对性治疗。

“抵御”帕金森病,这些治疗方法是基础

老人进行运动得了帕金森病,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方面作为帕金森患者的家属,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正确的护理方法而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让他们生活的尽量舒服想知道日常该做些什么,那么就看看这篇文章吧!无论是在查房时还是在门诊时,我经常会和帕金森的患者及家属交流一些帕金森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和正确的护理方法,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这些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及改善病情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对于帕金森的患者和家属来说,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和护理方法也是基于帕金森病症状和可能导致的并发症来说的。饮食:帕金森患者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所以饮食中需注意进食高纤维的食物,同时注意多饮水,但如果是伴有尿频、尿急的患者需要限制饮水量,尤其晚餐后少饮水,以免频繁起夜影响睡眠。除此之外,饮食需注意均衡、营养,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体质,尤其对于晚期出现进食困难的患者,营养均衡可保证患者正常的生理需求。1、情绪:帕金森患者尤其较早发病的患者,多会因疾病导致自卑及心理负担,长此以往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此时家属应注意其情绪的变化,多多给予鼓励与支持,同时要有耐性林聆听患者心理想法,让患者感觉爱和温暖,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能够更好的配合医生治疗。2、运动:帕金森患者的主要症状是运动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步态、异常、平衡障碍的情况,可能导致摔倒的发生,此时家人应注意陪同,同时家里可以通过设置扶手、防滑垫等减少摔倒的发生几率。3、康复及锻炼:所以帕金森患者的运动障碍及智力减退等情况,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需要联合康复训练和日常的锻炼,这样不但可以改善肌肉僵直和平衡的障碍,提高生活能力,还可以通过多与人交流、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改善抑郁及智力减退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帕金森患者来说可以尝试瑜伽、太极、散步、游泳等比较适宜的活动。但在锻炼时要注意动作慢一些,避免摔倒和受伤。4、日常护理:首先作为帕金森患者的家属要注意监督患者用药,注意患者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和医生沟通,定期带患者复查。其次要注意上面说的饮食、情绪、运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有时帕金森患者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情况,对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可适当增加盐和水的摄入,睡眠时抬高头位,穿弹力裤,改变体位时不宜太快,以免发生摔倒的情况。最后,帕金森是进展性疾病,晚期的患者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而卧床,此时更加需要患者家属的耐心,对于卧床的患者要注意定时翻身、拍背,同时也要注意预防褥疮等并发症的出现。

帕金森发展的五个“信号”,教您早发现

老人坐轮椅经常会被帕金森病的病人或家属问道:“医生,我这个病会不会进展啊?”“医生,我怎么发现我的病进展了啊?”“医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么观察自己的病有没有进展啊?”您是否也有这些疑问呢?通过这篇文章我们来了解一下帕金森病发展到底有哪些“信号”!帕金森病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尚没有找到可以阻止其病情发展和治愈该病的方法,但对于帕金森的病人和家属来说,掌握病情进展的信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病情的变化,对于及时治疗,改善症状甚至通过治疗可能延缓一些病情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帕金森的病程是缓慢进展的,一般发病早期进展相较晚期更快,如果治疗及时有效的话,早期可能会持续3-5年的时间,而到了中晚期病情进展相对较慢,如果护理得当、没有其他基础疾病的话,可以持续10-20年的时间。临床上通常选用Hoehn-Yahr分级法来对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期,而帕金森的患者和家属也可以根据这个分级方法来注意观察患者病情的进展。在Hoehn-Yahr分级法的原表中只有1-5期,而近年来医学专家们结合临床表现又添加进了0期、1.5期和2.5期。0期:没有症状。1期:单边/侧身体受影响,但没有影响平衡。1.5期:身体单侧受影响,并影响平衡。2期:身体双边/侧受影响,但没有影响平衡。2.5期:身体双边/侧受影响,但是在后拉试验下能够自行恢复平衡。3期:平衡受影响,轻度到中度疾病,但患者可以独立生活。4期:严重影响活动能力,但患者可以自行走动和站立。5期: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只能卧床或坐轮椅。在Hoehn-Yahr分级法中,1-2期的患者属于帕金森病的早期,此时患者的症状相对较轻,通过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多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而2.5-5期的患者则处于疾病的中晚期,病情逐渐进展,从活动困难到慢慢失去活动能力,最终只能在家属的帮助下进行生活。在这个分期法中,我们可以看到,帕金森的起病多是由一侧起病,然后逐渐累及对侧,这几期的主要区别在于受累肢体的多少、平衡障碍有无影响以独立生活能力是否存在,所以对于帕金森患者和家属来说,也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症状特点,来发现病情的进展,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

关怀的温度,帕金森患者的心理疏导缘何重要

陪伴老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时该有多焦虑;患者的病越来越严重时该有多么灰心丧气;患者出现尿频、尿急时该有多么尴尬;患者随时可能摔倒时该有多么恐惧;无法感同身受,但可以设身处地!对于帕金森患者的心理疏导亦很重要。帕金森病是可以影响到多系统功能的神经变性病,初期的运动症状就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的震颤、走路的拖沓、精细动作的缓慢,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健康的患者突然出现了这些生活能力下降的表现,尤其对于较年轻的患者来说将会带来怎样的心理压力,而对于帕金森的治疗,只能通过药物来暂时缓解症状,随着病程的延长,药物的作用也会减退,此时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都将受到影响,这些将给患者带来的精神负担可想而知,所以许多患者会出现抑郁、焦虑、烦躁、自卑等等不良心理状态,此时心理疏导就突显出了它的重要性。那么在对帕金森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时一般都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呢?1、鼓励其表达,认真倾听,给予鼓励:鼓励患者多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去诉说,同时认真倾听,给予积极的鼓励,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心。2、帮助其一起了解疾病,正视疾病:家属可以和患者一起来正视疾病,虽然无法治愈,但是可以通过药物、手术等方法来改善病情,而且医学一直在进步,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提高生活的质量,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帕金森将被攻克。3、给予其足够的安全感,让其重燃生活信心:对于帕金森患者来说很容易觉得自己拖累了家人,从而没有安全感,此时家人应该给予其关心、陪伴,让他感受到家人的爱,同时也可以多陪患者出门与人交流、进行适宜的活动、帮助他一起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些对于其缓解心理压力,对生活重拾信心都是有帮助的。4、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不同患者本身性格、家庭环境就有差异,家属在帮助患者乐观、积极,帮助其树立与疾病抗争的信心的同时,如果患者的心理问题依然严重,则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而且,帕金森病本身也可以导致患者产生心理障碍及精神症状,所以可以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正确良好的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打开心扉,重燃对于生活的信心,这些对于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改善病情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对于帕金森患者的心理治疗,可以通过专业的医生,同时家属的关心、鼓励与支持则更为重要,当然帕金森患者也需要主动去融入社会,多多参与一些文娱活动,这样有助于转移注意力,减少心理负担。

别忽视,帕金森患者要注意的一日三餐

营养餐对于帕金森患者来说一日三餐有什么讲究呢?正确的饮食不仅可以给患者提供一般的营养支持,也有助于预防帕金森可能导致的消化系统并发症来,看看这篇文章怎么说吧!帕金森病不只是引起运动症状,它还可以影响消化系统,导致患者出现胃腹胀气、恶心、便秘等不适,在其治疗过程中不但应该正规的规律药物治疗,在生活中也可以通过饮食来预防和改善这些症状,同时正确的饮食也有助于提高帕金森患者的身体素质及免疫力,对于抵抗感染等并发症也有辅助作用。那么,帕金森患者的一日三餐需要注意些什么呢?1、高纤维素饮食:帕金森患者由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胃肠平滑肌的紧张、运动不协调,容易出现肠蠕动减慢而诱发便秘,多以帕金森患者应多进食高纤维素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等,这些对于预防和改善便秘都是有比较好的效果的。2、关于饮水:多饮水不仅有助于改善便秘,同时帕金森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及多汗的症状,此时也需要多饮水来改善体位性低血压同时也补充排汗过多引起的水分丢失。有些帕金森患者会出现膀胱炎、尿道炎,这时多饮水、勤排尿也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但是需要注意对于只是有尿频、尿急症状的患者,在晚餐后需要限制饮水量,以免频繁起夜影响睡眠。3、关于盐的摄入:如果合并有体位性低血压的帕金森患者可以适当增加盐的摄入量,但是帕金森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所以有一部分同时合并高血压,此时就需要综合考量,过多盐分的摄入不利于血压的控制。4、易消化,少刺激饮食:帕金森患者本身易合并胃肠功能不良,所以饮食在均衡的前提下,应尽量易消化,避免刺激性食物而加重胃肠负担,使不适症状加重。对于出现腹胀的患者,注意减少产气的食物如黑豆、黄豆等的摄入,以免加重胀气。5、均衡饮食:帕金森患者的饮食可以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活动量等按照足够的热量来安排,出高膳食纤维外,也要有适量的糖、蛋白质等,但对于应用多巴胺治疗的患者,应注意避免摄入过多的蛋白质。而对于脂肪的摄入也最好注意控制,尤其是合并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的患者,更应注意减少脂肪的摄入,尤其是动物脂肪。6、特殊饮食建议:对于存在咀嚼能力、消化功能障碍的患者,应以易消化和易咀嚼类半流质为主,而如果咀嚼能力严重受影响,为保证营养的摄入可视情况来选择胃管或胃造瘘来帮助进食。有些研究表明,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具有神经保护、抗氧化、抗炎作用,有可能减缓患者的病理损伤。简单总结,帕金森患者的饮食应均衡营养,保证每日的能量供应,同时适当多进食高纤维的食物,除此之外,就是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有无其他合并的疾病来综合考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