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证的症状表现通常有情绪抑郁、胁肋胀痛、胸闷、食欲不振、月经不调等。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当情志不遂或外邪侵袭导致肝气郁结时,便可能引发上述不适。
1、情绪抑郁
肝郁证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烦躁或易怒。肝失疏泄会影响情志调畅,可能出现长叹气、对事物失去兴趣等表现,尤其在情绪波动后症状加重。
2、胁肋胀痛
肝经循行于胁肋部位,气机郁滞时会出现两侧胁肋部胀满疼痛,疼痛性质多为游走性,在情绪激动或劳累时可能加重,部分患者伴有乳房胀痛。
3、胸闷
肝气横逆犯胃时,可能出现胸部满闷、呼吸不畅等症状,常感觉咽喉部有异物感,但吞咽不受影响,中医称之为“梅核气”。
4、食欲不振
肝郁乘脾会导致消化功能减弱,出现脘腹胀满、不思饮食,伴有嗳气、反酸等消化道症状,大便可能呈现时干时稀的不规律状态。
5、月经不调
女性患者多见月经周期紊乱、经前乳胀、痛经或经血夹有血块,严重者可能出现闭经,这些都与肝失疏泄影响冲任二脉有关。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保持情绪舒畅,避免过度思虑,可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中药调理或针灸治疗,切勿自行滥用疏肝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