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初期的症状通常包括牙齿敏感、牙根暴露、牙龈边缘退缩、牙齿间隙增大以及牙龈颜色改变等。这些症状可能逐渐发展,需及时关注口腔健康变化。
1、牙齿敏感
牙龈萎缩初期,由于牙龈组织逐渐退缩,牙根表面的牙本质可能暴露。牙本质中含有大量微小管状结构,当遇到冷、热、酸、甜等刺激时,会通过牙本质小管传导至牙髓神经,引发短暂尖锐的疼痛感。此时患者可能在刷牙或进食时感到明显不适。
2、牙根暴露
随着牙龈边缘向牙根方向退缩,原本被牙龈包裹的牙根部分会逐渐显露。暴露的牙根表面质地较粗糙,容易堆积菌斑,形成楔状缺损的风险增加。肉眼观察时,牙齿颈部至根部的区域可见黄色或深色的牙骨质。
3、牙龈边缘退缩
初期可能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牙齿的牙龈边缘呈现弧形或V形凹陷,与健康牙龈的扇贝状轮廓形成对比。用牙周探针检查时可发现牙龈与牙齿之间的附着丧失,但此时退缩量一般不超过2毫米。
4、牙齿间隙增大
牙龈萎缩导致牙齿之间原本被牙龈填充的三角区域空隙变大,尤其是前牙区更为明显。患者可能发现食物残渣更容易嵌塞,且使用牙线时阻力减小,提示牙龈支撑力下降。
5、牙龈颜色改变
健康的牙龈呈粉红色,而萎缩初期可能出现局部颜色变淡或发红。若伴随炎症,牙龈边缘可能呈现暗红色,触碰时易出血,但肿胀程度通常较轻。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到口腔科进行牙周检查。日常需采用软毛牙刷和巴氏刷牙法,避免横向用力摩擦牙龈,同时配合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缝。定期洗牙可有效控制菌斑,延缓牙龈萎缩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