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龙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血压偏低的原因有哪些?

血压偏低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贫血、心脏病、感染性休克等疾病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根据具体原因进行干预。

1、生理性原因

部分人群因遗传或体质因素,血压长期处于正常范围的低值区间,但无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属于生理性低血压。这种情况下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避免因体位突然改变引发体位性低血压。

2、贫血

长期贫血患者因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可能引起血压偏低,伴随面色苍白、心悸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琥珀酸亚铁片、维生素B12片、叶酸片等药物改善贫血,日常需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

3、心脏病

心力衰竭、心肌炎等心脏疾病可能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导致循环血量不足,从而引发低血压。此类患者常伴随胸闷、气促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呋塞米片、地高辛片等药物控制病情。

4、感染性休克

严重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锐减,从而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为血压急剧下降、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进行补液、抗感染治疗,如使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

若血压持续偏低并伴随明显不适,建议尽早就医完善血常规、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节食或长时间站立,从蹲位起身时应缓慢以防晕厥。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医院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