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宇飞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感染科

得了血吸虫病会有什么症状?

血吸虫病的症状因感染阶段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可分为急性期症状、慢性期症状以及晚期并发症三类。具体表现与虫体寄生部位、感染程度及个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1、急性期症状

初次感染或大量感染后,患者可能在接触疫水后2-12周出现尾蚴性皮炎,表现为皮肤局部瘙痒、红色丘疹。随后可能出现发热、畏寒、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体温可达39-40℃,常伴有荨麻疹。部分患者伴随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咳嗽、胸痛等呼吸系统反应。

2、慢性期症状

持续感染数月至数年后,虫卵沉积导致组织纤维化。肠道型患者表现为间歇性腹痛、腹泻,粪便常带黏液或血便,可能伴随里急后重感。肝脾型患者可见肝区压痛、肝脾肿大,严重时出现门静脉高压早期征象。儿童患者可能出现发育迟缓,成人则可能伴有乏力、贫血等消耗性症状。

3、晚期并发症

长期未治疗可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出现腹水、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严重并发症。部分虫卵异位沉积可能引发脑型血吸虫病,表现为癫痫、头痛、肢体瘫痪等神经系统症状。泌尿系统受累时可能出现血尿、膀胱纤维化。

该病症状具有隐匿性和渐进性特点,疫区接触史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肝脾肿大或慢性消化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确诊需通过粪便检测、血清学检查或直肠黏膜活检。治疗首选吡喹酮药物,同时需配合营养支持和对症处理,晚期患者可能需要外科干预。日常应避免接触疫水,做好个人防护和饮用水消毒。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医院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