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中毒的初期症状通常包括消化系统不适、皮肤黏膜改变以及神经系统异常。具体表现因人而异,需结合接触史及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消化系统不适
砷化合物对胃肠道黏膜具有刺激性,早期可能引发恶心、呕吐、腹部绞痛及腹泻,部分患者排泄物呈米泔水样。这是由于砷抑制细胞内酶系统,导致肠道黏膜细胞代谢障碍,严重时可出现水样便伴电解质紊乱。
2、皮肤黏膜改变
接触性中毒者常在24小时内出现皮肤潮红、水肿,眼结膜充血。摄入含砷物质后,口腔黏膜可能出现溃疡,手掌和足底角质层增厚,特征性表现为指甲出现白色横纹(米氏线),这与砷干扰角蛋白代谢有关。
3、神经系统异常
早期多表现为头痛、头晕、四肢麻木或肌肉酸痛。部分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中枢神经症状,其发生机制与砷抑制神经细胞线粒体功能,干扰能量代谢过程相关。
若存在明确砷接触史且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脱离中毒环境,及时前往急诊科进行血液砷浓度检测。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巯丙磺钠等特异性解毒剂,并配合血液净化治疗。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避免饮用污染水源,从事相关行业者应做好职业防护措施。